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我国的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2、属于光的三原色的为( )
A . 黄色
B . 紫色
C . 红色
D . 橙色
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 . 图甲中,筷子“弯折”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 . 图乙中,手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C . 图丙中,塔影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 图丁中,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形成的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大镜下拇指变大——光的色散
B . 列队时,前面的同学挡住了后面的同学——平面镜成像
C . 彩虹——光沿直线传播
D . 深圳湾大桥的倒影——光的反射
5、如图所示的光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
A .
天空中的彩虹
B .
池塘中树的倒影
C .
水中的鱼儿
D .
手影




6、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
A . 光的色散
B . 平面镜成像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7、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是( )
A .
光的反射
B .
平面镜成像
C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D .
光的色散




8、下列对光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汽车观后镜是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黄
C . 湖中出现建筑的倒影是因为光从空气进入了水
D . 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学校门口都装上了能快速检测体温的热成像仪(如图),该装置是靠接受人体发出的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工作的;戴眼镜的同学戴上口罩后,眼镜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上方的缝隙后,在镜片上发生了 (物态变化)生成的小水滴。
2、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用玻璃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 ,从此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3、“导弹灭火”技术可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如图所示,探测器上有两只眼:“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火源不明时,可用 发现火源,再用 精确测量到火源距离(选填“激光”或“红外线”)。
4、同学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过程中,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同学们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多种色光,一位同学将白色光屏换成蓝色光屏,这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 光。
5、小明去森林公园游玩时,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圆形光斑,爸爸告诉小明,光斑是光 形成的太阳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走出森林,小明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一条彩色光带,
这种现象叫光的 .在彩色光带外侧有两种看不见的光,其中一种光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这种 光是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6、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如图所示,它的原理是利用 使荧光物质发光。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利用卫星对各地秸秆燃烧情况进行监控,其原理是物体温度越高,所辐射的 越强,人们不能直接用眼睛观察这种光。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一束白光射向三棱镜,它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请在如图中画出红光和紫光通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并标注在光屏上.
2、一束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色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分别照射到光屏上的不同位置,如图甲所示,在乙图中的玻璃砖下面有一射灯S,可以交替发出红光和紫光,请你画出该射灯射向A点的光线进入空气后的大致折射光路,并标明红光和紫光.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 三种色光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光;
(2)如图乙在树荫下观察: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倾泻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的树影和圆形的光斑,圆形的光斑实质是 .
(3)如图丙所示,小明想通过三个纸筒上的小孔观察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上,这样做的依据是 .
(4)如图丁所示是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 (膜或孔)进行观察.若仅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 (选填“改变”或“不变”).
2、通过如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 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 光;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色光(填A或B)外侧的 热效应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