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某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某种液体的体积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4 B . 图片_x0020_100005 C . 图片_x0020_100006 D . 图片_x0020_100007
2、晓阳同学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A物质的密度ρA=1.5g/cm3 B . 水的m-V图象应该在I区域 C . A物质的密度大于B物质的密度 D . 图像反映出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3、中间空心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若外形完全相同,质量和体积相等,则中间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   )
A . 铁球 B . 木球 C . 铝球 D . 铅球
4、如图所示,小明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下挂一个容积为 、质量为 的容器,然后在弹簧测力计的相应刻度上标上密度值,制成一个可以测液体密度的“密度秤”。使用时,只要在容器中加满待测液体,就可以直接“称”出液体的密度。则对于该密度秤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该密度秤的“0”刻度线应标注在 刻度线处 B . 该密度秤的分度值为 C . 该密度秤的量程为 D . 换用质量相同,容积为 更大的容器可以提高该密度秤的精确度
5、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 . 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3 C . 如果按照甲、乙、丙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 . 如果按照丙、乙、甲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6、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 . 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 .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 向右移动游码
7、用不同物质a、b、c组成的多个不同物体,探究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若质量相同,c物质的体积最大 B . 若体积相同,a物质的质量最大 C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关 D . 三者相比, a物质的密度一定最大
8、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如图所示位置,这时应该(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将平衡螺母向右旋一些 B . 将平衡螺母向左旋一些 C . 减少右盘的砝码 D . 将游码向左移动
9、关于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同一物质, 与m成正比 B . 对于同一物质 与V成反比 C . 对于同一物质, 不变,m与V成正比 D .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 越大
10、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的密度小 B .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的质量大 C . 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为2︰1 D . 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之比为2︰1
11、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 水在4℃时密度最小 B . 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 水在0 ~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 . 示意图中从A到E ,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12、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 .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 量杯质量为40g D . 2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13、小明是雕刻爱好者,在利用石块雕刻过程中,石块不变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形状
1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下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B . 4 ℃时,纯水的密度最大 C . 冰温升高时,冰的密度一直增大 D . 同种物质相同状态下的密度与温度无关
15、1kg的棉花和1kg的铁块相比较,所含的物质(  )
A . 一样多 B . 铁块多 C . 棉花多 D . 无法比较
16、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 体积为 3cm3的乙物质,质量为 6g C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4  :1 D .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小可为测量图中酸奶的密度,先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表中,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 , 然后观察了盒上标注的净含量,计算出的酸奶的体积为      mL。

2、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块玉石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玉不琢,不成器”,雕刀能够雕刻玉石,说明雕刀的硬度比玉石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
3、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 物理意义是      ,冰化成水体积将      (变大/变小/不变)。
4、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 , 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g/cm3;有甲、乙两实心金属块,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4,将它们分别放在调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天平恰好平衡,若将甲切去一半,乙切去三分之一,那么甲和乙的密度比是      
5、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石块的质量为      g,若石块的密度为2.6g/cm3 , 石块的体积为      cm3

6、医院 ICU 重症监护室配有0.5m3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使用,其密度为 6kg/m3。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 ,则瓶内的氧气质量将      (填“变大” “变小” “不变”)其密度为      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2)天平调好后,测量小物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质量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      g。
(3)如图丙,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20cm3 , 再用细硬铁丝按压小物块,使其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这时的总体积为40cm3 , 则小物块的体积为      cm3
(4)小物块的密度ρ=      g/cm3
2、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⑴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或“=”);

⑵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⑶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则天平的读数为      g;

⑷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mL;

⑸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55g;

⑹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      kg/m3 , 则花生米的密度ρ花生米      ρ盐水(填“>”、“<”或“=”);

⑺若实验(2)中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⑻计算出密度后,该同学发现量筒内的盐水中有一些气泡,这样会使测量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3、某实验小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发现天平指针如图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示数值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实验时,发现石块体积过大,无法放入量筒,小丽只利用圆柱形玻璃筒、塑料碗、刻度尺和适量水也测量出了密度,步骤如下:

A.在圆柱形玻璃筒内加入适量的水,塑料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1

B.将石块放入塑料碗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2

C.将石块放入筒内的水中,碗漂浮在水面上,测出筒内水面的高度h3

①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 用所测量的符号表示);

②有同学提出,石块在放入水中时吸水,那么会导致所测密度      (选填“偏大” “偏小”或“仍准确”)。

4、如图甲是一台常见的案秤,可参照天平的使用方法测量物体的质量,请将下列步骤补充完整。

⑴把秤放到水平台上;

      ,调节调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

⑶把被称物品放到      中;

⑷从大到小依次把槽码放到      上,嫌大取下,不够再加小一级的槽码;

⑸若加上最小的槽码嫌大,      

⑹某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质量为      kg;

⑺若秤盘生锈了,测量结果将      (偏大/偏小/准确)。

5、小军发现外婆家的咸鸭蛋咸味适中,他猜想这可能与腌制咸鸭蛋的盐水密度有关,于是他决定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咸鸭蛋的盐水密度。

(1)小军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刻度处,他观察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接着,小军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g。然后,他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      mL。
(3)最后,测得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
(4)小军测出盐水的密度之后,想进一步测量一块放不进量筒的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o

②测出烧杯装满水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矿石缓慢放进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能完全没入水中,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烧杯外壁的水,测出此时烧杯、水和矿石的总质量为m2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知矿石的密度ρ=      。(用mo、m1、m2 来表示)

6、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1)主要实验步骤: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0”后,分度盘的指针偏向右边,则需要向      调节平衡螺母;

B.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37g;

C.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D.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测得酱油的密度为      g/cm3 。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只需将上述实验步骤顺序优化为      (填写实验步骤前面的字母)就可以减小误差;
(3)小华在实验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也把酱油的密度测了出来,请你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天平调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③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ρ=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4)小明针对(3)中小华的实验设计进行评估后,心想如果天平损坏了,只有量筒,也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是否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呢?你认为小明的方案是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轩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 ,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图象,如图所示。求:

图片_x0020_100026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如果在这只量杯里装 的这种液体,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2、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已知空桶质量为2kg,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重新装满一桶水,测得此时总重为220N, =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
(2)沙石的密度;
(3)若用一辆载重6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3、农业上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为ρ0=1.1×103kg/m3的盐水,现配制750c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757.5g,已知ρ食盐=2.2×103kg/m3 , ρ=1.0×103kg/m3。问:
(1)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请通过计算说明。
(2)若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
(3)应加盐或加水多少g?(盐水的体积等于食盐与水的体积之和)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单元检测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