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常温常压下,对密度公式ρ= 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 . 同种物质,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 . 同种物质,密度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D . 不同物质,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2、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   )
A . ①②⑤⑥ B . ②③④⑥ C . ②⑤⑥① D . ③④②⑥
3、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在调节横梁平衡时,若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 . 该金属块的质量是75.4g C . 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95g/cm3 D . 若先测体积后测质量,会使密度的测量值偏小
4、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 . 一钢瓶中充满氧气,当用掉一半后,钢瓶中氧气的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C .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D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其不随物体温度、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5、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如下图所示,这样能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B .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下方 C .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D .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的上方
6、根据图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0℃、1标准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103kg/m3

1.0

0.9

水银

13.6

干松木

0.4

酒精

0.8

8.9

煤油

0.8

2.7

A .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C . 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 D .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密度不同
7、体检时用注射器采用,采血过程中,注射器内的血(    )

图片_x0020_100009

A . 密度变大 B . 密度变小 C . 密度不变 D . 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8、甲、乙、丙是三个相同的实心铁球,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2倍,乙球体积是丙球体积的3倍,比较三个球的密度,则:(   )
A . 甲球的密度大; B . 乙球的密度大; C . 丙球的密度大; D . 三个球的密度一样大
9、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小红得出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1.0×103

0.9×103

酒精

0.8×103

2.7×103

水银

13.6×103

8.9×103

A .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 .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C . 100g酒精用去一半,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D .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比冰块质量大
10、实验室温度计在太阳下曝晒,煤油柱不断的上升,对此现象,小敏认识错误的是(   )
A . 温度计内煤油质量不变 B . 温度计内煤油温度升高 C . 温度计内煤油密度不变 D . 温度计内煤油体积变大
11、根据公式ρ=m/V,关于密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B .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 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正比 D .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ρ越大
12、某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某种液体的体积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得到几组数据并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4 B . 图片_x0020_100005 C . 图片_x0020_100006 D . 图片_x0020_100007
13、晓阳同学在做测量密度实验时,分别测量了A、B两种不同物质的密度,并绘制了m-V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A物质的密度ρA=1.5g/cm3 B . 水的m-V图象应该在I区域 C . A物质的密度大于B物质的密度 D . 图像反映出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14、人们常把物质的一些属性作为选择材料的依据,下列应用与材料的属性对应错误的是(   )
A . 用铜制作导线——良好的导电性 B . 用橡胶制作轮胎——良好的弹性 C . 用钢铁制造炒锅——良好的导热性 D . 用金刚石制作切割玻璃的工具——较大的密度
15、为了测量小石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该小石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小石块的质量为 B . 小石块的体积为 C . 小石块的密度为 D . 若按照先乙后甲的顺序操作,则所测小石块的密度偏小
16、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将变小 B .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 .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指的是铁块的质量大于铝块的质量 D . 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 , 表示1m3铅的质量为11.3×103 kg
17、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烧杯中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指针静止后如图甲所示;天平调节好后,如图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m1;如图丙,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V;又测出倒出液体后烧杯的质量m2=40.2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图片_x0020_100003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小明将图甲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即可开始用天平测量 B . 按此次实验数据,小明所测的液体密度为2.01g/cm3 C . 把液体倒入量筒后有少量液体留在烧杯中,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D . 若小明没有对图甲的天平进行调节,测得的液体密度会偏大
18、一支蜡烛燃烧一半后,剩下一半蜡烛的(   )
A . 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 B . 质量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C . 体积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D . 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19、小明是雕刻爱好者,在利用石块雕刻过程中,石块不变的是(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形状
20、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粗铜丝拉伸后变成了细铜丝,密度变大 B . 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 .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D .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小明先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3 . 接着小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图片_x0020_859286809

2、测量固体密度一般需要测出它的质量和体积,然后再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间接”测量的方法。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      ,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

图片_x0020_100026

3、图是A、B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5

(1)由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2)B液体的密度为      g/cm3=      kg/m3
(3)A、B两种液体,      (选填“A”或“B”)液体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4)现有体积为50 cm3的液体A,其质量为      kg。
4、小明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如图abc表示了他的主要操作过程,他测出油的质量为      g,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为50cm3 , 油的密度为      kg/m3

图片_x0020_100009

5、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103kg/m3 , 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如果此瓶油用去一半,瓶中剩余油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水的体积-温度图,可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一般情况下,物质会“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指的是物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温度降低,体积变小的现象。水在哪一个温度范围内不符合“热胀冷缩”?      
(2)水在4℃时的密度__________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2)
A . 最小 B . 最大 C . 和其它温度下的密度一样
(3)图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8℃的水,现将水的温度降低至0℃的过程中(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如何变化?___________(选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3)
A . 不变 B . 无法判断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⑴选择一粒饱满的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发现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的浮力      重力(填“>”、“<”或“=”);

⑵往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花生米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如图乙;

⑶取出花生米,用调好的天平测杯子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丙,则天平的读数为      g;

⑷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的读数为      mL;

⑸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玻璃杯的质量m=55g;

⑹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盐水=      kg/m3 , 则花生米的密度ρ花生米      ρ盐水(填“>”、“<”或“=”);

⑺若实验(2)中加盐过量,可进行如下操作:      

⑻计算出密度后,该同学发现量筒内的盐水中有一些气泡,这样会使测量的密度值      (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

2、小刚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该向      移动平衡螺母。调节平衡后,在天平左盘中放入盛有食用油的烧杯,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87.8g;
(2)将烧杯中的油向量筒中倒入30mL,再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计算得出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慧实验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也能测出食用油的密度。小 慧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和水中吊着物体静止,读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      N,物体的体积为      cm3若用弹簧测力计吊着该物体浸没在另一种食用油里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04N,则该油的密度为      kg/m3.
3、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1所示,应将水平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小石块的质量是      g;用量筒测小石块体积如图-3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 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
(3)小聪同学利用天平、烧杯和水也完成了实验,如图-4所示,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把石块放入烧杯加水浸没,在水面做记号后测出总质量m1

②取走石块,测出烧杯和水的质量m2

③加水到标记处,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④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      

⑤由于取出小石块时石块上沾有水,测得小石块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小军发现外婆家的咸鸭蛋咸味适中,他猜想这可能与腌制咸鸭蛋的盐水密度有关,于是他决定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咸鸭蛋的盐水密度。

(1)小军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的      刻度处,他观察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接着,小军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为      g。然后,他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为      mL。
(3)最后,测得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20g,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
(4)小军测出盐水的密度之后,想进一步测量一块放不进量筒的矿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①测出矿石的质量为mo

②测出烧杯装满水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将矿石缓慢放进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能完全没入水中,待水不再溢出,擦干烧杯外壁的水,测出此时烧杯、水和矿石的总质量为m2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知矿石的密度ρ=      。(用mo、m1、m2 来表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