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三个质量相同的铝球A、铁球B和铜球C( < < ),投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杯子中,三个小球都完全浸没,溢出水的体积关系为VA=VB>VC , 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
A . 球A一定空心 B . 球B可能空心 C . 球C可能空心 D . 球C一定实心
2、劳技小组在实验室用1份体积的水和3份体积的纯酒精充分混合面成消毒液。已知ρ=1×103kg/m3 , ρ酒精=0.8×103kg/m3 , 则该消毒液的密度(   )
A . 恰好等于0.8×103kg/m3 B . 略微小于0.85×103kg/m3 C . 恰好等于0.85×103kg/m3 D . 略微大于0.85×103kg/m3
3、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 一间15m2的房间内空气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相近(   )
A . 一个鸡蛋 B . 一只装满书的书包 C . 一名中学生 D . 一头大象
4、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铜球不可能是实心的 B . 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 . 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D . 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5、小明用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部分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40cm3 B . 盐水的密度是1.165×103kg/m3 C . 如果按照甲、乙、丙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D . 如果按照丙、乙、甲的顺序操作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6、用不同物质a、b、c组成的多个不同物体,探究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若质量相同,c物质的体积最大 B . 若体积相同,a物质的质量最大 C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有关 D . 三者相比, a物质的密度一定最大
7、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液体的体积( )及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 )可分别由量筒和天平测得.某同学通过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几组数据,画出有关图线,在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液体和容器的质量跟液体的体积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11 B . 图片_x0020_100012 C . 图片_x0020_100013 D . 图片_x0020_100014
8、下面是小翔在学习密度知识时写的一些交流材料,其中正确的是(   )
A . 把某钢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后,剩余氧气的质量减小,密度也减小 B . 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 .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体积增大 D .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大于铝的质量
9、关于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同一物质, 与m成正比 B . 对于同一物质 与V成反比 C . 对于同一物质, 不变,m与V成正比 D .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 越大
10、有一个水桶内已经结满了冰(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后,再倒入0.5kg的水恰好装满。假如用该空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ρ=0.9 ×103kg/m3 , ρ酒精=0.8× 103kg/m3)(   )
A . 5kg B . 0.5kg C . 4kg D . 0.4kg
11、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种物质的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甲物质的密度小于乙物质的密度 B . 同一物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反比 C . 同一物质,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D . 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12、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混合液的密度为(   )
A . 小于0.9×103kg/m3 B . 等于0.9×103kg/m3 C . 大于0.9×103kg/m3 D . 无法判断
13、如图所示,水中游动的质量为2.2kg的金龙鱼,其密度与水相近,则它体积估值约(   )

A . 22dm3 B . 2.2dm3 C . 220cm3 D . 22cm3
14、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
A . 同种物质的物体,其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B . 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 C . 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跟其体积V成反比 D . 同种物质的物体,其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跟其体积V成反比
15、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环境下将 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状态无关 B . 同种物质相同状态下的密度与温度无关 C . 冰温升高时,冰的密度一直增大 D . 4℃时,2dm3纯水的质量为2kg
16、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雨同学打算用天平(含砝码)、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

⑴测量牛奶的密度

⑵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

⑶鉴别铁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⑷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⑸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

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A . (1)(2)(4) B . (1)(2)(3)(5) C . (1)(2)(4)(5) D . (1)(2)(3)(4)(5)
17、图甲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分布示意图,根据图象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 水在4℃时密度最小 B . 4℃以上的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 . 水在0 ~4℃范围内,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D . 示意图中从A到E ,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18、以下是一则新闻消息:“今天零时,发改委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25元和12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降低0.09元和0.10元…”据此估测90号汽油的密度为(不考虑90号汽油生产过程中密度的变化)(  )
A . 0.80×103kg/m3 B . 0.75×103kg/m3 C . 0.72×103kg/m3 D . 0.70×103kg/m3
19、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液体密度为1g/cm3 B .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 量杯质量为40g D . 2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g
20、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 体积为 3cm3的乙物质,质量为 6g C .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4  :1 D . 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超市售卖的瓶装色拉油,标有 字样。则此色拉油的质量是       kg ,体积是      m3 , 密度是       kg/m3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2020年2月武汉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雷神山医院,其 重症监护室内的钢瓶容积为 内装有密度为 的氧气,钢瓶内氧气的质量为       kg 。某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 ,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kg/m3
3、现有由同种材料制成的A、B两个球,其中有一个是实心的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质量分别是280g、64g,体积分别是42cm3、8cm3。则实心球的密度为      g/cm3 , 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      m3
4、盛夏,用塑料泡沫箱装运海鲜,可达到减少装载质量和保鲜的目的,其中分别利用了塑料泡沫      较小和      (隔热/导热)性能较好的特性;初冬,一定质量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0—4℃时,水温升高,水的体积      。在4—8℃时,水温升高,水的体积      。所以,水温为4℃时,水的密度      (最大/最小)。

5、一只空瓶的质量为0.1千克,装满水时的总质量为0.5千克,瓶中水的质量是      千克,瓶的容积是      3。当该瓶内装满某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0.6千克,瓶内液体的质量是      千克,液体的密度是      千克/米3
6、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 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体积为90cm3 , 则水的质量是      g,冰的密度是      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课外科技活动中,小丽等同学将一定质量的水放在一个加盖的量筒中,探究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411798112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2)在0℃到4℃间温度升高,水的密度      ,超过4℃之后,温度上升,水的密度      ;(变大/变小/不变)
(3)根据前面的探究可以发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用水为测温物质的原因是      
(4)小丽等同学在探究时,量筒里水的质量为      g。(4℃时水的密度为1×103kg/m3
2、在测量不规则小物块的密度实验中,小雨的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00024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橫梁平衡(选填“左”或“右”);
(2)天平调好后,小雨在正确测量固体质量后,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乙所示,则小物块的质量是      g;
(3)小雨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然后轻轻放入物体,物体静止后发现漂浮在水面上。小雨用细钢针将小物块全部压入量筒的水中,整个过程中量筒的情况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物块的密度为      kg/m3
3、一次实验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器材:一架天平(无砝码),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一只量筒、水、滴管,要求用上述器材来测量一个合金块的密度。小亮同学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进行如下操作:

图片_x0020_100009

⑴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你认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是:      

⑵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天平平衡。将两个空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盘内,把合金块放在左盘烧杯内,向右盘烧杯内加水,并用滴管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⑶将烧杯内的水都倒入空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再用细线拴好合金块,将其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⑷实验中,测出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 , 密度为      kg/m3 , 测出的合金块密度值要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4、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4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

5、一个小组在“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铜块密度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43

(1)请根据量筒和天平的读数,计算出铜块的密度      
(2)另一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①      ;②      
(3)如果用已磨损的砝码,则使测量密度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另一小组在测量酱油的密度中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能用天平来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于是他们用两只相同的矿泉水瓶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

②将一只矿泉水瓶      ,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水的总质量为

③用另一只矿泉水瓶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④则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请用 来表示)。

6、某同学要测量一卷粗细均匀的铜线的长度,已知铜线的横截面积S=5×10-3cm2 , 铜的密度ρ=8.9g/cm3 , 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这卷铜线的质量m

②计算出这卷铜线的长度l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设计并画出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2)测量铜线质量时,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卷铜线的质量m=      g,铜线的长度l=      m。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轩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 , 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图象,如图所示。求:

图片_x0020_100026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量杯的质量是多少?
(2)如果在这只量杯里装 的这种液体,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为多少克?
2、建筑工地需要40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已知空桶质量为2kg,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重新装满一桶水,测得此时总重为220N, =1.0×103kg/m3 , g取10N/kg。求:
(1)桶的容积;
(2)沙石的密度;
(3)若用一辆载重6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八上——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第四节 密度知识的应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