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的是(   )
A . B . C . D .
2、净水过程中可加入的吸附剂是()
A . 活性炭 B . 生石灰 C . 熟石灰 D . 烧碱
3、下列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
A . B . C . D .
4、我们要把宜春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 .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B . 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C .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D . 农村推广使用沼气池
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粗盐称量 B . 租盐溶解 C . 浊液过滤 D . 蒸发结晶
6、在电影《烈火英雄》中,消防员采用关闭油罐阀门的方法来灭火,该方法的灭火原理是(   )
A . 清除可燃物 B .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C . 隔绝空气 D . 降低着火点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从60℃降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 .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 . 60℃时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 . 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使A点处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8、已知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只有三种:Na+、Mg2+、X。则X可能是(   )
A . OH- B . Cu2+ C . D . K+
9、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 . 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 .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NaOH溶液中OH-离子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离子也能与酸反应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的是(   )
A . 将浓盐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 . 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 . 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苹果腐烂

D      

2、中国是能源大国。下列能源属于绿色清洁能源的是      

A风能

B石油

C煤

D      

3、李兰娟院士团队研究发现,达芦那韦(化学式C27H37N3O7S)对新冠病毒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下列有关达芦那韦说法正确的是      

A 由C,H,N,O,S原子构成

B 是一种有机物

C 相对分子质量为547g

D 由      种元素组成

4、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 x=3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前后      不变

5、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烧碱溶液是否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CO2中少量CO

点燃

C

除去CaO中少量CaCO3

高温煅烧

D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根据图示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其中金属元素的符号      
(2)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标出溶剂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2、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口罩与消毒剂成为人们急需的防护物资。
(1)口罩的主要面料是以聚丙烯为主的无纺布,无纺布属于      (“天然材料”或“合成材料”);
(2)检验口罩包装袋是否为热塑性塑料的方法是      
(3)医用口罩通常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的方式,环氧乙烷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疫情中隔离病房最有效的消毒剂是8%的过氧化氢溶液,喷洒后可闻到消毒剂的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现有一瓶30%的过氧化氢溶液500g,要稀释成为8%的消毒液应加入的水的质量是      g。
3、钛(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和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钛(Ti)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1所示。现有5种含钛元素的物质:Ti、TiO2、Ti2O3、TiCl4、K2TiO3

(1)图1中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2)图2是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若Y原子与钛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则粒子中m=      
(3)K2TiO3中钛元素(Ti)的化合价为价为      
(4)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上述5种含钛元素的物质,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填序号)。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碱

D 盐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废旧共享单车应进行回收利用,下图是某工厂利用来自于回收单车的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和CuSO4溶液的流程示意图(部分生成物已略):

(1)实验室中操作a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2)在步骤①中,合金中的铝能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反应生成 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为:      
(3)判断步骤②中加入的稀硫酸足量的方法是      
(4)由Cu制取 CuSO4溶液有以下两种途径:

Ⅰ、

Ⅱ、

你认为最佳途径是      (填序号),理由是      (写一点即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是一个“化学沙漏”,珠子A~F分别代表六种物质:氧气、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熟石灰。珠子漏下的规则为:第一个漏下的物质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那颗,而其余则按照漏下的均能与上一颗发生反应的顺序进行,从而实现按“ A-B-C-D-E-F”的顺序漏下来。

(1)物质A为      (填化学式)。
(2)若B与C发生置换反应,则“E-F”反应属于      (填“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3)若B为气体请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2)和(3)两种情况中,除物质A外,下漏顺序未发生改变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探究活动。

(1)A图的操作目的是      
(2)B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不增加其他用品,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较纯净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3)图F中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底部炸裂,其原因可能是      
(4)小强欲采用装置B来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需要改进的是:      

七、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兴趣小组做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实验时,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两根石墨电极上都出现了气泡。于是他们对气泡的成分产生了浓厚兴趣,决定进一步探究。

(1)(提出问题)氯化钠溶液通电时,石墨电极上生成了哪两种气体?

(查阅资料)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提出猜想)猜想一:H2和O2

猜想二:O2和Cl2

猜想三:      

(2)(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①按照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用a、b两支试管分别收集两根石墨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观察气体的颜色。

试管a收集到黄绿色气体,b试管收集到无色气体。

通过对气体颜色的分析,说明猜想      肯定是错误的。

②用拇指堵住b试管,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

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证明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为      

(3)(实验结论)猜想三成立。实验完成后,同学们用pH试纸测出通电后的溶液呈碱性。请写出氯化钠溶液通电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老师告诉大家:氯化钠溶液通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考虑,就可以判断出猜想二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资料)氯化镁溶液、氯化钡溶液均显中性。

向试管A中慢慢滴入MgCl2溶液,并不断振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C中的主要实验现象为      

(2)实验后先将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清液为无色,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然后再将试管C中的物质也倒入上述烧杯中,观察到烧杯底部沉淀部分减少,最后小组同学对烧杯中物质进行过滤,对滤出的无色溶液进行分析,经讨论后一致认为:无色溶液中溶质一定有氯化钠和氯化镁。判断一定有氯化镁的依据是      
(3)(提出问题)滤出的无色溶液中,还可能有什么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1:硫酸钠;

猜想2:氯化钡;

猜想3:氯化氢。

(设计与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1不成立

取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2成立

取无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猜想3不成立

(4)(总结提升)

①无色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钡。

②小组同学探究后得出: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      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肥厂生产的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说明如图所示,兴趣小组为测定其纯度,取样品5.6g完全溶于水得到50g溶液,向所得溶液中不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银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杂质不含氮元素且不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1)反应生成氯化银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的晶体可作为氮肥使用,其含氮量      (填“<”、“>”或“=”)原样品中含氮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宜春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