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多彩的光—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
B . 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D . 保持透镜不动,交换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成像
2、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若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等大的虚像
D . 倒立、等大的实像
3、如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凸透镜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现将该凸透镜和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此时在
刻度间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缩小的像
B . 将蜡烛移到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
C . 将蜡烛移到
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 . 上述分析均不正确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调整后的位置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对于该次实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7.5cm<f<10cm
③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④投影仪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A . 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
6、如图所示,对光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有( )
A . ①③⑤⑥
B . ②④⑤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⑥
7、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
B .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C . 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D . 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8、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时成像情况符合投影仪成像原理
B . 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C . 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 .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9、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A . 没有
B . a、b、c、d
C . c
D . a、b、d
10、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所示位置,移动光具座上的光屏得到一清晰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10cm
B . 20cm
C . 30cm
D . 40cm
11、如图1所示,从P点发出的三条特殊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P’点。现有一条光线也从P点发出,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在图2的四种表示中,正确的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
刻线处,通过移动蜡烛和调节光屏的位置来进行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蜡烛移到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将蜡烛移到
刻线处,光屏上呈现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将蜡烛移到
刻线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D . 将蜡烛从
刻线处移向
刻线处的过程中,光屏上呈现的像会变大





13、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光通过透镜后再发电。该透镜是一个( )
A . 凹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凹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C . 凸透镜,它对光有发散作用
D . 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B .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C . 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则光屏应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 图中此时成像原理与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15、下列透镜中凹透镜是( )
A .
B .
C .
D .




16、小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将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蜡烛放置在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缩小的实像
B . 若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 若蜡烛放置在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虛像
D . 若蜡烛放置在4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星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当物体距凸透镜2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正立/倒立)的、等大的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若将此物体向透镜靠拢,在移动光屏的过程中,像逐渐变 。当物体移到离凸透镜10cm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也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通过凸透镜 (填“能/不能”)看到物体的像。
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 c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
3、某小客车车内的防滑垫上放了两瓶矿泉水,被太阳光直射暴晒一段时间后,防滑垫着火。这是由于矿泉水瓶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而引起的。
4、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0cm,此时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实像。若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此时所成的像与该蜡烛放在平面镜前所成像的区别是 。
5、将矿泉水瓶遗弃野外易引起山火,是因为瓶中的水相当于 ,可会聚太阳光引燃干草或枯枝.
6、小华同学将一凸透镜正对一束平行光,可得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将该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按图乙所示安装到光具座上,在光屏上可观察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我们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近视眼镜”或“照相机”)就是遵循了凸透镜的这一成像规律。把凸透镜换成薄玻璃板,在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也能看到一个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蜡烛的像。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装有液体的饮料瓶,为什么?
2、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在夏日的中午,为什么要避免给花草树木浇水?
四、作图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恰好与水面重合,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在焦点F处发生折射。请在图中画出射出水面的折射光线以及经过凸透镜折射的出射光线。

2、完成如下图所示的光路图。
3、小林将实验室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如图叠放,一束光线先通过凸透镜L2 , 再通过凹透镜L1。请将光路补充完整。
4、请你将光路补充完整。
5、图中物体AB在凸透镜两倍焦距以外,请画出AB经凸透镜所成像A'B′的大致位置。
6、图中光线是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请分别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
7、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c是烛焰发出的三条光线,请作出a、b、c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8、如图所示,完成图中光路。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
(2)图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 (2)
A . 都左移
B . 都右移
C . 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 . 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3)完成实验后,他将另一透镜放在图中45cm刻度线位置,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向左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可以矫正的视力缺陷是 。
2、以下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的部分操作:
(1)如图甲所示,小明让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要求记录到准确值的下一位)
(2)小明将LED灯、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通过调节使三者中心大致在 。接着,小明调节LED灯、凸透镜至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实像,利用此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下图是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其中操作最合理的是 。
(2)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的刻度处,将蜡烛从下图所示位置,移到光具座20cm刻度处,需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右”),直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的实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此成像的特点与 原理相同(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这时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 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下面能说明远视眼成像和它矫正方法的原理图是 。
4、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好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烛焰的像,但像没有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
(2)把蜡烛移到光具座25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成像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接着,小明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推断,小明的眼睛属于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4)小明取走自己的眼镜,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0cm刻度线处,凸透镜不动,移动光屏,当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时,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中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