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上—第四章 光现象——第二节 光的反射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歼20是我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说它能“隐形”是指( )
A . 雷达难以发现它
B . 肉眼难以发现它
C . 它的颜色与天空颜色相同
D . 它随时能变成跟周围环境相同的颜色
2、有时,黑板反射的光会“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这主要是由于光发生了( )
A . 折射
B . 镜面反射
C . 漫反射
D . 直线传播
3、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为了不踩到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和背着月光走时,分别该如何选( )
A . 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B . 背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C . 背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
D . 背着月光走时走暗的地方,迎着月光走时走亮的地方
4、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在平面镜上,在墙壁 A 处形成一个光斑,在将平面镜逐渐向上平移的过程中,A处的光斑会( )
A . 在原地不动
B . 先向上移动,再向下移动
C . 向上移动
D . 向下移动
5、用玻璃或磨光的大理石装饰的高楼外墙,会造成“光污染",原因是( )
A . 光的镜面反射
B . 光的漫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6、下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装置,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改变光线AO入射的角度
B . 改变纸板与平面镜的夹角
C . 绕ON向后转动纸板F
D . 绕ON向后转动纸板E
7、如右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 )
A .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B .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
C .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D . 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钢勺好像折断
B .
影子的形成
C .
小孔成像
D .
水中的倒影




9、兴庆宫公园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址公园,与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学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园中树木下的树荫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 . 湖水中看到的亭台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游客看到花朵是红色的,是由于花朵吸收红色光
D . 游客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花朵是由于光在花朵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10、关于光的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的反射规律适用于所有光反射现象
B . 光的反射规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C . 漫反射定律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D . 燕子在向下俯冲时,它在湖面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11、给皮鞋面涂上鞋油,用鞋刷或软布反复擦拭,皮鞋越来越亮,原因是( )
A . 鞋面的漫反射效果增强
B . 皮革表面凹坑被填平,形成镜面反射
C . 鞋油的颜色比皮革光亮
D . 均匀涂抹鞋油后,皮革反光性能增强
12、晚上,小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板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 . 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漫反射
B . 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白纸发生镜面反射
C . 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漫反射
D . 镜子看上去很亮,因为镜子发生镜面反射
13、一条入射光线跟平面镜的夹角是60°,则它的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 )
A . 30°
B . 60°
C . 90°
D . 120°
14、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选项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成像,透过玻璃版看到的像是蜡烛的虚像
B .
小孔成像透过小孔只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发生漫反射时,有些光线不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 .
光的色散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15、下列成语描述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一叶障目
B .
形影不离
C .
镜花水月
D .
海市蜃楼




16、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日食现象
B .
小孔成像
C .
水中倒影
D .
雨后彩虹




17、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 .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鸟巢在水中形成“倒影”
B .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
C .
放大镜把字“放大”
D .
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法(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或“推理”)。
2、光滑的黑板会“反光”,这是由于光发生 反射造成的,而毛玻璃却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因为光射到毛玻璃发生了 反射;
3、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 现象,从不同方向能看到电影院银幕上的图象,这是光的 现象,这两种现象都遵守光的 规律。
4、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从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属于光的反射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 ,(填“反射”、“折射”或“沿直线传播”)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的地方。
5、身高1.4m的人站在平面镜前2m处,则此人的像高 m,像离镜 m.若人往前走1m,像的大小将 (最后一空格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当动车行驶在长隧道时,车窗旁的乘客伸出手掌,结果在车窗中看到了两只手掌,这是光的 现象,若手掌向窗户靠近,车窗中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厢内始终显示216km/h,通过隧道用了3分钟、这条隧道长约 。
7、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 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 产生的现象。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 (选填“实”或“虚”)像.
8、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 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了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EF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平面镜。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入射角i | 15° | 30° | 45° | 60° | 70° | 80° |
反射角 | 15° | 30° | 45° | 60° | 70° | 80° |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EF沿AO射向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i和反射角r,记录如表。比较r和i,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小时,光线OB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2)纸板EF右侧没有沿ON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F沿BO射到O点,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或“折射”),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四、作图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MN为平面镜,画出点光源S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的光路图.
3、请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确定S点在平面镜中像S′的位置。
4、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作出图中物体的像。
5、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五、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如图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使用透明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
(2)实验中选择两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填符号) (2)
A . 像和物的大小
B . 像的虚实
C . 物距和像距
D . 像的倒正
(3)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 。
(4)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填“实”或“虚”)。
(6)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和位置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蜡烛放在水平面上,玻璃板竖直放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方便确定 的位置(选填“物”或“像”)。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实验中两个蜡烛要求大小 ,这是为了探究像和物体的 关系;
(3)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若玻璃板上端向左倾斜(如图乙),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的位置比水平面位置会 (选填“偏高”或“偏低”)。
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莉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可绕ON转动。
(1)实验前,应将纸板 放置于平面镜上。一束光EO贴着纸板A绕入射点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可观察到反射光束OF沿 时针方向转动;
(2)某时刻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30°时,其反射角等于 ;
(3)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反射光束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说明光在反射时 ;
(4)在纸板前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入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
4、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中: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入射角 i | 30° | 45° | 60° |
反射角 r | 30° | 45° | 60° |
(1)如图甲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入射到O点,观察反射光。实验中,从不同方向都能在纸板F上看到反射光,是因为光在纸板F上发生了 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录在表格中,分析数据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
(3)将纸板F按照图乙所示的方式偏折,则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