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符合题意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 . KClO3、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C . 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 . 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2、《本草纲目》为中华瑰宝,书中记载:“盖此矾(FeSO4•7H2O)色绿,味酸,烧之则赤…止血补血”。下列描述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 将矾研碎 B . 烧之则赤 C . 止血补血 D . 色绿味酸
3、不规范实验操作不但不能使实验成功,而且易引发安全事故。下列不符合题意操作中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
A . 取用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 D . 过滤
4、对于防控新冠肺炎的一些措施,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是(   )
A . 84消毒液不小心弄到皮肤上时,应用大量的水冲洗 B . 75%的医用酒精可有效消杀病毒,故饮酒能起消毒作用 C . 医用口罩属于可回收垃圾,可反复使用 D . 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增强免疫力,其中大豆、大米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
5、有机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Y和Z,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X、Y、Z都是有机物 B . Y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9% C . 该反应表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数目一定改变 D . X的化学式是C2H5OH
6、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化学与生活

B 化学与环境

①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能使人窒息死亡

②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

①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C 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A . A   B . B   C . C   D . D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铜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铜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B . 金刚石和石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C .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的原因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反应生成水分子 D . 温度计里水银的热胀冷缩现象说明汞原子在不断的运动
8、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

B

鉴别①CuSO4溶液②稀H2SO4③NaCl溶液④NaOH溶液

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C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9、下列四个实验中,“操作一图象一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操作

分别向相同质量的镁粉、铁粉、锌粉中加入等浓度稀硫酸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持续加入铜粉至过量

图像

结论

反应的剧烈程度:Mg>Zn>Fe

剩余固体的质量随着反应时间逐渐减少

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溶液的质量随着铜粉的加入逐渐减少

A . A   B . B   C . C   D . D
10、某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为了确定该物质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称取1.8g待测物完全燃烧后,称得D装置增重1.08g,E装置增重2.64g。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4 B . 氧化铜的有无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C . 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D . 该物质一定含有C,H,O元素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要求选择下列物质的字母填空。

A 熟石灰  B 生石灰  C 石灰石  D 氧气  E 氮气

(1)能与水反应且放热的是      
(2)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是      
(3)可用作炼钢的是      
(4)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      
(5)属于碱类的是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2)降温能使      (填“甲”或“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提纯甲可采取      的方法;
(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种溶液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B t1℃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C t2℃时,等质量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完全溶解所需水的质量甲>乙

D 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①仪器的名称为      
(2)王强同学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得,该反应表达式为: ,收集H2S时不能选择装置D的原因      ,制取并收集一瓶硫化氢气体正确的接口字母顺序为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他们含有一种共同的元素,它们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若B是单质,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则A为      (填化学式)。
(2)若A、B、C都含有钙元素,则A为      (填化学式)。
(3)若C的溶液是蓝色,B是一种单质,则A为      (填化学式),请写出B→C的反应方程式为: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让各小组开展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

(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

(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

(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      溶液。
(2)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      
(3)(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①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

②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

(实验结论)

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      。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4)(实验反思)

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盐酸中混有少量的MgCl2 , 小明进行如图实验:

请结合如图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

(1)坐标中a的数值为多少;
(2)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孝感市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