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 沪教版物理 九年级上册 压强变化专题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例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A、B 两个柱形容器(SA>SB , 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可能等于 p 乙
B . 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
C . 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一定小于p乙
D . 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
2、如图1所示,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S>S'),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顺时针旋转90°后,如图2所示,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S,关于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和对地面的压强变化△p甲、△p乙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p甲<p乙 , △p甲>△p乙
B . p甲<p乙 , △p甲<△p乙
C . p甲>p乙 , △p甲>△p乙
D . p甲>p乙 , △p甲<△p乙
3、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沿水平方向在甲、乙的上表面切去一定高度,其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与切去的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
求:

(1)圆柱体甲的高度;
(2)当切去的高度为
时,圆柱体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3)当切去的高度均为
时,圆柱体甲、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此时把甲切去的部分叠放在乙剩余部分的上表面,若
甲,求叠放后乙对地面的压强。


4、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
,底面积之比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下列有关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的重力之比是1∶2
B . 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5
C .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5∶12
D .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
5、如图所示是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上半部分,则余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 . 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 . 压力减小,压强变大
C . 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D . 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6、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竖放在水平面上,若将图中的阴影部分切去后,剩余部分对水平面的压强依次为pA、pB、pC , 则( )
A . pA>pB>pC
B . pA<pB<pC
C . pC>pA>pB
D . pB>pA>pC
二、基础(共6小题)
1、完全相同的圆柱体图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A、B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现将A、B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pA、△pB ,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则( )
A . △pA=△pB , p甲>p乙
B . △pA>△pB , p甲=p乙
C . △pA=△pB , p甲<p乙
D . △pA<△pB , p甲=p乙
2、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剩余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 ,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 , 则( )
A . m′甲<m′乙 , p′甲<p′乙
B . m′甲<m′乙 , p′甲>p′乙
C . m′甲>m′乙 , p′甲>p′乙
D . m′甲>m′乙 , p′甲<p′乙
3、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正方体甲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正方体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将甲、乙剩余部分均顺时针旋转90°,如图所示。甲、乙剩余部分顺时针旋转90°前后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小于Δp乙。关于原来的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p甲一定小于p乙
B . p甲可能等于p乙
C . p甲一定等于p乙
D . p甲一定大于p乙
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若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A . p甲可能小于p乙
B . p甲可能大于p乙
C . p甲一定小于p乙
D . p甲 一定大于p乙
5、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
A . F甲:F乙=1:1,p甲:p乙=1:2
B . F甲:F乙=1:1,p甲:p乙=1:4
C . F甲:F乙=1:2,p甲:p乙=2:1
D . F甲:F乙=8:1,p甲:p乙=1:8
6、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两个正方体分别切去厚度为h的部分,然后将切去部分叠放在自身剩余部分上,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和
、压强为
和
,则( )




A .
,
B .
,
C .
,
D .
,








三、中等(共6小题)
1、如图,水平面上放置了质地均匀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为使甲对水平面的压强小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小海按不同方法把甲乙两物体分别切下一部分后,将切下部分叠加到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下列切法可能达到目的是( )
A . 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B . 沿水平方向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
C . 沿水平方向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
D . 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相等的部分
2、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S′(S<S′),对地面压强相等。然后将这两物体先后叠放到对方的上表面(如图所示),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则( )
A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B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C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D . p甲>p乙 , Δp甲<Δp乙
3、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A和薄壁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B高0.25m,底面积为2×10-2m2 , 其内部盛有4kg的水。
①求水的体积V水;
②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③若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1×10-2m2 , 高为0.3m,现沿水平方向将其截取一定的厚度 ,并将截取部分放入容器B的水中。
I若要使水对容器底部压强最大,求圆柱体A截取的厚度 的最小值。
Ⅱ若 为最小值时,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pA′恰为水对容器底部压强p水′的两倍,求A的密度
。
4、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它们的边长l甲>l乙 , 现将两物体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厚度Dh,则( )
A .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可能小于P’乙
B . 若切去相等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 . 若切去相等质量,Dh甲一定小于Dh乙
D . 若切去相等质量,Dh甲可能小于Dh乙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 , 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B . 若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C .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1
D . 若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p2
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甲、乙均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切去的质量△m甲、△m乙和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p甲、△p乙的关系是( )
A . △m甲<△m乙 , △p甲<△p乙
B . △m甲<△m乙 , △p甲>△p乙
C . △m甲>△m乙 , △p甲>△p乙
D . △m甲>△m乙 , △p甲<△p乙
四、提升(共6小题)
1、如图;甲、乙两种不同的溶液盛在底面积相同的两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
B . 甲液体的质量小于乙液体的质量
C .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 . 甲液体的质量等于乙液体的质量
2、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甲的质量为5kg、底面积为0.02m2 , 乙的质量为7.5kg。
①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甲。
②求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甲。
③若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甲为7350Pa,求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乙。
3、如图(a)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它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沿斜线切割为如图2(b)所示的两部分,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分别pa和pb , 则( )
A . p>pa>pb
B . pa>p>pb
C . p<pa<pb
D . pa<p<pb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的底面积为S1 , 乙容器的底面积为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 , 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 , 液体对容器底压力为F2、压强为p2。已知3S1=5S2 , 2ρ1=ρ2。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F1>F2 , p1<p2
B . F1=F2 , p1<p2
C . F1<F2 , p1<p2
D . F1<F2 , p1>p2
5、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其中甲、乙阴影部分为等大的正方形,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
,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 , 将它们顺时针旋转90°,甲、乙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
、
。若
,则( )





A .
,
B .
,
C .
,
D .
,








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在A、B上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
,若
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
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B . 若
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C . 若
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
D . 若
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