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新疆1月份夜间的平均气温最接近(  )
A . -15℃ B . 15℃ C . 25℃ D . 37℃
2、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 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 .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 .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3、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 汽化 B . 升华 C . 液化 D . 凝华
4、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山明水浄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5、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 液化 B . 熔化 C . 凝华 D . 汽化
6、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升华,后液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汽化,后凝华 D . 先液化,后汽化
7、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 . 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 . 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 . 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8、诗句“一朝秋暮露成霜”中的“露成霜”蕴含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熔化 C . 液化 D . 升华
9、下列估测结果正确的是(   )
A . 一般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B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大约是 C . 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是 D . 乒乓球的直径大约是
10、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 冬天河水结冰 B . 铁丝网上的霜 C . 冰袋给病人降温 D . 冒出的“白气”
1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 . B . 海波 C . 松香 D . 沥青
12、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是海峰同学对身边的物理量进行的估测,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
A . 大气对拇指指甲盖的压力约为10N B . 洗澡的适宜水温约为80℃ C . 把两个鸡蛋由地上拿到课桌上约需要做功50J D . 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约为4N
13、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 . 夏天打开冰箱有“白气”产生是汽化现象 C . 秋天的早晨草上有露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D . 衣柜内的卫生球变小是汽化现象
14、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 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 .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 . 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 . 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15、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 早春冰雪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 B . 用铁水浇铸成铁工件,是液化现象 C . 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D . 冰箱冷冻室内壁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16、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 B . 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 C . 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 D . 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 “白气”是水蒸气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用扫帚把篮球场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因为增大了水的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水的蒸发伴随着      热。
2、一天,小明和父母一起驾车从西昌到成都,途中看到了如图所示的“雾淞”景现和“禁鸣”标识。其中“雾凇”是物态变化中的      现象形成的,“禁鸣”标识是表示在      处控制噪声。

3、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      ;在读数时,乙图中的      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4、常见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一定质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选填“不断升高”、“保持不变”或“不断降低”)。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8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21℃,试求:
(1)教室内的实际温度是多少?
(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273,求教室的热力学温度是多少?
2、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它的示数为10℃,放入沸水中,它的示数为90℃,求:
(1)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2)当实际温度为25℃时,此温度计的示数为多少摄氏度?
(3)若测某一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示数恰好与实际温度相同,此时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 -5℃,请在该温度计的玻璃内管画出液面的位置。

2、如图所示的温度计示数为12℃,请在该温度计的玻璃管内将液柱涂黑。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      (选“A”或“B”)。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4)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      (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2、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
(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