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下到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蚕丝 B . 棉花 C . 涤纶 D . 羊毛
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3、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工业制氧气 C . 石蜡熔化 D . 高粱酿酒
4、下列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样 B . 加药品 C . 加热 D . 称量NaOH固体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白雾 B . 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向pH试纸上滴加食盐溶液试纸变红
6、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化学上所有的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③焊接金属时用氧气作保护气

①焚烧植物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回收各种废弃塑料能有效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 . A   B . B   C . C   D . D
7、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所以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 . 因为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澄清石灰水受热后变浑浊 C . 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D . 因为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会产生氨气,所以氯化铵与草木灰不能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 . 电解水 C . 将生锈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 D . 20℃时,把少量氧化钙放入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9、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涤纶和羊毛面料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提纯粗盐(含少量泥沙)

将粗盐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过滤,将滤渣溶于稀盐酸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对于化学反应A+B=C+D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若 A、B 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 . 若 A、C 为单质, B、D 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 . 若 A 为可溶性碱, B 为可溶性盐,则 C 和 D 可能是两种沉淀物 D . 若 C、D 为盐和水,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氮原子      
(2)5个钠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CO X+2CO2 , X的化学式      
(2)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生成物C和D的分子个数比为      

3、下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图(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KNO3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按要求完成以下问题。

(1)t1℃时将50g的氯化铵加入到100g的水中,此时所形成溶液的质量等于      克。
(2)图2中,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3)t2℃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得到的两份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硝酸钾      氯化铵(填“<”“>”“=”或无法判断)。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填“单质”或“化合物”)。
(2)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青铜    B铝    C不锈钢   D碳素钢   E玻璃钢

(3)防止金属的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常用方法。为防止铁锅生锈常采取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4)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的是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制备高纯硅和二氧化硅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硅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硅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核电荷数是      

(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高纯二氧化硅,可利用反应②制备,同时生成一种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整个工艺流程中,还可以循环利用的另一种物质是      

六、实验题(共3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E装置来收集氧气,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移出水面后应      (填“正放”或“倒放”)在桌面上。
(3)实验室可利用装置F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其现象为      ,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若用G装置来去除CO中混有的少量CO2 , 则该装置中最好加入下列哪种试剂      (填字母序号),混合气体应从      (填“M”或“N”)端导管口进入。

A浓硫酸    B紫色石蕊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2、甲、乙两组同学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分别做了如下相同的四个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D中的现象是      
(2)以上实验中,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3)(继续探究)

实验结束后,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将本组A、B、C、D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发现:

①甲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②乙组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红色,则上层清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      

(拓展延伸)

甲、乙两组同学共同讨论后一致认为两个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为同一物质,请写出本实验过程中产生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3、老师在复习酸和碱的性质时,让同学们进入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浓盐酸和蒸馏水等分别配制了50g质量分数8%的氢氧化钠溶液、50g质量分数分别为7.3%和14.6%的稀盐酸三种溶液。
(1)配制一定质量8%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步骤:①溶解;②装瓶并贴标签;③称量;④计算。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所需水的体积为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时,他们会看到试剂瓶口发生的现象是      
(3)小红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给他们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若干和胶头滴管。如果你是小红,请设计实验鉴别出三种溶液,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操作步骤

现象或数据

实验结论

分别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加入等体积的上述三种溶液,向其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振荡,观察

一支试管中的液变为红色,另两支无明显观象

变红色的试管中对应的溶液为      

      

至红色褪去,记录所用滴数(同型号滴管)

所用滴数多的为7.3%的稀盐酸,滴数少的为14.6%的稀盐酸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现取某工业盐酸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FeCl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取该29.2%的工业盐酸l00g稀释成HCl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加入水的质量为      克。
(3)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