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 用消毒液洗手 D . 切分生日蛋糕
2、下列图示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 B . 将橡胶塞塞进试管口 C . 加热液体 D . 称量药品
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黄铜片上出现明显的痕迹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能观察到有白色烟雾出现 C . 天然气在空气中燃烧放热,火焰呈蓝色,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D . 羊毛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别一氧化碳和氧气 B . 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C . 用水不能区别硝酸铵和氯化钠两种白色固体 D . 从粒子角度看,硝酸和稀硝酸的共同点是它们都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B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 . 爱护水资源只需要防止水体污染即可 D . 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酸雨的pH<5.6 B . 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不可用于烹调 C . 纯碱属于碱类物质 D . 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木炭和一氧化碳均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B . 金刚石是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而石墨是细鳞片状的固体 C . 将肥皂水加入软水中,搅拌,出现较少泡沫 D . 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8、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3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6g甲物质 B . 20℃时,甲溶液和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当乙物质中含少量甲物质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 . B点对应的甲物质的溶液是饱和的,乙物质的溶液是不饱和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酒精灯中的酒精洒了,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水浇灭 B . 把铁粉和炭粉混合均匀后就得到了铁的合金 C .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至少有三种 D . 被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须先用干布擦净后才能用带油的布擦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其化学原理是乳化 B .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只有温度与压强 C . 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但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D . 烧碱可以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11、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下列实验,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要先检验、再收集,最后检验是否收集满 B . 在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时,要先停止加热,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C . 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时,要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D . 做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时,要先向烧杯中加入稀盐酸,然后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最后缓慢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12、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结果中,正确的是(   )
A . 实验室中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也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则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C . 若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则该物质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D . 中和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3、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 .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B .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量 C . 在密闭容器中,点燃由甲烷和氧气组成的混合气体 D .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某活动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一些含有硝酸银的废液(不含其他溶质)以及废铁屑、废锌屑的混合物(只含铁和锌)。在回收银时,他们将一定量的上述金属混合物加入到含硝酸银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该滤渣中含有铁,则可能也含有锌 B . 该滤液的质量小于原废液的质量 C . 若该滤液含有两种溶质,则向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 . 若该滤渣中含有两种物质,则该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2、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其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A

区别硫酸钡和纯碱

分别取样,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B

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盐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CO气体

通入足量氧气,点燃

D

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钠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

氢原子      ,6个钠离子      ,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碘酒中的溶剂      

2、            
(1)飞鹤奶粉被誉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飞鹤奶粉富含的营养素为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      和发育不良;
(2)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一种化肥的名称为      
(3)合成纤维相对于天然纤维的一条优点为      
3、木炭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伴随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二氧化碳具有      性(填“氧化”或“还原”)。
4、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甲和乙两图中所示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化学式);甲物质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5、           
(1)在实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装药品的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这是为了防止      
(2)做电解水实验时,在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
(3)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其实验步骤为计算、      、量取、        。
(4)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      时,表明玻璃仪器已洗干净。

四、简答题(共4小题)

1、宏观现象,微观本质。请用粒子观点,简单解释下列现象: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水银柱上升,这是因为水银受热时汞原子之间的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3)苏打水能导电是因为苏打水中含有能自由移动的      
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白色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带来的一点危害是什么?      
(3)防治酸雨的措施之一是什么?      
3、从生活走入化学,再从化学走入社会,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
(1)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车用乙醇汽油相对于汽油来说,使用它的一条优点是什么?      
(2)电木插座破裂后为什么不能热修补?      
(3)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      
4、学用结合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约500mL的饮料瓶中加入2勺白糖和适量果汁,加入约1.5g小苏打(碳酸氢钠),注入凉开水,再加入约1.5g柠檬酸,立即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半小时后,你就可以喝到清凉甘甜的汽水。在上述过程中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什么?      
(2)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合格的生理盐水是无色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3)吸烟对人体有害。燃着的香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什么气体?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A是世界上目前使用最多的金属,C可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E可以用来配制波尔多液,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        ,D的一种用途为      
(2)D→F化学方程式为      
(3)B和C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六、实验题(共2小题)

1、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玻璃棒的末端要靠在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
(2)B实验中红磷没有燃烧,原因是      ,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3)C实验验证了二氧化碳具有      的化学性质;
(4)D实验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的仪器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仪器名称:A      
(2)利用上图中的仪器可以制取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字母,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是      ,用你选择的上述仪器组成的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3)若补充一种仪器试管,再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以及上图中的仪器,也能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用装置I收集甲烷气体,气体应从      端导管进入(填“左”或“右”)。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A试管中氧化铁和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A、B两个试管中的反应都结束后,先将A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后将B试管中的溶液分2次倒入同一个烧杯中(第1次倒入溶液,搅拌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第2次倒入溶液,搅拌后发现有沉淀生成)。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同学们对该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1:可能是CaCl2

猜想2:可能是 CaCl2、Ca(OH)2

猜想3:可能是      

猜想4:可能是CaCl2、HCl。

(3)(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4不能成立,因为      
(4)(设计实验)填写下面的表格,完成实验设计(提示: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填物质名称)

      

猜想2成立

(5)(反思提升)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而氢氧化钙溶液不能与氧化铁反应。请从粒子角度说明原因      

八、计算题(共2小题)

1、碳酸氢铵(化学式为 NH4HCO3)是一种氮肥,用于农业生产中。试计算:
(1)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      g碳酸氢铵中含28g氮元素;
(3)等质量的碳酸氢铵和硝酸铵(NH4NO3)两种物质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g某锌样品(含少量杂质,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当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93.7g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锌的质量为多少?
(2)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2020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