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为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②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③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④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⑤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A . ②⑤  B . ②③⑤  C . ④⑤  D . ①③④
2、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CaCO3固体

CaO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B

HCl气体

H2O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收集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D

MnO2

NaCl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 . A    B . B    C . C    D . D
3、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 . 给液体加热 B . 称量NaOH固体的质量 C . 过滤 D . 稀释浓硫酸
5、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B . 硫酸铵与烧碱混合并加热(NH42SO4+2NaOH Na2SO4+H2O+2NH3 C . 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Al+AgNO3=AlNO3+Ag D .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a(OH)2 + CuSO4 CaSO4+Cu(OH)2
6、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B.化学与生活

①化合反应

②分解反应

③置换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

①液氧—可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②人体缺乏碘元素—导致甲状腺肿大

③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④用洗洁精除去餐具油污—利用乳化作用

C.化学实验数据记录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7.8g铁粉

②用50m L量筒量取47.25mL水

③用pH试纸测得苹果汁的pH为3.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

③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会儿取出,溶液的质量增加 B . 氢氧化钠的俗名:火碱、烧碱、纯碱 C . 测定某溶液的pH时,要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 D . 可选用紫色石蕊溶液或铁粉为试剂,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8、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 甲表示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B . 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 C . 丙表示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 D . 丁表示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9、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乙,图中 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 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 . a 点之前,该温度下两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 . 该温度时,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5% D . 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
10、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流程I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Na2CO3溶液和适量稀盐酸去除杂质 B . 流程Ⅱ先吸氨气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 D . 流程Ⅵ中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按要求填写
(1)原油是一种黏稠状液体,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主要含有      两种元素(填元素符号);
(2)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      不同;
(3)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会看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      性造成的;
(4)生活中炉具清洁剂含有氢氧化钠,能去除油污的原因是      ;
(5)向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②      (填字母,下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④      

有学生对此反应后的溶液感兴趣,他取适量反应后过滤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用pH传感器连续监测,得到如图曲线图(纵坐标为pH,横坐标为时间)

I.请分析图,写出AB段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⑤      

Ⅱ.图中CD段上升的原因你认为是⑥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1)自元素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已发现元素的排列规律,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排列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成为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有力工具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根据第二周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同一周期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       (填字母)。

A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B 从左到右,各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 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12号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它的离子与      (写元素符号)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4)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ⅦA族

元素组成的物质

单质

化合物

F

F2

HF

Cl

Cl2

HCl

HClO HClO2 HClO3 HClO4

Br

Br2

HBr

HBrO HBrO2………HBrO4

I

I2

HI

……

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5)推断53号元素I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17号元素其最低负化合价与Si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五、推断题(共2小题)

1、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MgSO4和FeCl3 , 技术人员逐渐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1)固体A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②时,当      即可停止加热。
(2)固体B加热的产物是两种常见氧化物,则另一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3)溶液a除了可能含有NaOH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如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 B中含钡元素, 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物质C      为(填化学式); D溶液中的阳离子为      (填离子符号);
(2)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      
(3)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溶液颜色变化为      

六、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

(提出问题)

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分析)

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或O2发生了反应;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由      可知,假设1不成立。

(3)(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1.取上述红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假设2成立

2.取上述红色溶液,②      ,③      ,观察现象

红色褪去

假设3成立

(4)(拓展延伸)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①       ;②      

(5)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      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2、课堂上,老师取20 g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 mL浓硫酸, 搅拌, 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 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1)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 原因是浓硫酸具有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老师的指导下, 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2)(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I.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而CO2不能。

写出SO2和C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SO2

      

有SO2产生

CO2

      

有CO2产生

(4)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 使黑色固体膨胀, 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5)(反思与交流)

小明同学提出: 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 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 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 理由是      

(6)若B、E中试剂交换,      (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 理由是      
(7)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某盐酸中混有少量的MgCl2, 小明为了测定该盐酸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进行如图实验:

图片_x0020_1244223738

请结合如图实验数据,完成以下计算:

(1)坐标中a的数值为        ;
(2)所加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该盐酸混合液中HCl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