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岸区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 牛奶    B . 豆浆    C . 蒸馏水    D . 碘酒
2、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C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718759378 倾倒液体 B . 图片_x0020_100002 闻气味 C . 图片_x0020_100003 给液体加热 D . 图片_x0020_100004 添加酒精
4、《卖炭翁》的诗句“伐薪烧炭南山中”的“伐薪”和“烧炭”过程涉及的主要变化依次是(   )
A . 都是物理变化 B . 都是化学变化 C .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D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20%的空气不知去向。剩余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 镁条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且试管外壁发热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一组是( )
A . 单质: H2、O2、N2 B . 酸: HCl、H2SO4、NaHSO4 C . 碱: NaOH、KOH、NH3﹒H2O D . 盐: NaCl、Na2CO3、NH4Cl
8、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明矾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可以在水中吸附悬浮物,并使之沉降 B . 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软水一定是纯净物 C . 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D . 生活中常用肥皂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少的是软水
9、向如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则加入的固体是( )

A . 硝酸铵 B . 浓硫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10、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H2(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C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混合气体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时试液没有变色,又通过灼热CuO时有红色固体生成,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不变浑浊。则下列有关该气体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定有H2 , 一定不含CO2 和氮气 B . 一定含H2和CO中的其中一种 C . 一定不含CO和CO2 , 一定含H2 , 可能含氮气 D . 一定含有H2和N2两种气体
1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中甲、乙、丙、丁四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4:4: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 丙、丁为空气中的两种无毒成分 C . 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 . 乙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12、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NO3-、K+、Ba2+、Na+ B . K+ 、Mg2+ C . Fe3+、Cl- 、H+ D . Ag+、 K+、Cl-、Na+
13、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需区分的物质

澄清石灰水和氨水

聚乙烯和酚醛塑料

磷矿粉和碳铵

空气和氮气

方法一

微微加热闻气味

看颜色

闻气味

用带火星的木条

方法二

加入酚酞溶液观察

加热观察

加水,搅拌,观察

用点燃的红磷

A . A   B . B   C . C   D . D
14、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对滤渣滤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 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②④
15、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A . 向pH=1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pH= 13的氢氧化钠溶液 B .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 . 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 . 向氢氧化钾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16、实验室有碳酸钙与碳酸钡的混合物共26.2g,与2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又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物质,则所得固体物质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50% B . 20% C . 25% D . 30%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发肺炎疫情。各种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
(1)75%的酒精被称为“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杀菌,其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2)“84 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进行环境杀菌,其中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制备次氯酸钠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其化学方程式为 ,则X为      (填化学式) ;
(3)3%的双氧水作为治疗外伤的消毒剂,与伤口接触时,人体中的过氧化物酶促使它立即分解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新型冠状病毒蔓延期间,为做好自我保护,我们要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时减少外出,避免与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最重要的防护措施是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口罩能有效阻止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呼吸道。在生活中常见的口罩一般有棉布口罩、活性炭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
(1)合理膳食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你家的晚餐菜谱中已有:米饭、北京烤鸭、清蒸鲈鱼、鸡汤。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加的一道菜是      
(2)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      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佩戴棉布口罩预防病毒的主要原理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      操作。
(4)活性炭口罩能有效阻隔空气中的氨、苯、甲醛等有害气体,其功能比棉布口罩强大, .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性。
(5)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      材料。
3、A、B、C为三种不同的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其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固体C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分别将t2℃时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3)某小组欲从含有少量B的A样品中提纯A固体,可采用的提纯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一定温度下,向图2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如图3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 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C 溶质的质量增加

D 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B、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一;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图片_x0020_1635226803

(1)写出化学式: F      、N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硫酸钙转化为K2SO4和CaCl2的工艺流程如图:

图片_x0020_277543277

(1)吸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3)蒸氨过程中一定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      (填序号)。

A 复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4)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3外,还有      (填化学式)。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控制变量法是对比实验中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做了如下含有对比思想的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730624761

(1)实验甲的目的主要是对比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的      不同;
(2)实验乙利用对比实验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丙中,只有A中铁钉生锈了,对比铁钉不同的现象,可推知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      同时接触。下图的对比实验丙和丁能实现探究目的的是      (填序号)。

图片_x0020_856277335

A 实验丙中A,B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 实验丙中A,C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 实验丁中a、b对比可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质种类是否有关

D 实验丁中b、d对比可探究物质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是否有关

2、碳酸钙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某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一种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

[查阅资料]补钙剂中常加入糖类、维生素D等改善口感或增强药效。这些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高温灼烧时会燃烧或分解。

[设计实验]根据资料和已学知识,该小组同学设计如下两种实验方案进行测定。

方案①: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实验。

图片_x0020_1951841146

(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长颈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3)记录数据如下:

钙片质量

空洗气瓶质量

澄清石灰水质量

反应后洗气瓶及瓶内物质总质量

25g

100g

50g

150.4g

方案②:将钙片粉碎,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根据放出气体的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空烧杯质量为100g, 加入钙片质量为25g):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

100g

200g

300g

400g

充分反应后烧杯及杯内物质总质量

222.8g

320.6g

418.4g

518.4g

[分析评价]

方案①和方案②中合理是方案      ,原因是      

(4)[得出结论]经过计算,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5)[反思回顾]该小组同学没有使用碳酸钙高温灼烧分解的方法(实验室可以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氯碱工业是指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来抽取NaOH、Cl2和H2 , 并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计算:
(1)烧碱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m(Na):m(O): m(H)=      
(2)用这种方法制备40t烧碱,需要NaCl的质量为      
(3)若用25%的NaCl溶液按照上述方法电解并制取40t烧碱,完全电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假设生成的烧碱全溶,计算时若除不尽保留到1%)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重庆市南岸区南开(融侨)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