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1年中考理综—化学3月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共10小题)

1、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大气污染物 B . 都能与水反应 C . 都能还原氧化铜 D . 都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生成
2、下列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汽油挥发 C . 钢铁生锈 D . 干冰升华
3、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该溶液中没有的微粒是( )
A . 钠离子 B . 水分子 C . 氯离子 D . 氢、氧原子
4、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B . 石墨做铅笔芯 C . 铜丝做导线 D .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浊液 B . 稀释浓硫酸 C . 滴加液体 D . 添加酒精
6、防疫期间要定期测量体温,下列有关水银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温计中的汞属于非金属单质 B . 体温计中的汞在常温下为液体 C . 当温度升高时汞原子不断运动,温度不变时汞原子静止 D . 体温计的原理是温度改变时汞原子大小发生改变
7、化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灾害。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把氢氧化铜和稀硫酸中和反应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 . 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C .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3%~5%的碳酸氢钠溶液 D . 室内炭火烧烤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 D . 人大量喝水后,胃液的pH会减小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NaO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C2H5OH也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B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 C . 洗涤剂洗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洗涤油污也利用了乳化作用 D .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也_定减小”
10、下列做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B .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C . 清洗做探究铁钉生锈条件的试管:先用稀盐酸洗,后用水洗 D . 探究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把铁丝放人硫酸铜溶液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共3小题)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填化学式)
(1)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4)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麻烦,常用      来区分软水和硬水;
(2)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对其进行      操作;
(3)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      mL气体。
3、结合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用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粒子是      
(3)核外电子排布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4小题)

1、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升空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12月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着陆地球。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器的制造中,运用了大量的钛合金,钛合金与金属钛相比,      的硬度更大;
(2)工业上通常用反应TiCl4+2Mg Ti+2MgCl,制取钛(Ti)。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该反应在氩气的环境中进行,氩气的作用是       。

2、下图是某钙片的部分标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咀嚼钙片

本品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

[配料表]碳酸钙、淀粉、乳糖

[适用人群]缺钙人群

[贮存方法]密封,阴凉、干燥处

(1)碳酸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W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服用该保健品后有时会出现腹胀、打嗝等反应,出现这种反应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ClO2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剂,共制备反应为2NaClO3+SO2+X=2ClO2+2NaHSO4。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是      
(2)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给出化学式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3)ClO2中氯、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将2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约为      g;
(2)60℃时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      (用“>”“≥"或“=”连接)
(3)在甲中混有少量的乙,要提纯甲,可采用      (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共2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所有夹持仪器均已省略)

(1)实验室里,某同学设计了图A的装置制取氧气。

①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连接好装置后,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③能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      的物理性质。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B-G中选择仪器,组装发生装置,要求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你的选择为      
2、学习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掘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爪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1)[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②易拉罐重新鼓起是因为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x,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或H2

[查阅资料]

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X是      

Ⅱ.分别取等量铝片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5mL水,B中加入5mLNaOH溶液

A中没有明显变化,B中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

Ⅲ.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      变浑浊

说明原来易拉罐中的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

①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被NaOH溶液吸收;

②铝制易拉罐正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2)[反思评价]

①实验步骤Ⅱ中,A试管中实验的作用是      

②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      (填一条)。

(3)[拓展延伸]生活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铝制容器盛装食醋。

五、计算题(共6分)(共1小题)

1、中和含8g溶质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多少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1年中考理综—化学3月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