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化学期末(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气体是(     )
A . 稀有气体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氧气
2、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水分蒸发 B . 蜡烛熔化 C . 木柴燃烧 D . 工业制氧气
3、“富硒大米”中的“硒”表示的是(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单质
4、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K2CO3 B . O2 C . Al2O3 D . NaOH
5、表示 2 个氮原子的化学符号是(   )
A . N2 B . 2N2 C . 2N D . 2Na
6、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木炭 B . 石墨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7、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该溶液呈(   )
A . 酸性 B . 碱性 C . 中性 D . 无法确定
8、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A . B . C . D .
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稀有气体作保护气 B . 活性炭作吸附剂 C . 氧气作燃料 D . 石墨作电极
10、有关实验图示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过滤 C . 铁丝燃烧 D . 加热液体
11、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Mg+O2 MgO2 B . 2Mg+O2 2MgO C . 2Mg+O2  MgO D . 2Mg+O2  2MgO
12、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 提供足量的氧气 B . 降低燃料的着火点 C . 固体燃料粉碎 D . 液体燃料喷成雾状
13、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砂糖的溶解度减小 B . 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 C . 气泡逸出后的溶液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 D . 汽水溶液质量不变
14、有关摩尔质量叙述正确的是(   )
A . 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B . 随物质的质量而变化 C . 单位是克/摩 D . 表示单位体积的质量
15、下图为硝酸钾(KNO3)和氯化钠(NaCl)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KNO3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 . T3℃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 30 克 C . T2℃时,KNO3 和 NaCl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 D . T1℃时,20 克KNO3和 20 克NaCl 的混合物放入 100g 水中, 恒温蒸发至析出晶体,晶体中一定有 NaCl,可能有 KNO3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水在通电条件下完全分解,不能得到的生成物组合是(   )
A . 2mol 氢气和 1mol 氧气 B . 1 克氢气和 8 克氧气 C . 2 克氢气和 1 克氧气 D . 10 毫升氢气和 20 毫升氧气
2、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中有单质 B .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1 C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 . 该净化过程可减少有毒气体排放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长征五号B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该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
(1)液氢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氢气是绿色能源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氢气可以由多种途径获得。

①煤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  X+H2 , X 的化学式是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②电解水能产生氢气,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③酒精(C2H6O)和钠反应能产生氢气。酒精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0.5mol 酒精中约含有      个碳原子。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某粗盐中含氯化钠、可溶性杂质和泥沙,粗盐提纯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3

(已知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100g 水。)

(1)氯化钠属于      (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量取 20mL 水,应选用      mL 量筒量取(填编号)。

a 0    b 25    c 100

(3)20℃时,20 克水中溶解      克氯化钠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4)操作A 名称是      ,操作 A 所得的溶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5)对该实验中的蒸发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填编号)。

a 刚开始蒸发时,没有晶体析出

b 蒸发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直增大

c 蒸发后的精盐中只有氯化钠

d 蒸发需用的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下图是常见的反应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477896184

(1)a 的仪器名称是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控制该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填“能”或“不能”)用 D 装置。
(3)碳酸氢钠(NaHCO3)是一种白色固体,270℃时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2NaHCO3 Na2CO3+H2O↑+CO2↑此反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将得到的气体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装置,若看到现象      ,说明气体中含有水分。
(4)若用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并能方便的收集,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编号) 用 73 克稀盐酸和足量碳酸钙反应制得 4.4 克二氧化碳,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用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不同化学实验。玻璃管左端通入一氧化碳,管内放入氧化铜,可以进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1)观察到A 处玻璃管内的现象是      ,证明一氧化碳的      性。 尾气处理时,若点燃尾气,现象是      
(2)对实验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开始时,先通入一会儿一氧化碳,后点燃酒精灯

b 观察到B 中有气泡时,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c 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立即停止通一氧化碳

d 结束后,A 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

(3)玻璃管左端封闭,管内放入木炭和氧化铜,酒精灯换成酒精喷灯,可以进行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观察到B 处的现象是      

②该实验结束时,尾气中检测到一氧化碳,产生一氧化碳的可能原因是      

(4)比较一氧化碳、木炭分别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

①在两个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的存在形态都没有发生改变。

②若要得到相等质量的铜,则反应掉的一氧化碳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参加反应的木炭的质量。

3、某雪饼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1)该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该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主要成分可能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为探究其成分,取放置后的干燥剂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依据)

实验结论

I.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再滴入酚酞。

无色酚酞变红

该样品中      (填“可能”或“一 定”)有氧化钙

II.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

      

该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钙。

III.  称取该样品 5.6 克,放入足量

水中,得到悬浊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m 克。

m 的数值范围为      

该样品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化学期末(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