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溶质质量增加 B . 溶剂质量减少 C . 溶液质量不变 D . 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2、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节日焰火 B . 瓷器破碎 C . 光合作用 D . 葡萄酿酒
3、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下列选项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 露天焚烧植物秸秆 B . 提倡绿色出行 C . 研制开发清洁新能源 D .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 . 做氢气燃烧实验时,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 . 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 C . 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 D .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5、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 .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内胆上的水垢 C . 烘焙面包时加入小苏打作发酵粉 D . 室内洒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6、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粒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 . 该粒子呈电中性 C .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D . 该粒子易形成阳离子
7、燃烧是人类很早就利用的化学反应。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B . 控制燃烧条件可以有效进行防火和灭火 C . 将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D . 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8、“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 B . 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 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溶液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 海水晒盐是通过降温结晶实现的 C . 玻璃、陶瓷、水泥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 . 复分解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
10、如图是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时,先加热氧化铁固体,再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B . 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C . 为了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D . 反应前后,玻璃管中铁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11、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设计中,不可行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 用水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D . 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和化学纤维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图中x的数值为4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 . 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4:5 D . 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2、为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H2

CO2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B

CaO

CaCO3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C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Ca(OH)2溶液,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3、向一定质量的Mg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一定温度下的滤液(不饱和溶液)和滤渣。取少许滤渣,滴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一定为浅绿色 B .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Mg2+、Fe2+和Cu2+ D . 整个过程中MgSO4的质量一定不变
4、现有Mg和MgO的固体混合物6g,经测定该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向该固体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过程中有气体产生 B . 生成MgCl2的质量为9.5g C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00g D . 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         
(1)按要求从氧气、氢氧化镁、氧化铁、硝酸钾、硫酸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      

②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一种不易挥发的酸      

④一种难溶性的碱      

⑤一种可作化肥的盐      

(2)2021年3月26日,济南轨道交通2号线进入初期运营阶段,泉城地铁由此真正迈入“换乘时代”。聚氨酯材料作为新兴减震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聚丙二醇是生产聚氨酯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它可由丙二醇聚合体与水反应而成。已知丙二醇的化学式为C3H8O2 ,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说,丙二醇属于      (填“有机物”“无机物”“混合物”之一)。

②在丙二醇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在丙二醇分子中,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丙二醇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④地铁是一张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更是展示文明的公共空间。作为泉城人应文明乘坐地铁、下列有关做法中,错误的是      (填下列选项序号)。

A.不乱扔垃圾B.在车厢内吸烟C.排队有序上下车D.携带易燃易爆品进站

2、          
(1)“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屈原的《天问》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火轨道,成为中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天问一号”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长征五号火箭采用液氢、液氧作推进剂。试写出氢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天问一号”计划在2021年5月至6月择机着陆火星,释放火星车。火星车主要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太阳能电池的作用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②“天问一号”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高性能碳化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工业上制取碳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④“天问一号”使用工程塑料、玻璃钢等作为隔热材料,用二硫化钼(MoS2)固体润滑剂等作为运动部件的润滑材料,已知Mo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中钼元素(Mo)的化合价为      

(2)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侯氏制碱法,“制碱”生产过程涉及到Na2CO3、NH4Cl等物质,Na2C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2℃时,Na2CO3的溶解度为      g。

②t1℃时,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将t1℃时NH4Cl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④t1℃时,向50g水中加入12 g Na 2C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           
(1)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农业产业扶贫中,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作为一种农家肥发挥了重要作用。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一定质量的草木灰,充分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呈现红色说明草木灰是一种      肥料(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

②下列关于草木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木灰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B.草木灰在农业生产中主要作为钾肥施用

C.科学、合理使用草木灰,才能充分发挥其肥效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 K2CO3、NH4Cl、(NH42SO4、Ba(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①气体A的化学式为      

②实验过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原固体混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③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      (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

(2)随着“限塑令”逐步实施,济南市许多超市已采用可降解塑料袋替代传统塑料袋。化学小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B1→E→B2→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B1、B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一定质量的塑料试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生成氧气时,装置A中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仪器E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试样质量为5.4g,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B2的质量增加3.6g,仪器C的质量增加8.8g,则该塑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精确至0.1g)。

④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1 , 这样测算出的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与实际值比较将      (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

五、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            
(1)近期,三星堆遗址考古新发现6座“祭祀坑”,现已出士了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重要文物。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宝藏和巨大魅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青铜属于      (填“合金”“氧化物”“化合物”之一)。

②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从元素守恒的角度分析,你认为铜的锈蚀是单质铜与下列哪些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 O2、N2、H2OB.O2、CO2、N2C.O2、H2O、CO2

(2)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金属铜及其化合物进行了系列研究,设计方案如下:

①过程Ⅰ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之一)。

②过程Ⅱ中观察到的一项明显现象是      

(3)向盛有一定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滴入上述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21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