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一中2021年中考化学零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取用固体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检查气密性
2、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 空气、二氧化锰、氧气 B . 海水、氯酸钾、氢气 C . 氧化铁、锰酸钾、水 D . 硫酸铜、高锰酸钾、二氧化碳
3、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   ⑤Mg2+   ⑥2OH-   ⑦H2O

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C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D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4、已知: 。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②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③实验中可观察到脫脂棉团不变色

④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 + SO2 = Na2SO4 + H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④
5、苏州的蓝天越来越美丽,以下不属于维护“苏州蓝”的是(   )
A . 加大挥发性有机物等行业治理 B . 从严控制城市扬尘污染 C . 倡导学校及时焚烧学生换下的口罩 D . 提升科学精准治气水平
6、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风力发电 B . 干冰升华 C . 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D . 蔗糖溶解
7、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氯化铵 C . 氧气 D . 水银
8、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2СО3 B . СO(NH22 C . Са3(РО42 D . NH4H2PO4
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 . 氧气易溶于水,水中生物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生存 C . 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燃料
10、将一条纯棉的手帕用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浸透后轻拧,用坩埚钳夹持并点燃,轻轻抖动手帕,燃后手帕安然无恙,原因是(   )
A . 水作为反应物参与了化学反应 B . 手帕的温度没有达到纯棉着火点 C . 纯棉的手帕不可燃 D . 坩埚钳有导热作用,手帕的温度较低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加碘盐能使淀粉变成蓝色 B . 所有维生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 C . 杀菌过程中蛋白质会变性是化学变化 D . 油脂和糖类的元素组成不同
12、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H+、K+、Cl-、OH- B . Mg2+、Ba2+、Cl- C . K+、Zn2+、Cl- D . Na+、Ca2+、OH-
13、下列说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 . 采用喷洒大量75%医用酒精的方式室内消毒 B . 皮肤不慎沾到浓硫酸时,立即涂大量浓氢氧化钠溶液 C . 电线老化着火,马上用水浇灭 D . 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14、下列化学事实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化学事实

原因分析

A

不饱和石灰水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

温度越高,氢氧化钙溶解度越大

B

5%的蔗糖溶液中取出部分,溶液的浓度不变

溶液的均一性

C

电解水时加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增加

D

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A . A   B . B   C . C   D . D
15、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 将氧气制成液氧——分子体积变小 B .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 C . 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海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D . 食物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16、工业上可用如下反应制取金属钡: ,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7、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

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B

除去H2中少量的HCl气体

将混合气体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

C

鉴别棉线和羊毛线

点燃后,闻气味

D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A . A   B . B   C . C   D . D
18、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氖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0,核外电子数为10的微粒一定是氖原子 B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 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 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19、NH4Cl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H4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 . 将NaCl溶液降温一定会有NaCl固体析出 C . 50℃时NH4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 . 将t℃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至50℃,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0、下列是关于某些工业生产中渉及的化学反应,每个“→”都表示该变化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 “苛化法”制烧碱:NaCl→Na2CO3→NaOH B . 熟石灰的生产过程:CaCO3→CaO→Ca(OH)2 C . 用铜矿石湿法炼铜:Cu2(OH)2CO3→CuCl2→Cu D . 炼铁高炉中的变化:C→CO2→CO

二、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脂肪/g

淀粉/g

钙/mg

磷/mg

维生素C/mg

1.5-2.3

0.4-0.94

17.5-28.0

11-60

15-68

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      (填“元素”或“原子”或“单质”)。表1中的      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填序号,下同)。 (2)
A . 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 . 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 .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      
(4)变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5)
A . 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 . 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 . 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变 D . 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铁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也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饮食中常用的调料一铁强化酱油,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      
(2)近年来,我省多地纷纷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市街道垃圾桶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②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      (写出一点即可),某品牌饮料的空易拉罐应收入      (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③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用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硫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图1中a物质的化学式为      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2)类价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煤炭中的硫元素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两种气体混合发生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丁物质的化学式为      
(3)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通过下列转化形成硫酸型酸雨:① ;②      。酸雨会导致土壤酸化,可以利用      改良酸性土壤。
(4)实验室利用硫酸铵和消石灰加热来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氨气能使      试纸变成蓝色。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根据如图所给的仪器,回答问题。

(1)装配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进行该实验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未检查装置气密性即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

b、当导管口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集气瓶中氧气收集满后,先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再将其移出水面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2)某同学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为了检验并收集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发生装置后依此连接装有足量            的甲装置,再连接乙装置的      端(填“a”或“b”)进行收集。将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倒入如图装置,能观察到      的现象,这是由于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2、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用到的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消毒剂。可由冰醋酸(C2H4O2)和双氧水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制得,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

步骤1:在三颈烧瓶中加入一定量冰醋酸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再缓缓加入适量30%的双氧水;步骤2:不断搅拌并控制三颈烧瓶中混合液的温度为20~30℃至反应结束,在锥形瓶中收集产品。

(1)仪器A的名称是      
(2)步骤2搅拌的目的是      
(3)下列关于过氧乙酸和冰醋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b、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冰醋酸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6:1:8

d、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于冰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4)实验测得生成物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随反应物比例 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物最佳比例是      ;最佳反应时间约      

反应物比例

反应时间

0.5h

1h

3h

5h

7h

2:1

7.38%

8.46%

9.42%

11.26%

13.48%

1:1

10.56%

12.92%

13.54%

20.72%

20.80%

1:2

6.14%

7.10%

7.96%

10.38%

12.36%

(5)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如下:取5.00g过氧乙酸产品,加水稀释成100g溶液;从中取出5.00g溶液,先除去残余的H2O2 , 再加入稍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发生反应:C2H4O3+2KI+H2SO4=K2SO4+I2+C2H4O2+H2O,反应结束后,经实验测得生成I2的质量为0.127g,试计算原产品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6)请根据你学过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0.5%的过氧乙酸,用于地面、墙壁、门窗的消毒。

(实验用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1g/cm3)、水、1000mL量筒、10L塑料桶、木棒、口罩、眼镜、橡皮手套。

(实验步骤)①计算:将200mL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g/cm3)稀释为0.5%的过氧乙酸,需加入水的体积为      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②配制:用量筒量取200mL20%的过氧乙酸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木棒搅拌后,盖好桶盖待用。

(7)(实验反思)

①由于过氧乙酸有腐蚀性,因此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      

②在配制过氧乙酸过程中不能用铁器皿,原因是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氯化钙应用广泛,以石灰石(杂质主要是Fe2O3、MgSO4)为原料生产CaCl2的流程如下:

(1)滤液1中的溶质有HCl、FeCl3、MgSO4      
(2)写出滤液1中加入BaCl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滤液2中加入Ca(OH)2可以除去HCl、MgCl2      
(4)滤液3呈碱性,为使溶液pH降低,可加入适量的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仪器对镁与盐酸反应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①饱和氯化镁溶液的pH约为4;②氢氧化镁加热到350℃失去水生成氧化镁。

(1)(实验过程)

实验前先将镁条需先打磨的原因是      

(2)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锥形瓶中,再将注射器中某浓度的盐酸压入锥形瓶中,通过数字传感器测定实验中密闭容器(气密性良好)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

(结果分析)

①将注射器刚注入盐酸时镁条表面无明显气泡,但此时压强上升迅速,原因可能是      

②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中a、b、c、d四个点中,产生氢气最快的为      点。

③图中c点镁条已完全溶解,cd段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④测定反应后的溶液pH的操作为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溶液中,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B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C将湿润的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并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⑤同学们根据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就直接得出其中含HCl,该pH的值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填对应选项的字母)。

А 3В 5С 6

⑥甲同学提出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并振荡,若观察到      的现象,也可以确定溶液中含HCl。

(3)(拓展研究)

取少量镁条与过量盐酸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并灼烧,向灼烧所得固体中投入少量水,未见固体完全溶解,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可能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一中2021年中考化学零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