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卷 15 密度测量综合实验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实验探究题(共40小题)

1、受“曹冲称象”的启发,小明在家利用量筒、碗、水盆和足量的水(密度为ρ)、油性笔等,测量小玻璃珠的密度,
(1)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请将步骤④补充完整):

①如图甲,取一定数量的小玻璃珠放入空碗中,再把碗放入盛有水的水盆中,用油性笔在碗外壁上标记水面的位置;

②如图乙,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1

③如图丙,取出碗中所有的小玻璃珠并放入量筒中,记下小玻璃珠和水的总体积V2

④如图丁,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水盆中的空碗内,直到标记处与碗外水面      ,记下量筒中小玻璃珠和剩余水的总体积V3

(2)完成下列填空(选用V1、V2、V3和ρ , 表示以下物理量):
小玻璃珠的总体积为V=      
(3)小玻璃珠的总质量为m=      
(4)小玻璃珠密度的表达式为ρ=      
(5)在不改变实验方法的前提下,请提出一条提高测量精度的措施:      (示例:在同等容积的情况下换用碗口面积较小的碗)。
2、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木块质量为      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 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      c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      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 h2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ρ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3、小张发现外婆家的盐蛋咸味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盐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      刻度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图甲),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 , 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m0=      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0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图丙),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底部      ,读出体积V=      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密度。

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为为80.0g(图甲);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得杯、盐水,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0g(图乙);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0g(图丙)。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 若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g左右,则以上步骤测得的盐水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4、小明把一小块玛瑙石和一个小木块带到实验室,测量它们的密度:

(1)如图甲所示,小明忘记把游码归零就调节天平平衡了,及时改正后,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侧移动(选填“左”或“右”),天平才能重新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乙、丙所示,玛瑙石的质量是      g, 玛瑙石的体积是      cm3 , 玛瑙石的密度是      kg/m3
(3)小明把玛瑙石做成一件小工艺品后,其质量减少,玛瑙石的密度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明尝试只用量筒和水测量小木块的密度,如图丁所示操作如下:

①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体积记为 V1

②将小木块轻轻放入量筒内,静止后,水面对应的体积记为 V2

③再用细钢针将小木块浸没在水中,水面所对应的体积记为 V3

由此得到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ρ=      。(用 ρ 水和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5、某学校实验小组想知道门源菜籽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籽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g,然后将适量菜籽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籽油的总质量为      

(3)将烧杯中的菜籽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籽油的体积为      cm3
(4)根据测量的数据,所测菜籽油的密度为      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籽油漂浮在水面上,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籽油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      
6、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矿石的密度,由于矿石无法放入量筒中,他们选用水、烧杯、天平(带砝码和镊子)、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      ,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入天平的左盘,用镊子往天平的右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甲,则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g。
(3)用细线系住矿石,让矿石浸没在水中,细线和矿石未与烧杯接触(如图乙)。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的示数总和为124g。

如图丙,把矿石轻放到烧杯底部,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的示数总和为154g。则矿石的质量为      g,矿石的密度为      kg/m3。(ρ=1.0×103kg/m3

7、     
(1)小丽发现∶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体积大的木块质量也大;水也是这样。于是,她选用水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①小丽测量水的质量需要的器材有∶盛水的容器、水、烧杯和      

②小丽为了简化实验,找来一个小杯,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

实验次数

水的质量/g

水的体积

1

10.1

1小杯

2

20.0

2小杯

3

29.9

3小杯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丽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的质量与体积成      比;

③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水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关系,请你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的方格纸上完成水的质量m体积V的关系图像;      

④小梅用另一种杯子按小丽的方法“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了与小丽完全相同的结论。但在与小丽就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丽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请你就小丽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作出简要评价;      

(2)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来验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

①由图甲可知,小明选用的石块的重力是      N;

②如图乙、丙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的石块浸入水中时,小明通过观察发现      ,则说明“浸在水中的石块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③小明要得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的实验结论,他还要选用      来继续做更多次的实验。

8、“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在2021年3月出上了大量文物,如图所示是其中的金面具残片,文物爱好者小张和小敏同学制作了一个金面具的模型,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模型的密度。

(1)小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      ,此时指针偏向分度标尺中线的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好后小张将模型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模型的质量为      g;
(3)小张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三个步骤:

①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

②用细线拴住模型并      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      处,量筒中的水位如图丙所示;

(4)旁边的小敏发现取出的模型粘了水,不能采用量筒的数据,于是测出图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小敏计算出模型的密度为      g/cm3
(5)若只考虑模型带出水产生的误差,则实验过程中模型带出水的体积为      cm3 , 小敏计算出的密度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9、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是一个测量      大小的仪表,它的分度值是      

(2)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用自制的刻度尺(刻度准确)来测量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她的刻度尺存在的缺陷是      ,测得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是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前,观察到水平桌面上的天平指针在虚线范围内摆动(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4)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图丙所示是一种新型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可知,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范围是      
10、在测量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密度的实验中,将22mL水全部倒入盛有20mL酒精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接着将烧杯中的混合液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g。

(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在天平      (填“左”或“右”)盘中加减砝码;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g;
(3)该实验测得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为      g/cm3
11、某同学到海边游玩时检到一块鹅卵石,他利用身边的细线、弹簧测力计、量杯进行了下列操作:

①用细线系住石块,悬挂在测力计下,记录测力计示数为

②量杯中装入海水,记录此时水面刻度为

③将测力计悬挂的石块完全浸没在海水中(不接触杯底且海水不溢出),石块静止时,记录水面刻度值为V,测力计示数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重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为g。)

(1)鹅卵石的质量为      ,鹅卵石的密度为      
(2)海水的密度为      
12、某同学从路边拾来小石块想测出它的密度

(1)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立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将小石块放入左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天平平衡。如图所示,石块的质量m=      g;

(2)在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记下示数V1 , 再将石块轻轻浸没在量筒里,记下示数V2 , 则石块密度表达式为ρ=      (用所给字母表示)
(3)以上实验过程中,可能缺失的步骤是      
(4)重新正确操作并得出实验结果后,有同学发现使用的砝码生了锈,则这次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13、端午节家庭聚会后,小鹏的父亲将喝剩的白酒交给他,要他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测出白酒的密度。家中没有量筒,只找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废旧的铁块,于是他在两只玻璃杯中分别装入水和白酒,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读出测力计的示数F1 , 如图甲所示;

②把铁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2

③把铁块浸在白酒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3。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示数F1=      N;
(2)图中他有操作错误的是图      (选填“甲”、“乙”、“丙”),请指出错误之处      
(3)更正错误操作后,测力计的示数变成F4 , 请你帮小鹏推导出创洒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符号表示,水的密度为ρ
14、小花同学在安宁河边检到一块漂亮的不溶于水也不吸水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这块小石块的密度,

于是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小花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开始称量石块的质量,称量过程中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操作,其中有一处操作错误的是      
(2)改正错误后,小花同学重新进行测量。天平调节平衡后她将小石块放入天平的右盘并通过在左盘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乙所示,记录好数据后小花立即发现自己的操作是错误的,但是也可以通过这种测量方法正确计算出小石块的质量。你认为小石块的质量应该是      g;
(3)她发现小石块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步骤如下:

a.将小石块轻轻放入空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面达到的位置上做标记,然后取出小石块;

b.先往量筒中装入80mL的水,然后将量筒中的水慢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中剩余的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4)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15、小敏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她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她应将平德螺母向      端移动。天平平衡后,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为27g。然后,小敏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最简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cm3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 根据下表中数据可判断组成该金属块的物质可能是      

物质

密度(kg·m-3

10.5×103

8.9×103

7.9×103

2.7×103

16、科学选种是提高粮食产量的关键环节。小华想测量稻谷种子的密度,具体做法如下: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量适量稻谷种子的总质量m1 , 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m1=      g;
(2)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测得其体积V1为300 mL,将上述种子放入量筒中,种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水和种子的总体积V2=      mL;
(3)种子的密度ρ=      g/cm3 , 与真实值相比ρ偏      ,理由是      
(4)小华经过反思后改进了实验方案:将量筒中种子倒出,用纸巾吸干种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测得种子总质量为m2 , 则种子密度ρ=      。(用ρ和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7、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      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使横梁平衡;
(2)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28g ,将适量的食用油倒入烧杯,称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食用油的质量为       g ,接着,将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3)本次实验测得食用油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主要原因是      
(4)小华查阅资料和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测量液体密度更精确简便的方法,操作如下:


①如图甲、乙所示,把适量待测液体和水分别倒入两容器中并置于两电子秤上,再将两电子秤示数清零(按电子秤的清零键后,示数显示为零);

②将系好细线的小物块(不吸收液体)缓慢浸没到待测液体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液体未溢出,如图丙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

③将小物块取出,擦干后再缓慢浸没到水中保持静止(未触底),水未溢出,如图丁所示,记下电子秤的示数

④则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已知水的密度为

18、小明和小红对具有吸水性的小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已知)

(1)小明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置于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天平上指针的位置如图所示,下一步的操作是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为m;

③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④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浸没在量筒里的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值为

⑤小石块的密度: =      

(2)小红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用细线系好的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小石块重为G;

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      在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③小石块的密度: =      

(3)对小明和小红的实验进行分析与论证,可知小明实验的测量值比小石块密度的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可以在完成小明的实验步骤②后,将      ,再继续进行实验。
19、小明发现橙子在水中下沉,他用实验测量它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橙子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橙子的质量是      g。利用排水法测出橙子体积是150cm3 , 则橙子的密度为      g/cm3

(3)做完实验整理器材时,小明发现天平上的砝码有一个生锈了,这会导致测量的质量      。(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明换了一种测量方法,在薄壁透明小水槽中注入适量的水,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让空烧杯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的深度为h;再将橙子放入烧杯中,此时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测出水深为h1;最后将橙子取出放入水槽中,烧杯仍漂浮在水面上,橙子沉底后,浸没在水中,测出水深为h2 , 由此可求出橙子密度ρ=      (用字母表示)。(整个过程中水没有溢出,且橙子不吸水)
20、下列是“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探究小石块密度”的实验,请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      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2)把待测小石块放在天平的      盘中,往      盘中加减      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该小石块的质量是      g;
(3)用细铜丝代替细线系好小石块,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mL,由公式      可求出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 这样测出小石块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1、小伟在地质公园进行研学活动时,捡到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他想知道小矿石的密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时,应将天平放在      台上。图甲是小伟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请你指出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之处      
(2)纠正上述错误后,小伟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矿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横梁平衡,则小矿石的质量为      g。
(3)在量筒内先倒入适量的水,然后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是      cm3 , 小矿石的密度是      kg/cm3
(4)小伟将小矿石放入量筒中时,在量筒壁上溅了几滴水,所测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某物理兴趣小组探究在不使用天平、量筒的情况下测量合金块和液体密度的方法,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合金块所受的重力,其示数为4N;

第二步:如图乙所示,将该合金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第三步:将该合金块从水中取出并擦干,再浸没到如图丙所示的待测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丁所示。

根据以上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前,应观察它的指针是否      ,若没有,则进行调整;
(2)该合金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3)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kg/m3
(4)图丁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是      N,待测液体的密度是      kg/m3
23、2021年初夏,我市部分山区在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种植的大樱桃喜获丰收,小明想知道大樱桃的密度,他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      后,再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测量大樱桃的质量时,将最小为5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盘中后,分度盘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      ,使横梁平衡,横梁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大樱桃的质量为      g。
(3)用细线拴住大樱桃并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如图丙所示位置。接着将大樱桃提出后,量筒中的水面下降到60mL刻度线处,则大樱桃的体积为      cm3 , 大樱桃的密度为      kg/m3
(4)小明所测大樱桃的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24、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      为止;

(2)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

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⒉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⒊将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V;

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二:

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

⒉将烧杯中的部分豆浆倒入量筒中,读出豆浆的体积V;

⒊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豆浆的质量

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方案三:

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被测豆浆,读出豆浆的体积V;

⒉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⒊将量筒中的豆浆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m;

⒋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豆浆的密度。

分析以上三种方案,请写出你认为合理设计方案中豆浆的密度表达式       ;你再任选其中一个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分析不合理设计方案的原因:如方案      ,是由于在测量豆浆的      时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使得计算出的豆浆密度值偏      

25、贺州市很多市民喜欢收藏奇石,为了测量某种形状不规则的奇石的密度,小明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橫梁平衡;
(2)甲图出现的错误是      
(3)在测量奇石质量时,小明依次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他在右盘内加入最小的5g砝码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则他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乙图是正确测量奇石质量得到的结果,其读数是      g;
(5)根据丙图量筒两次的读数,可得奇石的体积是      
(6)计算出奇石的密度是       。如果小明先测奇石的体积再测其质量,会导致实验结果      (选填“偏小”或“偏大”)。
26、实验小组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等器材测量牛奶的密度。

(1)天平调平衡后,将适量的牛奶倒入烧杯中,并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_______(选填序号): (1)
A .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 移动游码 C . 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2)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16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      cm3
(3)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      kg。
(4)小明测量的牛奶密度为      kg/m3
(5)在向量筒倒入牛奶时,如果不慎有牛奶溅出,则测出的牛奶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7、小明想利用天平测量木块的密度(不考虑木块吸水),如图所示,实验方法如下:

(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      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利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
(2)如图乙所示,在杯子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      
(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金属块放在木块上,一起放入杯子中,使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 ,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木块的密度为       。(
28、某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和杠杆等器材测量长方体实心金属块的密度。

(1)挂金属块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平后,在A点用轻绳悬挂金属块。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5N。金属块质量为      kg;(g取10N/kg)
(3)已知金属块底面积为30cm2 , 高度如图乙所示。金属块高度为      cm,金属块密度为      kg/m3
(4)改变金属块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5)在某次测量过程中、不慎沿斜下方拉弹簧测力计,由此次数据得出的金属块密度值比实际密度      
29、某同学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对测量物质的密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具体过程如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量土豆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甲所示,则土豆的质量是      g。

②他用一个大烧杯自制溢水杯,将土豆缓慢浸没在大烧杯中,同时用小桶收集溢出的水,将小桶收集的水倒入量筒后如图乙所示,则土豆的密度为       ,测出的土豆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结果保留2位小数)

(2)他想知道胡麻油的密度,于是找来了透明容器、普通玻璃杯A、适量的水、一瓶胡麻油、刻度尺、滴管、记号笔和一个面积为S粗细均匀的玻璃杯B。测量过程如下:

①在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A杯放入透明容器中如图甲所示。

②在B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柱的高度 ,并标记水面位置如图乙所示。

③将B杯中适量的水倒入A杯中,用记号笔标记出A杯与水面相交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并用刻度尺量出B杯中剩余水柱的高度

④接下来他的操作是:      

则胡麻油的密度表达式是: =      。(用测量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 )推导过程是:      

30、攀枝花红格脐橙汁多味甜,声名远播。小军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橙瓣的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橙瓣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他可以调节。(选填“游码”或“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橙瓣质量为      g。


(2)他将该橙瓣放入装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橙瓣的密度为      kg/m3
(3)他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觉得测体积误差太大。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3)
A .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B . 换多个橙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C .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31、某同学为大连地质调查收集信息,要测量海边的沙子和岩石的密度。他在海边采集了足量的沙子和若干小块岩石,又到实验室找来托盘天平、量筒、细线进行实验。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将游码移到标尺      
(2)该同学测量沙子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是 ,将适量沙子装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沙子的总质量为      

②将烧杯中的沙子全部倒入量筒,使沙面水平后,读出沙子的体积为

③计算出沙子的密度为      

(3)该同学测出的沙子的密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组成沙子的沙粒的密度;
(4)使用上述器材测量小块岩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一小块岩石的质量

②用量筒测量小块岩石的体积,请写出该步骤的简要操作:      

③计算小块岩石的密度ρ。

32、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调节天平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
(2)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g;
(3)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为       cm3
(4)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5)若实验中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某同学用烧杯代替量筒继续做实验,其探究步骤如下:

①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把一个质量为m0的金属块放入烧杯中,发现金属块沉入水中,如图丁所示,用油性笔记下此水面位置M;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水和金属块的总质量m1

③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处,如图戊所示;

④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⑤已知水的密度为ρ,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为:      (请用m0、m1、m2和ρ等符号表示)

33、小明同学利用烧杯、弹簧测力计、细线、水、密度计来测量金属块和液体的密度。(已知ρ=1.0×103kg/m3 , g=10N/kg)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块的重力,其示数如图A所示,可求出金属块的质量m=      kg;
(2)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可求出金属块的体积V=      m3
(3)金属块的密度ρ=      kg/m3
(4)利用密度计可以直接测量出液体的密度,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其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即为该液体的密度值。小明同学将密度计放入甲液体中,其示数如图C所示,则甲液体的密度ρ=      kg/m3
(5)小明同学将密度计放入乙液体中,如图D所示,比较C、D两图可知ρ      ρ(选填“>”、“<”或“=”)。
34、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原理是      
(2)小明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接下来小明按照下面步骤开始操作:

①测出空烧杯质量为29.2g;

②测出烧杯和盐水总质量;其数值如图甲所示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ρ=      kg/m3 , 此实验方法测出盐水的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明在学习浮力相关知识后,认为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细线、分别装有适量盐水和水的烧杯等器材,同样可以测出盐水密度(实验时石块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操作:

①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G

②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F1

③取出石块并擦干,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小石块      ,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2

④盐水密度表达式ρ盐水      。(用所测量的物理符号表示,水的密度ρ

35、小明同学从家里带了两块形状规则的小木块,到实验室测它们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2)用天平测木块质量,平衡时砝码、游码如图甲所示。木块质量为       g。
(3)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如图乙所示,将木块用细针压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与46mL刻度线相平,则木块密度为       kg/m3.

(4)若考虑到木块吸水,以上方法所测木块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5)小明换用不同的方法测另一个木块的密度,请帮助他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示数为F1

②把一石块系在木块下,用测力计吊着木块和石块,      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2

③把挂在测力计下的木块和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丙)。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

④木块密度表达式:ρ=      (用ρ和测得的物理量表示,不考虑木块吸水)。

36、小明和小苏选取大小不同的两块工艺石进行密度测量,

(1)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平衡螺母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正确测量小块工艺石的质量和体积,如图乙,则该工艺石的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

(2)小苏的设计方案如下:(g=10N/kg,ρ=1.0×103kg/m3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大块工艺石的重力,如图丙;

②将此工艺石浸没在水中,如图丁:

③则此工艺石浸没时浮力为      N,体积为      m3 , 由此可进一步求出此工艺石的密度;

④小苏又将此工艺石浸没在某未知液体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8N,则该液体密度为      kg/m3

37、小滨为了鉴定奶奶珍藏的一件金属饰品是否用纯金制成,他利用天平、细线、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饰品的密度。

(1)把天平放置在      桌面上,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量出饰品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饰品的质量是      g;
(3)把饰品浸没在量筒水中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忽略细线的体积),饰品的体积是      cm3
(4)小滨通过所测数据计算出饰品的密度是      g/cm3 , 从而说明饰品      用纯金制成的;(金的密度ρ=19.3g/cm3
(5)小滨又尝试用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所购牛奶的密度,他把一个铝块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1;把铝块浸没在牛奶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2. , 已知铝的密度为ρ , 则牛奶的密度表达式ρ牛奶=      (用F1、F2、ρ来表示)。
38、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2)
A . 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 . 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 . 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3)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4)若他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9、小云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分析b、c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分析c、d两次实验可知: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浸没深度      
(3)分析c、e两次实验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若先完成实验c,再完成实验a,则测得的浮力将      。(填“偏大”或“偏小”)。
(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云又利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实验中所用金属块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空烧杯漂浮在水槽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

②将金属块放在烧杯内,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

      ,用刻度尺测得水面的高度为

④金属块的密度       。(用 表示)

40、为预防新冠肺炎,某同学用密度为0.8g/cm3的纯酒精配制浓度为75%的酒精。他查阅资料得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 , 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他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直至横梁恢复平衡;
(2)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98g后,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      cm3
(3)再测量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天平横梁平衡时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剩余酒精的总质量为      g;
(4)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己配制的酒精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 “纯酒精”或“水”)。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卷 15 密度测量综合实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