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卷 10 电磁作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如图是水位自动报警器的原理示意图,下图四个实验能反映其自动报警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2、如图是一台正在工作的电扇。下图四个实验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3、来回摇动某种发电的手电筒,电筒内的磁体就会在线圈里面来回运动,使灯泡发光。下图能反映其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4、2020年6月23日,我国成功发射了最后一颗“北斗”全球组网卫星,卫星向地面传递信息是通过


A . 电磁波
B . 超声波
C . 次声波
D . 红外线
5、关于能源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 . 超导体材料可制成电热器
C .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
D . “永动机”是可以制造出来的
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开关后,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 导体棒AB静止在磁场中
B . 导体棒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C . 导体棒AB沿磁场方向运动
D . 只要让磁体运动,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7、如图所示,是由大量反射镜组成的太阳能发电装置。图中的各个反射镜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使反射的太阳光聚集在塔顶的集热器(锅炉)上,集热器中的水变成水蒸气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
B . 一天中反射镜的朝向不需要做任何调整
C . 水蒸气推动汽轮机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 . 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8、我市积极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开发风力发电。下列能源中与风能同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 煤
B . 天然气
C . 石油
D . 太阳能
9、今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登顶的视频画面首次通过5G网络与全球实时共享。信号传输利用的是( )
A . 超声波
B . 次声波
C . 微波
D . 红外线
10、如图是一个风力发电机模型。风吹过时,扇叶转动,小灯泡发光。下列选项中哪幅图的工作原理与它相同( )
A .
B .
C .
D .




11、如图所示,蹄形磁铁和铜棒均水平放置。现闭合开关,水平向左移动铜棒,电流表G的指针发生偏转,则( )
A . 根据此现象的产生原理可制成电动机
B . 此现象与奥斯特实验现象的产生原理相同
C . 若将铜棒左右来回移动,可产生交变电流
D . 仅将磁铁水平向右移动,G的指针不偏转
12、图中与磁现象有关的四个实验,其对应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图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
B . 乙图是电磁感应现象
C . 丙图说明电流具有磁效应
D . 丁图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13、2021年5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将“祝融号”火星车着落到火星表面,探测器从火星向地球传递信息是通过( )
A . 红外线
B . 超声波
C . 电磁波
D . 次声波
14、下列图中能反映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
A .
B .
C .
D .




15、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 . 石油
B . 煤炭
C . 天然气
D . 风能
16、对下列四幅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反映的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B . 乙图能实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 丙图闭合开关后,小磁针N极逆时针偏转
D . 丁图中小磁针N极顺时针偏转
17、用如图的装置探究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给铝棒AB通电,观察到AB向右运动,要使AB通电后向左运动,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 )
A . 仅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B . 仅增加AB中的电流强度
C . 仅将磁体的N、S极对调
D . 仅将铝棒AB换成铜棒
18、近期,世界在建的最大规模水电站——中国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进展顺利。水能属于( )
①可再生能源
②不可再生能源
③常规能源
④新能源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9、电动汽车刹车时,汽车电动机“变身”为发电机,将汽车动能转化为电能,简称动能回收系统。下列实验中与动能回收系统原理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白炽灯是一种电流通过灯丝,灯丝发热发光的照明电器,将强磁体靠近通电白炽灯的灯丝,如图所示,可以观察到灯丝 ,说明 ,由此原理可以制成 。
2、如图所示,在“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实验中,给直导线通电,观察到它向右运动,只改变直导线中电流的 ,导线的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个过程将 能转化为直导线的机械能。日常生活中的 (电动机/发电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3、小阳学习太阳能和核能后,建立了利用核能的知识结构图,请你帮他补全空格处的内容。 、 、
4、人工心脏泵可短时间代替心脏工作,如图是该装置的示意图磁体固定在左侧,线圈AB固定在用软铁制成的活塞柄上(相当于一个电磁铁),活塞筒通过阀门与血管相通,阀门S1只能向外开启,S2只能向内开启,线圈中的电流从A流向B时,电磁铁左端是 极,血液会 (选填“流入”或“流出”)活塞筒,该装置工作时,线圈AB中的电流方向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改变。
5、我国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投入运行,使中国跻身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核电站是利用核反应堆发生核 (裂变/聚变)时提供的能量发电的,反应堆冷却系统采用水冷方式是利用 (做功/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
6、《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如图。“柢”即握柄,是磁体的 极,司南之所以能指南北,是由于受到 的作用。
7、如图是我国高新兴集团研发的5G警用巡逻机器人,它搭载了5个高清摄像头,具有快速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能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5G警用巡逻机器人是通过 向外界发送信息的;它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 强度不同来实现快速测温。
8、2021年5月22日,我国发射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与在地球上相比,其质量 (填写变化情况)。火星车通过 波与地球联络,它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太阳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作图题(共8小题)
1、根据小磁针静止时所指方向,在图中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并标出电源的正极。
2、如图所示,箭头表示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方向,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和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3、如图所示,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右侧。标出小磁针的N极并在虚线上用箭头标出磁感线方向。
4、如图,请根据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标出
处的磁感线方向和电源正、负极。

5、在图中画出通电螺线管的S极和A点的电流方向。
6、请按题目要求作答
(1)图中,足球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作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中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
(3)图中,小磁针处于静止状态且螺线管的左端极性已知。请在两虚线框内分别标出小磁针和电源的极性。
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丙,标出通电螺线管和静止小磁针的N极;
8、磁体旁的小磁针静止时所指的方向如图所示。请在括号中标出磁体左端的磁极并画出通过小磁针中心的一条磁感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中:
(1)小磁针的作用: 。
(2)在螺线管外部A、B两处放置小磁针,闭合开关,发现A处小磁针发生偏转,而B处小磁针不偏转,试说明B处小磁针不偏转的可能原因:
(3)将电池的正负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 方向的关系。
(4)观察实验现象后,应立即断开开关,是为了 。
2、小明在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其中小磁针的作用是 ;
(2)接通电路后,观察到小磁针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 ,此现象最早是由物理学家 发现的。
(3)改变直导线中电流方向,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了改变,说明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
(4)研究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如图所示,则图甲实验中,若将小磁针由通电直导线下方移至直导线上方,小磁针偏转的方向 (选填“会”或“不会”)改变。
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磁体和导体棒AB相对静止,闭合开关,能否观察到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的现象?
答: ;
(2)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方向的关系时,应该保持 的方向不变;
(3)小明猜想磁场强弱会影响感应电流大小,于是他设计了乙所示的电磁铁代替原有的磁铁再次实验,此时需要在图乙的电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
4、如图所示是“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装置。
(1)实验中,AB棒的材料可能是 (填“塑料”或“铝”);
(2)我们可以通过灵敏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还可以通过指针偏转的方向判断 ;
(3)闭合开关,实验探究过程记录如表所示:
次数 |
AB棒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
是否有感应电流 |
1 |
静止 |
无 |
2 |
沿磁场方向运动(不切割磁感线运动) |
无 |
3 |
切割磁感线运动 |
有 |
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在该运动过程中,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保持AB棒运动方向不变,仅将磁体N、S极对调,重复上述实验,是为了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 的关系;
(5)若将此装置中灵敏电流计换成 ,可进一步探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冬季,汽车后风窗玻璃上常会形成一层薄霜,导致驾驶员无法准确观察后方情况。为保障行车安全,后风窗玻璃装有加热除霜电路。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模拟汽车后风窗玻璃加热电路,它由控制电路和受控电路组成。控制电路中S接“手动”时,电磁铁A通电吸引衔铁,使触点
、
接触、受控电路中电热丝
工作,对玻璃均匀加热。S接“自动”时,加热过程中,玻璃温度升高至45℃时,触点
、
恰好脱开,此时控制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0.02A。电路中U1=6V,U2=12V,R0=150
,R2=0.8Ω,R1为固定在玻璃内的热敏电阻,其温度始终与玻璃温度相同,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电热丝R2所产生的热量完全被玻璃吸收,玻璃质量为9kg,玻璃比热容为(0.8×103J/(kg·℃))。电磁铁A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1)开关S接“手动”:
①电磁铁A通电时具有磁性,此现象称为电流的 效应,A的上端是 极。
②将玻璃从 加热至
.所需的时间是 ?
(2)开关S接“自动”。玻璃的温度为15℃和45℃时,控制电路的功率相差了
,则
时热敏电阻
的阻值为
。




(3)汽车后风窗玻璃上的电热丝
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专用的导电银浆印刷到玻璃的表面烧结制成,如图乙所示,在电压
不变的情况下,为增大电热丝
的加热功率,请从银浆线的厚度,条数、粗细等方面,提出一种改进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