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尼龙
B . 棉花
C . 羊绒
D . 蚕丝
2、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水蒸气同时发生反应的是( )
A . 铁粉
B . 生石灰
C . 浓硫酸
D . 氢氧化钠固体
3、下列过程属于乳化作用的是( )
A . 用汽油清洗机械表面的污渍
B . 用稀盐酸除去钢铁表面的锈渍
C . 用洗涤剂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 . 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炉具的油污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冰雪融化
B . 铁水铸锅
C . 光合作用
D . 切割玻璃
5、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
A . Fe3O4
B . KClO3
C . HNO3
D . KOH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 空气
B . 液氧
C . 干冰
D . 纯水
7、C60在超导材料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构成C60的微粒是( )
A . 分子
B . 原子
C . 元素
D . 离子
8、硫代硫酸钠的化学式为Na2S2O3。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3
C . +4
D . +6
9、肥胖的人应该少摄入( )
A . 维生素
B . 脂肪
C . 水
D . 无机盐
10、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NH4Cl
B . CO(NH2)2
C . K2SO4
D . NH4H2PO4
11、某矿泉水的质量标准规定硒的含量(mg/L):0.05>硒≥0.0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硒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
B .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人体不能缺硒,也不能补过量
D . 只能通过药物给人体补硒
12、要测定日常中下列用品的pH,其数值最大的是( )
A . 白醋
B . 汽水
C . 苏打水
D . 蒸馏水
13、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
A . 氮气
B . 氩气
C . 氧气
D . 二氧化碳
14、化学反应:
,则M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CO
C . O2
D . NO
15、下列有关盐的用途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 . 碳酸钠用于造纸、纺织
C . 碳酸钙用于配制波尔多液
D . 氯化钠用于消除道路积雪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野外需要利用本地水源做饮用水。
(1)用 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2)用木炭处理可以除去水中的 。
(3)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沉淀,说明该水中含有较多的 ,饮用前还需要进行 来降低水的硬度。
2、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铝原子的质子数是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2)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图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是(用符号表示) 。
3、石油和金属都是工业上的重要原料。
(1)石油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的,因为它是 能源,石油炼制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石油产品燃烧因为能产生 而形成酸雨。
(2)能证明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的事实是 ,能证明镁比铁容易与氧气反应的事实是 ,“真金不怕火炼”的含义是 。
4、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原因是 。
(2)t2℃时,60gA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填“是”或“不是”) 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 g。该温度下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A、B溶液,(填“A”或“B") 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3)分别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温度至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溶液。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镁粉用于制造照明弹 、 。
(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 。
(3)以纯碱和熟石灰为原料制取火碱: 、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A在燃烧匙中盛有硫粉(S8),B燃烧匙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会硫粉燃烧,当看到明显现象时,分别进行C1、C2、C3实验,C1火焰熄灭,C2硫粉继续燃烧,C3火焰熄灭。
(1)通过实验(填字母) 。比较,能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B与C2的实验现象比较能得出的结论是 。
(2)上述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否则教室中很快都会闻到刺激性气味。用微粒观点解释其原因 。
(3)解释C3中火焰熄灭的原因 。
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可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 ,选用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收集二氧化碳可采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3、碱石灰成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为了验证某长期放置的碱石灰样品是否变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Ⅰ取一定量样品加水溶解,测其溶液温度升高,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实验Ⅱ.取一定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样品全部溶解。
实验Ⅲ.将实验Ⅰ的滤液与实验Ⅱ溶液混合又产生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滴入酚酞溶液后呈红色。
(1)该样品(“已变质”或“没变质”) ,依据是 。
(2)样品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3)设计实验检验实验Ⅲ滤液中溶质的可能成分(不包括酚酞)。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某固体可能含锌粉、炭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取两份该固体样品分别进行实验I和实验Ⅱ:
(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固体样品的组成,并说明理由 。
(2)若利用实验Ⅰ中所得固体制取硫酸锌溶液。实验操作过程是 。
(3)若用该样品中提取氧化铜。实验操作过程是 。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二氧化碳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该反应常用于潜艇中氧气再生。计算:

(1)7.8g过氧化钠与足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2)7.8g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当固体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50%时,此时生成氧气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