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中考物理复习卷 03 光现象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2、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10cm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15cm,则( )
A . 向上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向上移动
B . 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10cm
C . 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至虚线位置时,铅笔与它的像平行
D . 铅笔和平面镜均水平向右移动10cm,铅笔像的位置不变
3、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
A .
雨后“彩虹”
B .
山的“倒影”
C .
水中“折筷”
D .
“手影”游戏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纸板由
、
两部分组成,可以绕
翻折,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改变光线
与
的夹角
B . 沿
向后转动纸板
C . 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
D . 沿
向后转动纸板






5、6月21日,一场“超级日环食”震撼登场,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食分最大的一次。下列现象成因与之相同的是( )
A .
地面上的影子
B .
“弯折”的铅笔
C .
水中的倒影
D .
放大的“熊猫”




6、2020年6月21日在我国部分地区观察到日环食现象。日环食现象是由于( )
A . 月球表面反射太阳光形成的
B . 月球挡住太阳光形成的
C . 太阳光经过小孔后形成的
D . 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层折射后形成的
7、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皮影
B .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
水中的“倒影”
D .
三棱镜分解白光




8、小明到扬州世园会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B . 看到红花,是因为红花吸收了红光
C . 水从高处落下形成瀑布,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 从多个方向能看到屏幕上的图像,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9、下表中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① | 探究声音的产生 | 将发声的音又触及面颊 |
② |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 | 小车A上固定磁体,小车B上固定铁块,将它们靠近一定距离后,固定A,释放B |
③ |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 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多次改变其两端电压,测量通过它的电流 |
④ |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 | 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直接观察白纸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0、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 )
A .
B .
C .
D .




11、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泰州大桥在水中的“倒影”
B . 日食
C .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
D . 池水变“浅”
12、下列图示的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 .
筷子在水面处“断”了
B .
小孔成像
C .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D .
山在水中的“倒影”




13、下列图示应用或自然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汽车的观后镜
B .
神奇的验钞机
C .
树荫下的光斑
D .
雨后的彩虹




14、如图所示,小鸭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的倒影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5、夜晚的红梅公园,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灯筒结构如图所示:不透明外壳内有一白炽灯,灯筒底部为带有彩色图案的玻璃。若将灯筒内白炽灯更换为红色光源,灯筒将在地面上投射出( )
A . 红花黑叶
B . 黑花红叶
C . 红花红叶
D . 黑花黑叶
16、光从室外透过玻璃进人室内,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7、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水中倒影
C . 小孔成像
D . 雨后彩虹
18、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将蜡烛逐渐远离平面镜,平面镜中的像( )
A . 靠近镜面
B . 远离镜面
C . 越来越大
D . 越来越小
19、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 . 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 . 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 . 经过3s,笔尖的像与笔尾的像相距6cm
D . 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找来两枚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还应准备的器材是 。
2、如图所示,让一束白光经过三棱镜,在三棱镜后放置一凸透镜将光屏放在B处时,观察到色光的颜色是 ,光屏先后在A、C两处时,观察到的现象有何不同: 。
3、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吸收
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4、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 (填“反射”、“折射”或“吸收”
绿光;“倒影”是正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 像。


5、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折射角为 (选填“1”、“2”或“3”),分界面为 (选填“①”或“②”),分界面的 方为水,当入射角减小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变 。
6、如图是我国高新兴集团研发的5G警用巡逻机器人,它搭载了5个高清摄像头,具有快速测温筛查、循环播报提醒等功能,能实现全景无死角巡逻。5G警用巡逻机器人是通过 向外界发送信息的;它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 强度不同来实现快速测温。
7、小红走进梅园,闻到梅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 ;看到梅花的颜色是由花瓣 的色光决定的。
8、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移动棋子B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9、粽叶呈绿色是因为粽叶 (填“反射”或“吸收”)绿光;高压锅煮粽子更容易熟,这是由于水的沸点随气压升高而 ;“粽叶飘香”是由于 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三、作图题(共9小题)
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射向平面镜,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请在图中画出木棒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木块所受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3)如图丙,标出通电螺线管和静止小磁针的N极;
5、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1)图甲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2)图丙中,轻拉弹簧,水平面上的物体A和B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3)图丁中,将插座和控制插座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6、按照要求作图:
(1)画出图甲中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γ;
(2)图乙中磁性黑板擦吸附在竖直黑板上,画出黑板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力;
(3)图丙中利用羊角锤撬钉子,在锤柄上画出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和其力臂l;
(4)图丁中已经正确连接好了部分电路,将其余部分连接完整。
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2)如图乙所示,物体沿粗糙斜面下滑,请作出物体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家庭电路。
8、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
(2)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线插座接入电路。
(3)如图所示,一个磁性黑板擦紧贴于竖直黑板面上,刚好沿黑板面竖直匀速下滑,请画出磁性黑板擦在竖直方向上所受到的力。
9、按照题目要求作图。
(1)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
(2)请画出图乙中茶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l(O为支点)。
(4)请在图丁括号中标出小磁针左端的磁极名称。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 ,玻璃板应 放置;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只棋子A,再拿一只相同棋子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棋子A的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若将光屏放在棋子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不能看到棋子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
(3)实验时小明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很难使棋子B与之重合,用手电筒对着玻璃照射棋子A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使像变亮。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组装器材时,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相互 。实验中选用两只完全相同的棋子
、
,其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关系;


(2)若在棋子
的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能
不能)呈现出像;


(3)若将玻璃板绕底边向棋子
一侧翻转
,则在此过程中,棋子
的像大小变化情况是 。棋子
顶端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是 。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 ;
(2)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将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B可以与A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 ;
(3)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A、蜡烛B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B1与A1、B2与A2、B3与A3、……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 ;
(4)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B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