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二章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时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图的几个实验中,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是( )
A .
B .
C .
D .




2、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
A . 水、空气、铁
B . 铁管、水、空气
C . 水、铁管、空气
D . 空气、水、铁管
3、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中国救援队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抗震救灾,被困在建筑屋废墟中的遇险者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就近的铁制管道,这种做法主要是利用铁管能够向外( )
A . 传热
B . 传声
C . 通风
D . 导电
4、在教室里听不到说话的回声,原因是( )
A .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B . 回声被学生挡住
C . 教室里没有回声
D . 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
5、声音在干燥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声速大小跟空气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A .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空气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C .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D . 当空气温度为3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接近350m/s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
A . 发出声波探测鱼群的位置
B . 发出声波探测冰山离船的距离
C . 发出声波测量海底深度
D . 发出声波将人体内的结石震碎
7、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B .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C . 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钟不再振动
D . 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钟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8、表中记录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 |||
介质 | 声速(m/s) | 介质 | 声速(m/s) |
空气(0℃) | 331 | 软木 | 500 |
空气(15℃) | 340 | 水(常温) | 1500 |
空气(20℃) | 343 | 海水(25℃) | 1531 |
氮气(10℃) | 343 | 铜(棒) | 3750 |
氮气(20℃) | 349 | 铁(棒) | 5200 |
A .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 . 介质的温度会影响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 .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D . 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在氮气中传播的速度一定不相等
9、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是因为( )
A . 月球上人失去了听力
B . 真空不能传声
C . 月球上声音传播距离太短
D . 月球上人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10、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
A .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 . 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D . 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11、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
A .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 . 空气不再传声
D . 声音强度变弱,我们听不到了
12、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 .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 .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 .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2、当别人咀嚼饼干的时候,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在咀嗓同样的饼干的时候,你会听到较大的咀嚼声。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主要是靠 传播,后者的声音主要靠 传播的, 的传声能力较强(三空均选填气体或固体)。
3、在一些晚会、达人秀等节目中,经常会看到有演员进行腹语表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用腹语表演时,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声带”或“肚子”)振动产生的。
4、如图所示,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如果把这个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则泡沫塑料球 (选填“能”或“不能”)被弹起。
5、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m/s;电影《铁道游击队》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游击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然后告诉大家火车快到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火车从远处开来的声音,这是利用了声音在 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的道理。
6、如图所示是小兵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他把一个纸筒底部蒙上胶膜,胶膜上贴一小片平面镜,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兵对着纸筒说话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该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在月球上,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7、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 、 。
8、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是我们学习物理常用的方法,我们曾学过的物理量 是通过比值定义法得出来的:“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 物理研究方法得出来的。
9、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10、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因为喇叭 而产生的鸣笛声,会通过 传到人耳,干扰考生考试。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小华同学在长为1020m的一根空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管,小梦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75s,设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v空=340m/s.求:
(1)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2)假如铁管中装满水,且知道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v水=1500m/s,则声音在铁管里水中传播的时间是多少?听到该次敲击声与听到从空气中传播的敲击声相隔多长时间?
2、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2s后收到回波,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此处海水的深度为多少米?
(2)利用声呐系统能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请简述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张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张莉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观察到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比法”);
(3)如将上述装置右侧再放一个音叉,组成乙图的装置,并由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船和空间实验任务的宇航员带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做实验。请你预测当敲击右侧的音叉时,会看到乒乓球 (选填“弹开”或“不动”),这进一步说明了 。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4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