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三年中考两年模拟汇编 专题五:浮力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均匀小球甲、乙均漂浮在水面上(ρ),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F一定小于F B . F一定等于F C . F可能等于F D . F可能大于F
2、关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F与物体重力G、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间的大小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有当物体浸没时,F等于G B . 不管物体是否浸没,F都等于G C . 只有物体未浸没时,F等于G D . 不管物体是否浸没,F都等于G
3、若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关于轮船受到的浮力及船身状况的判断,正确是(   )
A . 浮力变大,船身上浮 B . 浮力变大,船身下沉 C . 浮力不变,船身上浮 D . 浮力不变,船身下沉
4、将重为5牛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容器溢出3牛重的水,物体受到的浮力(   )
A . 可能等于2牛 B . 可能等于4牛 C . 一定等于3牛 D . 一定等于5牛
5、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   )
A . 质量 B . 体积 C . 密度 D . 重力
6、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盛有水和盐水,将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甲、乙两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p , 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 , 则(   )

A . p>p F=F B . p<p F=F C . p>p F>F D . p<p F<F
7、有一轻质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10牛重的水。若将重为5牛的物块浸入水中(水不溢出),物块受到的浮力为3牛,则放入物块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   )
A . 一定为10牛 B . 一定为15牛 C . 可能为12牛 D . 可能为13牛
8、重为5牛的小球轻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4牛的水。则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   )
A . 一定小于4牛 B . 一定等于4牛 C . 可能等于5牛 D . 可能大于5牛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小敏用橡皮筋系着体积为2×10﹣33的金属球先后浸没在水中、某液体中,手提橡皮筋上端,待球静止后现象如图所示。金属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牛。金属球在水中、某液体中所受合力分别为F1和F2 , 则F1      F2;若某液体的密度为ρ , 则ρ      ρ . (后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将质量为1千克的物块A放入装满水的圆柱形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放入前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物块A受到的浮力为      牛,排开水的体积为      3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物体受到浮力和排开液体的      是否相等,小红将重为1.8牛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图中“ ”为 ,则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牛。为了验证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      进行多次实验。

4、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      的。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将一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重为10牛的金属块浸在水中,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为8牛,则该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该实验是要研究物体所受浮力与它排开液体      之间的大小关系。

5、如图所示,重10牛的物块A用细线悬挂着浸没于水中。若细线对物块A的拉力为6牛,则物块A所受的浮力为      牛,方向      ;随着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变大,它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重为9.8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其受到的浮力为      牛,排开水的体积为      3 , 此时小球受到的合力为      牛。
7、体积为1×10-3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牛,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8牛,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牛,方向为竖直      
8、某物体重2kg,重力大小为      ,方向      ,将该物体丢入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为1×10-3立方米,它受到的浮力为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体积为2×10﹣3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F
2、体积为 的实心金属小球浸没在水中,求:
(1)小球排开水的体积
(2)小球受到的浮力
3、“蛟龙号”悬停时,上表面深度为7000米,重力为2.2×105N。
(1)蛟龙号悬停时,求F
(2)蛟龙号的p很大相当于手掌上放一辆7×105牛的卡车,手掌面积为0.01m2 , 求p的估值;
(3)推论pgh;
(4)已知蛟龙号上表面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大。设液体压强为p′,海水密度为ρ′,上表面深度为h′,能不能说明p′=ρ′gh′,并说明理由。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向上的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圆柱体,测力计示数为F0 . 现将圆柱体悬空放置在一个烧杯中,倒入液体A,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为h,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以及F0和F的差为△F.接着,将液体A替换为液体B,重复上述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一、二所示。

表一 液体A(ρA=0.8×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F(牛)

1

3

8.5

1.5

2

6

7

3

3

9

5.5

4.5

4

12

5

5

表二液体B   (ρB=1.0×103千克/米3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F(牛)

5

3

8.5

1.2

6

6

7.6

2.4

7

9

6.4

3.6

8

12

6

4

①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②根据实验序号1与2与3或5与6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物体在同种液体中,      

③根据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分析比较△F与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深度h的大小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④本实验中,圆柱体的重力为      牛,高度为      厘米。

2、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圆柱体在水中下降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和台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他们使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将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台秤的示数F2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h(厘米)

F1(牛)

F2(牛)

1

1.0

7.7

10.3

2

2.0

7.4

10.6

3

3.0

7.1

10.9

4

4.0

6.8

11.2

5

5.0

6.5

11.5

6

6.0

6.5

11.5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的数据中F1、F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圆柱体在浸入水的过程中,F1      , F2      

②表中实验序号      的数据表明, 圆柱体在相应的位置已全部浸没在水中;

③表中两组数据间F1变化量的大小为ΔF1 , 相应的F2变化量的大小为ΔF2 ,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6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圆柱体在水中缓慢下降的过程中,ΔF1与ΔF2的关系是      。当圆柱体处于实验序号6的位置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为      牛。

3、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请你根据实验操作,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1)探究的因素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选用的图是:      (填图中序号);探究的结果是: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探究的因素是:      ;选用的图是:(a)、(d)、(e);探究的结果是:      
(3)上述所设计的方案,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三年中考两年模拟汇编 专题五:浮力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