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 九年级 第十三章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课时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小雪同学在探究分子间的作用力时,在注射器筒内先吸入适量的水,推动活塞将筒内空气排除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嘴,再用力推活塞,如图所示,结果她发现筒内水的体积几乎未改变,这一实验表明( )
A .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B .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C .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 . 分子间存在空隙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扩散开来,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 铁丝难以拉断,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的间隙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小
D . 常说“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作用
3、下列各项排列中,按照尺度的数量级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 . 银河系、太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B . 太阳系、银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C . 银河系、太阳系、原子核、分子、电子
D . 太阳系、银河系、分子、原子核、电子
4、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 . 不变
B . 变大
C . 变小
D . 无法判断
5、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下列根据所列现象进行的推测既合理义符合事实的是( )
A . 现象:空气中沙尘飞舞;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 . 现象: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推测:分子之间有空隙
C . 现象:破镜不能重圆;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
D . 现象:将两块表面平滑的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推测: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6、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 . 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B . 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7、在公共场所,一个人抽烟,其他人都会“被动抽烟”,这是因为( )
A . 烟雾密度大向下沉
B . 烟雾密度小向上升
C . 一个人抽烟,其余人羡慕也会跟着抽烟
D . 抽烟带来的烟雾扩散在空间,空气中含有烟分子,其余人呼吸受到了伤害
8、如图所示的场景,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雪花纷飞
B .
漫天黄沙
C .
柳枝摇曳
D .
瓜果飘香




9、固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 )
A . 固体分子不停地运动
B . 固体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D . 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10、如图所示,荷叶上的水珠如颗颗珍珠一般,摇一摇荷叶,水珠会很快滑落,荷叶上竟然滴水不沾。关于荷叶上水珠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水珠静止不动时,水珠中的水分子也静止不动
B . 很小的水珠就是一个水分子
C . 荷叶不沾水,是因为水珠与荷叶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 . 两滴水珠相遇时能形成一个较大的水珠,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1、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 )
A . 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B .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引力
C . 向篮球中打气——分子间有间隙
D . 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一一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12、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 . 姑苏域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 .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C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欢红
D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腌制咸鸭蛋需要较长的时间,鸭蛋逐渐变咸,这是 现象,而炒菜时加盐可以很快使菜变咸,说明这种现象与 有关。
2、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笨、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 ,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 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常见物质都是由分子或 组成;炖鸡汤时闻到其香味,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在作 。
4、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中,先注入半管水,再缓慢注入酒精,直到装满玻璃管;封住管口,将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混合,发现玻璃管中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并没有装满玻璃管。此实验表明: 。
5、我市已开展对空气中的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写长度单位)的颗粒物,它们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室外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室内空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吸烟产生的烟雾.PM2.5在空中的运动 (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热运动.
6、2021年元月,为了消杀新冠病毒,小明的妈妈在客厅喷洒酒精后,小明进入客厅闻到刺鼻的酒精味,这是 现象;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 。
2、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先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 (填“水”“酒精”)至一半位置,再注入另一种液体直至充满,这样做的目的是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观察液面的位置,发现液体总体积变小,说明 。
(2)如图2所示的装置,其中一个瓶子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装有空气,则演示扩散现象时应该把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 方。(选填“上”或“下”)。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 (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3)如图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了 。
3、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明想知道影响分子运动快慢与什么有关,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杯子,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明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选填“热水”或“冷水”)杯中的颜色变化的快,得出的结论是: 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实验过程中, (选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3)如果将上面的实验改成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的实验,那么,除了物质的质量相同,实验中还要控制物质的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