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冷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0 , 吸收一定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t1 , 另有质量为2m的热水,放出同样多的热量后,温度也降到t1 , 那么热水原来的温度为(   )
A . B . C . D .
2、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煤油

ρ/(kg•m-3

7.9×103

2.7×103

8.9×103

0.8×103

c/(J(kg•℃))

0.46×103

0.88×103

0.39×103

2.1×103

A . 质量、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铁块会向铜块传热 B . 体积、初温都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两个金属块靠在一起,铁块会向铝块传热 C . 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为12:5,则升高温度之比为3:1 D . 给等质量的铜块和铝块加热,它们吸收热量多少与升高的温度的关系可用图象表示(如图),其中图象b表示的是铜块
3、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条线是“断裂”的;将 水和 酒精注入量筒中,摇见后发现,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 。基于上述现象所设想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较为合理的是(   )
A .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B . 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C . 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之间没有空隙 D . 固体和液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固体微粒之间有空隙,液体微粒之间没有空隙
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不可再分的 B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 . 汤姆生建立了类似于行星绕日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D . 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5、医用防护口罩“N95”型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一般由如喷布、无纺布、口罩带、鼻夹组成,其中内层是普通无纺布;外层是做了防水处理的无纺布,主要用于隔绝患者喷出的液体;中间的过滤层用的是经过驻极处理的聚丙烯熔喷无纺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B . 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C . 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 . 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
6、如图所示,民间艺人将糖加热到流体状态,然后用它在平板上“画成”各种小动物,静待慢慢变硬后就制作成了栩栩如生的“糖画”。关于“糖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糖是晶体 B . 糖的内能一直在增加 C . 糖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D . 糖先熔化后凝固
7、成都正以新发展理念创建公园城市,让市民可以出门见绿意,抬头望雪山。对下列美好生活场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春天,蒲江品茗春茶暖;热茶暖手,是通过做功改变手的内能 B . 夏天,龙泉戏水浸心凉;水比岸边石头凉,说明水的比热容小 C . 秋天,新都赏桂满城香;花香袭人,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D . 冬天,郫都望雪西岭上;山顶积雪常年不化,积雪的内能为零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压缩冲程中柴油机气缸里的气体内能减小 B . 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 . 搓手时感到暖和是因为产生了热量 D . 给手机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 B .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 . 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 . “地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10、小红经常帮妈妈做饭,她发现厨房里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在端午节帮妈妈煮粽子过程中,她总结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 . 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是扩散现象 B . 煮粽子的过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C . 用高压锅能更快煮熟粽子,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D . 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11、关于热和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B . 一块0℃的冰熔化成0℃的水后,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C .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D .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12、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实验数据绘制的a、b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实验中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初温度相同,选用的加热器相同,由图像可知(   )

A . 加热相同时间,a物质吸收热量多,比热容小 B . 加热时间相同,a物质的末温度高,比热容大 C .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温度升高慢,比热容小 D . 吸收热量相同,b物质的末温度低,比热容大
13、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B . 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 C . 宇宙中天体的位置不是恒定不变的 D . 物体温度降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减慢
1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 . 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 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 D . 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超声波来控制返回器的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小明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1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AB段的比热容      CD段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C段所吸收的热量为      J;如果他用酒精灯加热,从开始加热直到刚好沸腾,消耗了28g酒精,则酒精灯的加热效率是      。(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

图片_x0020_100017

2、如图、天问号大星探测器准备登陆火星表面,着陆器设计了四个脚、每个脚上都安装了一个较大的圆盘,这是为了      ;刚着陆的瞬间着陆器周围尘土飞扬,这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火星表面有稀薄的空气,在降落过程中着陆器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地面是通过      遥控使降落伞张开的。

3、水沸腾时如果继续吸热,则温度      ;灶上的锅中装有2kg初温30℃的水,当水吸收了7.56×105J的热量后,水温升高了      ℃(当地为标准大气压)。
4、蹦蹦杄备受青少年喜爱,图是小明玩蹦蹦杆的情景,小明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原有的重力势能就以      的形式储存在弹簧中,跃起后,蹦蹦杆离开地面,小明和蹦蹦杆一起向上运动,随后又向下运动,往返多次后,弹簧的温度有所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弹簧的内能。

5、司机在加油站给小轿车加油时闻到汽油味,这是      现象,小轿车汽油机在      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6、某路灯的灯杆顶端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风车,风车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它发电的原理是      现象。若太阳光辐射到该电池板的能量为2.7×107J,这与完全燃烧      kg焦炭放出的热量相当(焦炭的热值为3×107J/kg)。
7、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试管里的水进行加热,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软木塞使其迅速冲出管口,在软木塞被推出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管口出现了白雾,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8、端午节到了,家人团聚常食用咸鸭蛋。咸鸭蛋的制作方法之一:在洗净的鸭蛋表面涂抹白酒,粘上盐后用纸包起来,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咸了。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看,鸭蛋变咸属于      现象。煮咸鸭蛋时,咸鸭蛋温度升高,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下列四个实验都是同学们做过的实验,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8

(1)图甲说明通过      方式使物体内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图乙所示现象叫      ,表明分子在      
(3)图丙所示现象主要是因为铅块分子之间存在      (选填“引”或或“斥)力。
(4)如图丁,向装有少量水的集气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会看到瓶口出现      ,这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      
2、如图1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

(1)为了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利用其中      (选填甲、乙、丙)两幅图进行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做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由图可以看出,      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      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③如果已知b液体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a液体的比热容是      J/(kg•℃)

(2)为了研究不同燃料的热值,利用其中      (选填甲、乙、丙)两幅图进行实验。在实验前用天平测出了烧杯中液体的质量及燃料的质量,并记录数据,利用公式Q=cm(t﹣t0)(若a、b液体的比热容已知)计算出了液体吸收的热量,通过这些数据计算出某种燃料的热值。你认为他的计算结果可靠吗?      。则

该热值与实际燃料的热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为什么?      

3、在测量水和酒精混合物的密度的实验中,将22mL水全部倒入盛有20mL酒精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接着将烧杯中的混合液全部倒入量筒中,体积如图乙所示,然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4g。

(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应在天平      (填“左”或“右”)盘中加减砝码;由图甲可知烧杯和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g;
(3)该实验测得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密度为      g/cm3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2、某中学为学生供应开水,用锅炉将200 kg的水从25 ℃加热到100 ℃。水的比热容是4.2 ×103 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 J/kg。求:
(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
(2)假设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被水全部吸收,则需无烟煤多少kg?(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第十三章 内能综合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