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三年中考两年模拟汇编 专题二:功和能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 . 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 . 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 . 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2、苹果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不变的是(   )
A . 动能 B . 势能 C . 质量 D . 速度
3、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小,主要是因为水的(  )
A . 比热容较大 B . 比热容较小 C . 密度较大 D . 密度较小
4、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
A . 内能 B . 比热容 C . 热量 D . 温度
5、四冲程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6、质量不同的甲、乙两铁块(m<m),吸收相同的热量后,若升高的温度分别为Δt、Δt , 则(  )
A . Δt大于Δt B . Δt等于Δt C . Δt小于Δt D . Δt可能等于Δt
7、热机工作时,内能被转化为(  )
A . 核能 B . 电能 C . 机械能 D . 化学能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某保温瓶中盛有2千克热水,几小时后水温降低了10℃,此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为      焦[c=4.2×103J/(kg·℃)],水具有的内能       (选填“减少”或“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2、上海市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家用接线板上连接的阅读灯与电热水壶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加热壶中的水,是通过      的方式使水的内能增加。
3、教室里的灯是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工作时其两端电压为      伏;发电站通过      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至远方的变电站(选填“高压”或“低压”);导体通电一段时间后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4、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甲、乙两车各运动60米,所用时间相差      秒。甲车在上坡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选填 “增大”、“不变”或 “减小”)。

5、不计摩擦及滑轮重,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为20牛的物体A,则拉力F的大小为      牛;若物体A被匀速提升了3米,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为      焦,物体A的重力势能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生活中我们经常运用着物理知识。冬天,搓搓手可以使手暖和,这是利用了      可以改变内能的知识;锅炉液位计可以表示出锅炉内液面的位置,这是利用了      中的同种液体在静止时液面保持相平的知识;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在质量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升高较少的知识。
7、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相对于地面是      ;火箭的重力势能      ,惯性      

三、计算题(共4小题)

1、物体在1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 秒内前进了20米。求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W和功率P。
2、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求

(1)该物体的速度v。
(2)运动4秒,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
(3)拉力做功的功率P。
3、用图示的滑轮将重为8牛的物体A在5秒内匀速向上提高2米。不计绳子和滑轮间的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所做的功W;
(2)拉力F的功率P。
4、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5℃,求吸收的热量Q「c=4.2×103J/kg·℃」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不同质量的水利用同一热源加热,使其升高一定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设每分钟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序号

m(克)

△t(℃)

加热时间(分钟)

实验序号

m(克)

△t(℃)

加热时间(分钟)

1

200

45

4.5

5

300

30

4.5

2

240

30

3.6

6

450

20

4.5

3

400

20

4

7

240

50

6

4

600

20

6

8

400

30

6

(1)水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观察      来进行比较。
(2)分析序号       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的温度△t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3)分析序号3、4、6或2、5、8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       
(4)进一步综合分析序号1、5、6和4、7、8的数据后,还可以发现:      
2、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表一: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克)

液体初温

(℃)

液体末温

(℃)

加热时间

(分钟)

吸收的热量

小明

5

20

30

4

5

20

30

2

表二:

液体名称

液体质量(克)

液体初温

(℃)

液体末温

(℃)

加热时间

(分钟)

吸收的热量

小红

5

10

20

2

相同

5

10

25

2

相同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甲、乙、丙、丁四种液体的吸热能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

(1)为了便于开展实验探究,在使用相同热源时,将方案中的“吸收的热量”进行了转换,通过测量      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
(2)分析表一中数据,可知小明同学采用      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
(3)分析表二中数据,可知丙、丁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4)若甲、乙、丙、丁四种液体均可作为发动机的冷却剂,则选用液体      作为冷却剂效果最佳(选填“甲”、“乙”、“丙”或“丁”)。
3、某物理兴趣小组研究物块从斜面由静止下滑至底端过程中势能变化量ΔEp与动能变化量ΔEk的大小关系。他们选取了倾角、长度相同但材料不同的斜面进行实验,已知玻璃表面最光滑,木板表面其次,石板表面较为粗糙。他们将物块放在斜面A位置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用传感器测出物块在A、B、C、D、E五个位置时的势能Ep、动能Ek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物块位置

势能EP/焦

动能Ek/焦(玻璃表面)

动能Ek/焦(木板表面)

动能Ek/焦(石板表面)

A

1.00

0.00

0.00

B

0.75

0.17

0.15

0.12

C

0.50

0.34

0.30

0.24

D

0.25

0.51

0.45

0.36

E

0.00

0.68

0.60

0.48

(1)请填写表格中空缺的数据      
(2)请分析物块的势能、动能的大小变化情况      
(3)分析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物块从同一斜面由静止下滑至底端过程中ΔEp与ΔEk的大小关系是      ;请在相关结论的基础上对ΔEp与ΔEk的大小关系进行合理推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三年中考两年模拟汇编 专题二:功和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