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三节 汽化与液化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冬天,打开装有热水的保温杯杯盖,有“白气”冒出,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 . 升华
B . 熔化
C . 凝华
D . 液化
2、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 . 汽化
B . 升华
C . 液化
D . 凝华
3、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 液化
B . 熔化
C . 凝华
D . 汽化
4、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升华,后液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汽化,后凝华
D . 先液化,后汽化
5、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 )
A . 将水果放在低温冷藏柜中
B . 将新鲜的蔬菜封装在保鲜袋中
C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D . 将新采摘的辣椒摊开晾晒在阳光下
6、下列关于水沸腾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继续加热,水温不断升高
B . 继续加热,沸点不断升高
C . 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大
D . 气泡上升过程中压强不变
7、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8、电饭煲煮饭煮熟后,揭开锅盖时往往会有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凝华
B . 先凝固后汽化
C . 先汽化后液化
D . 先熔化后液化
9、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
B . 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
C . 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 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
10、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 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 . 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 . 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 . 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11、盛夏,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一会儿水瓶外壁会附着一些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经下列哪种物态变化所形成( )
A . 液化
B . 汽化
C . 升华
D . 凝华
12、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的智慧结,它反映季节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2016年11月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描述中发生液化现象的是( )
A . 甲图中立春时节冰雪消融
B . 乙图中冬至时节房檐下的冰挂
C . 丙图中大雪时节地上的雪
D . 图中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
13、下列选项中与图甲(蜘蛛网上的露珠)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
湿毛巾降温
B .
冰冻的衣服晾干
C .
蜡烛熔化
D .
雾的形成




14、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 )
A .
植物上的“露珠消失”
B .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C .
严寒天气“泼水成冰”
D .
冬天树木上的“雾凇”




15、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水正在沸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温度计的示数是99℃
B . 水中的气泡内只有空气
C . 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由小变大
D . 保持水沸腾需要继续加热
16、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 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
B . 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C . 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D . 燃烧的蜡烛在“流泪”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喝开水时感到水烫嘴,通常向水面吹气,并看到水面冒着“白气”。这“吹气”是为了 ,使水蒸发吸热加快,水的温度就降低得快些;这“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成的。
2、如图所示,是小雪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污水杯中的水经 后变成水蒸气,再 成水,流入洁净水收集杯中。
3、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把储存在罐中的液态氯乙烷喷在皮肤上,使其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减缓入的伤痛感。
4、用扫帚把篮球场地面上的积水扫开,可以使水尽快消失,这是因为增大了水的 ,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水的蒸发伴随着 热。
5、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
;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 。

6、勤洗手是降低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在生活中找们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洗完手以后身边没有纸巾、毛巾或其它可以擦手的东西,此时为了让手快点干,你通常会采用的做法是 ,你的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写出一种做法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三、解答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2、如图所示漫画是游泳的人上岸后的情景,在太阳光照射下觉得有点凉,一阵风吹来还会觉得有点冷。请你用所学的热学知识解释游泳的人如此感受的原因。
3、李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一天他从冰箱的冷藏室中拿出一个苹果,他发现苹果表面很快会变湿,过一会儿后又会变干,请你帮他解释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共10小题)
1、小华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 .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是 ℃.
(3)实验中,是通过 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2、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图甲中 (选填“A”或“B”)的高度;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保持 ;若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分别为ma、mb , 则ma mb(选填“>”“=”或“<”);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持续 ;
(4)各实验小组发现,水沸腾时的温度均低于100℃。那么,水的沸点可能与 有关。
3、某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在固定B的时候,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图乙中 图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3)如图丙所示的图像,虚线表示的是另一个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的图象,造成图像不一样的原因是 。
4、小华在探究水沸腾的规律时,当水温达到90 ℃时开始计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1)图甲、乙是实验中观察到水中的气泡情况,其中水沸腾时的情况是图 ;
(2)由表中数据可知,本次实验所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并由此可推测水面上方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
时间/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温度/℃ |
90 |
92 |
93 |
94 |
95 |
96 |
96 |
96 |
96 |
5、如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遵循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原则。
(2)请根据下方表格数据在乙图坐标纸中用描点法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温度/℃ |
94 |
95 |
96 |
97 |
98 |
98 |
98 |
(3)图丙是实验中某个时段气泡的变化图像,这是 (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形。
(4)结合图表可知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
(5)实验中发现液体升温较慢,若需要缩短液体沸腾前的加热时间可采用的方法是 。
6、小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甲图装置错误的地方是 。
(2)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乙中 (选“A”或“B”)。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
(4)通过这个实验,小芳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老母鸡时,在沸腾后总是 (选填“保持大火”、“调为小火”)的道理。
7、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中。
(1)组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时,应先调节 (选填“A”或“B”)固定夹的位置。
(2)水银和酒精是液体温度计常用的测温物质,由表格乙中的数据可知,本实验应选用 制作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 | ||
乙 |
(3)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4)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会继续沸腾一小会儿,这是因为 。
(5)图丙是a、b两个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两图线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序号) (5)
A . 酒精灯的火焰相同,a组水的质量大
B . 水的质量相同,b组酒精灯的火焰小
8、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1 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测温物质 | 凝固点/C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如图3所示中a、b 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
(4)实验中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9、在“观察液体的沸腾”实验中,将质量和初温相同的a、b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容器中,用相同的热量加热,如甲、乙两图所示,每隔相同时间,测量液体的温度,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1)由a、b两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出现,可以得出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是 保持不变。
(2)由a/b两种液体沸腾前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图像,可以探究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这种属性是物物质的 。
(3)小明认为利用此装置还可以探究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燃料种类的关系,于是增加了相同的装置如图丁,向容器内倒入的液体a与甲、乙装置中的液体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后应与图 所示的实验相比较。
10、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两组同学从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各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实验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器材的目的是 (写出一条理由即可)。
(2)图丙是实验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其读数是 ℃。
(3)图丁是两个小组根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的图象,其中图象 (选填“a”或“b”)是根据乙实验装置的数据绘制的;生活中利用类似的办法煮食物,可以使食物熟的更快,其原因是 。
(4)同学们观察到戊图中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温度计示数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时气泡内的气体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