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法炼铁 B . 粮食酿酒 C . 活字印刷 D . 火药使用
2、物质分类方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A . 牛奶 B . 液氮 C . 石灰石 D . 干冰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措施或行为合理的是(   )
A . 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 . 废旧电池丢入下水道 C . 工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D . 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 镁条 B . 硫粉 C . 红磷 D . 铁丝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1 B . 熄灭酒精灯 图片_x0020_100002 C . 连接仪器 图片_x0020_100003 D . 读取液体体积 图片_x0020_100004
6、善于梳理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安全常识: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 . 性质决定用途:钨的熔点高——用于制灯丝 C . 生活经验: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 D . 生活质量:汽车、冰箱中有异味——用活性炭吸附
7、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 . 2O:两个氧元素 B . CO2: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 Mg2+:每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N2:两个氮原子
8、黄曲霉毒素(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具有较强的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黄曲霉毒素属于氧化物 B . 黄曲霉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g C . 黄曲霉毒素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D . 黄曲霉毒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9、二氧化氯(ClO2)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反应: ,则X的化学式为(   )
A . H2 B . O2 C . H2O D . H2O2
10、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 B . 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C . 焊锡的熔点比锡的熔点低 D . 回收废旧金属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
11、同学们对金属N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N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生成NCl2),将金属N放入ZnSO4溶液中无明显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2、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 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蜡烛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 . 铝表面会形成氧化铝保护层,则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也可起到保护作用 C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3、正确的实验设计和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片_x0020_606247420    B . 探究燃烧的条件 图片_x0020_990684647 C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图片_x0020_514364502    D . 比较黄铜和铜的硬度 图片_x0020_1616316684
14、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B

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

C

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观察颜色

D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15、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实验室电解水 图片_x0020_1974111956 B .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图片_x0020_372744205 C . 将等质量的镁片、铁片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硫酸中 图片_x0020_83647675 D . 加热一定质量的氧化汞 图片_x0020_469378160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      (填名称)。
(2)石墨可用于制电极,这是因为石墨具有      性。
(3)妈妈在厨房炒菜时,我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4)燃气灶关火的方法是关闭燃气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      
(5)木炭完全燃烧的产物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图1是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钡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其他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13

(1)图1中X的数值为      ,钡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2表示的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化学性质和钡元素相似的是      (填字母)。
3、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没有用到的是      (填序号)。

①过滤②吸附③消毒④蒸馏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3)经过家用净水器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4)如图所示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可以用      检验。

图片_x0020_957728509

4、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1)氢气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其原因是      (写一条)。
(2)氢气燃烧产生      色火焰,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3)氢能源目前没有被大规模使用的原因是      (写一条)。
5、如图所示是工业上用甲烷制取水煤气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100015

(1)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图中所示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填化学式)。
(3)已知物质甲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为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同学们为比较镁、铁、铜、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图片_x0020_923192917

(1)A实验的目的是      
(2)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最终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镁>铁>铜>银,则D实验中物质甲、乙分别为      (写出一组即可)。
(5)同学们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所得溶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若向所得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2、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728964738

(1)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选择装置B或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      
(4)如图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图片_x0020_707180657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C均为气体,且A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C是可以供给呼吸的单质,D溶液常用来检验物质B.“-”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7

(1)物质C的化学式为      
(2)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B-D反应时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812761425 图片_x0020_1881557807 图片_x0020_498829189

(1)实验Ⅰ中,通过喇叭形纸筒将二氧化碳向烧杯倾倒,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2)实验Ⅱ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装置图。

①实验前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②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右侧导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      

(3)实验Ⅲ中,将干净的铁钉分别放入A、B、C三支试管中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通过对比实验A、B,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所依据的现象是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煤主要含有C、H、S三种元素,煤燃烧会对环境带来影响,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实验探究(实验不考虑煤中含有的其他元素)。

(提出问题)煤燃烧产物是什么?

(査找资料)①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SO2)褪色,CO2不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②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猜想假设)猜想1:CO2、SO2、H2O;猜想2:CO、SO2、H2O。

(1)(讨论交流)同学们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2)(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煤粉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A、B、C、D。

图片_x0020_48261856

(实验现象)

①装置A中的现象是      ,证明煤燃烧生成水。

②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煤燃烧生成了      

③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煤燃烧生成了      

(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

(3)(反思拓展)

①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大量煤燃烧会导致酸雨,形成酸雨的气体是      

②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为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实验小组称取8.75g该生铁样品于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12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称得反应前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77288080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