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上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据报道,某国际科研小组以一种超低温原子云为“介质”,成功地使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降低到17m/s。如果光在真空和空气中以该速度传播,下雨打雷时,你将观察到的现象( )
A . 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B .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C . 看到闪电,同时听到雷声
D . 听不到雷声,能看到闪电
2、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最大的是( )
A . 空气
B . 水
C . 酒精
D . 钢管
3、如图所示,用抽气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 )
A . 可说明空气变少,铃声消失
B . 可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C . 可说明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 可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声音在干燥空气中的速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如图是声速大小跟空气温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
A .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空气
B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
C . 空气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小
D . 当空气温度为30℃时,声音的传播速度接近350m/s
5、表中记录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 |||
介质 | 声速(m/s) | 介质 | 声速(m/s) |
空气(0℃) | 331 | 软木 | 500 |
空气(15℃) | 340 | 水(常温) | 1500 |
空气(20℃) | 343 | 海水(25℃) | 1531 |
氮气(10℃) | 343 | 铜(棒) | 3750 |
氮气(20℃) | 349 | 铁(棒) | 5200 |
A .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 . 介质的温度会影响声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 . 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D . 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在氮气中传播的速度一定不相等
6、航天员在月球上,不能像在地球上一样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这是因为( )
A . 月球上人失去了听力
B . 真空不能传声
C . 月球上声音传播距离太短
D . 月球上人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它发出声音
C .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D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8、如图所示,手放在喉咙处,持续不断地说话,听到声音的同时能感受到声带的振动, 此事实说明声音是( )
A . 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能够通过空气传播
C . 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D . 不能通过真空传播
9、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 )
A . 音叉的振动停止了
B . 声音的速度变小了
C . 空气不再传声
D . 声音强度变弱,我们听不到了
10、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绝”,其原因是( )
A .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 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C .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D .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 .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
敲击水瓶琴
D .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12、下列选项中,不能传播声音的是( )
A . 空气
B . 真空
C . 大地
D . 水
13、小明设计了几个实验,能够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 .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B .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变小
C . 用嘴吹哨子的上端,向下拉动活塞,声音变低
D . 对着点燃的蜡烛火焰敲击橡皮膜,火焰会熄灭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小华帮妈妈刷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里的;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m/s。
2、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3、在一些晚会、达人秀等节目中,经常会看到有演员进行腹语表演。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用腹语表演时,演员发出的声音是由 (选填“声带”或“肚子”)振动产生的。
4、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我们听到的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在下列4个选项(①空气;②水;③钢铁 ④真空。)中,不能传声的有 (选填序号);在相同的介质条件下,假设次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1 ,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2 ,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v1 v2(选填“>”“=”或“<”)。
5、声音在介质中以 的形式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m/s;电影《铁道游击队》里有这样一个镜头:一名游击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然后告诉大家火车快到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就听到火车从远处开来的声音,这是利用了声音在 中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的道理。
6、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鼓面的 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7、高考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因为喇叭 而产生的鸣笛声,会通过 传到人耳,干扰考生考试。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当路人问路时,学钓鱼的小儿为何要远远地摆手,不答应呢?请联系所学的声学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1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这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如图2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3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
(4)如图4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并由此推理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