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3.3平面镜成像 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如图所示,作一条从光源S射出的光线,使它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A点。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光源S射出的光线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4

A . 图片_x0020_100015 . B . 图片_x0020_100016 C . 图片_x0020_100017 D . 图片_x0020_100018
2、检查视力的时候,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 ,如图所示,如果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 ,则人到平面镜距离(   )

图片_x0020_100015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人眼看到平面镜里 S 的像 S′,进入人眼睛的光是由(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平面镜发出的 B . 平面镜反射的 C . 像 S′发出的 D . 人眼睛发出的
4、如图,利用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是蜡烛A的像,则下列说法中(   )

图片_x0020_100007

①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人眼

②在像 B的位置放一张白纸,纸上不会出现蜡烛 A 的像

③蜡烛 A向玻璃板靠近,像 B也会靠近玻璃板

④蜡烛 A和像 B距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

A . ①③正确 B . 只有②④正确 C . 只有①④正确, D . 只有②③正确
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 . 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 . 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 . 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6、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

A . 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应该将蜡烛B也点燃 B . 选择与蜡烛A等大的蜡烛B,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C . 将白纸放在像的位置,在蜡烛A一侧透过玻璃看到白纸上有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D . 实验过程中,蜡烛B始终无法与A的像重合可能是由于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台
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能看到像,是因为B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 . 若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所成的像将变小 C . 若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则蜡烛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 . 若蜡烛A所成的像偏低且倾斜,则图乙中的③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 B . 当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它在镜中的像将变小 C . 如果物体比平面镜大,则物体在镜中的像不是完整的像 D . 用一块不透明的木板挡在平面镜与像之间,像就会被遮挡住
9、我市滨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 . 河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 . 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
10、演员站在平面镜前,在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的像(  )
A . 逐渐变大,逐渐靠近平面镜 B . 逐渐变大,逐渐远离平面镜 C . 大小不变,逐渐靠近平面镜 D . 大小不变,逐渐远离平面镜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2、小丽身高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她在镜中的像的高度是       m,若小丽向镜面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她与镜中的像之间的距离变成了2m,则小兰向镜面移动了       m.

3、如图甲所示,医生在为患有近视眼的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       m,同时小红看到她的电子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为乙图,它的实际时间是      。当小红检查完视力后慢慢靠近平面镜,她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若蜡烛A距玻璃板5cm,则蜡烛B距玻璃板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在蜡烛B处放一光屏      (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若玻璃板上端向右偏斜(如图),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会      (填“偏高”或“偏低”)。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某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分别沿O1A和O2B方向射出,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位置.

2、请在图中画出三角形ABC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的反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3)
A . 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结束,老师出了几道练习题,其中下列一道题请你帮助完成:李明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像与他相距      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能使我们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很方便地确定      
(2)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应该在玻璃板      (选填“前”或“后”)观察.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如果无论怎样在桌面上移动蜡烛B,都无法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 况的原因可能是      
(4)移去蜡烛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蜡烛B所在的位置,直接观察白卡片,观察白卡 片上没有蜡烛A的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是      像.
(5)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5)
A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 .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鲁教版五四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3.3平面镜成像 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