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3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B . 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 .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蔗糖 C . 花生油 D . 酒精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和硬铝都属于金属材料 B .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单质 C . 铁、铝、铜都是银白色金属 D . 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钢铁
4、下列关于生产或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可除去油污 B . 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区分白酒和白醋 C . 在农业上施用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D . 羊毛与合成纤维可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
5、下列含氯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 KClO3 B . NaCl C . Ca(ClO)2 D . HClO4
6、“改变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B . 使用一次性木筷 C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D .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木材燃烧 C . 食物腐烂 D . 堆肥腐熟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图片_x0020_100001 B . 滴加液体 图片_x0020_100002 C . 连接仪器 图片_x0020_100003 D . 过滤 图片_x0020_100004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80604820

A . 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有单质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改变 D . 该反应中A B 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2
10、实验室常用燃烧的方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1.6g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有机物中(   )
A . 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 .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 . 只含有C,H两种元素,不含有O元素 D . C,H两种元素质量比为11:9
11、下列各组物质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NaCl、稀HCl、KOH B . CuSO4、KNO3、BaCl2 C . FeCl3、NaOH、NaNO3 D . NaOH、Na2CO3、KCl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厕所清洁剂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 . 把氢氧化镁加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 . 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的颜色是淡蓝色 D . 氢气还原氧化铜,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13、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B .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 C . 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D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制多种用途电光源
14、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B . 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C . 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一定是酸 D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置换反应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加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稀硫酸

稀盐酸

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C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钡溶液

加入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

氯酸钾

氯化钾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气      
(2)标出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3)硝酸      
(4)3个铵根离子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2142888346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第三周期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共有      种。
(3)R2+结构示意图如所示,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的化学性质与第三周期中的      元素相似。

图片_x0020_766844528

(4)核电荷数1-18的非金属元素A和B,可形成原子个数比1:1和2:1的两种常温下呈液态的化合物,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2)温度升高,水银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其微观解释为      
(3)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      
(4)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      
4、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706352574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可采用      方法提纯甲。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t1℃时,将1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人类目前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块经粉碎处理后,在空气中燃烧得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3)本市的燃气改造工程,使更多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好饭菜,关闭燃气阀门使火焰熄灭的原理是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图:

图片_x0020_100013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所有玻璃仪器为      
(2)I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4)Ⅱ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的目的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同一种元素,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前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后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且这些转化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反应。

图片_x0020_1442977956

(1)若B、C、D均属于氧化物,且常温下状态各不相同,则C的化学式是      ,写出一个符合A→D的化合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若B的物质类别与A、C、D不同,D由两种元素组成。

A为纯碱,则A的化学式是      ,B的俗称为      (写出一种即可),C→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944248369

(1)图A所示实验结束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瓶内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2)图B所示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燃烧的顺序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图C所示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4)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请根据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2

(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若用装置B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若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装置E,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4)若用图2所示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H2 , 则H2导入端为      (填“a”或“b”)。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1)活动一:取碳酸钠溶液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图片_x0020_458297798

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C试管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活动二: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下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探究。

图片_x0020_434236913

(3)(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OH- 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指示剂除外)

      

有OH-

(4)(反思评价)

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
(1)C3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17.8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      g。
2、小好同学欲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11g该纯碱样品加入到114.4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21g不饱和溶液。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到0.1%)
(2)反应后得到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3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