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对如图所示的几个电学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如图甲,丝绸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和丝绸都带上正电 B . 如图乙,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近轻质小球时的情况,说明该小球带正电 C . 如图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D . 如图丁,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轻质塑料吸管一端,相互吸引,说明吸管一定带正电
2、A是用丝绸摩擦过的带正电的玻璃棒,B、C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小球B一定带负电 B . 小球C一定带负电 C . 小球C可能不带电 D . 小球B可能不带电
3、一只全新N95口罩的拦截效率是 ,口罩中间的熔喷布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对于较小颗粒起到静电吸附的作用。如图,一只符合规格的N95口罩还可以吸起小纸屑,关于这个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B .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C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D . 小纸屑也是带电体
4、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轮胎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 B . 安全锤头部很尖,目的是使用时增大压力,容易击碎玻璃让人们逃生 C . 注射疫苗时,用针管把药液推入体内,利用了大气压强 D . 梳头时头发翘起来,梳子和头发带同种电荷
5、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毛皮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比橡胶棒强 B . 摩擦过程中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C . 验电器箔片张开是因为两箔片带了正电荷 D . 金属球上的电荷与两箔片上的电荷电性相反
6、下图所示的“吸引”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有关的是(   )
A . 磁铁吸引铁钉 B . 压紧的铅柱互相吸引 C . 梳过头的塑料梳子吸引纸屑 D . 电磁铁吸引曲别针
7、将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个带电轻质小球,发现两者相互吸引,则小球(   )
A . 带负电 B . 带正电 C . 可能带正电,可能带负电 D . 无法判断
8、四个轻小物体,甲乙带正电,丙带负电,丁不带电,下图中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小伟妈妈做饭时,不小心把胡椒粉洒在粗粒盐上。小伟急中生智,拿塑料小勺在毛料布上摩擦了几下,然后把小勺靠近胡椒粉,胡椒粉立刻被吸到勺子上,成功将胡椒粉和粗粒盐分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塑料小勺能吸引胡椒粉是因为它带了电 B . 若塑料小勺带负电是因为它失去了电子 C . 塑料小勺带电是通过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 D . 塑料小勺摩擦毛料布带了电,说明小勺是导体
10、如图所示,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就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对该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摩擦的方法创造了电荷使两气球带了电 B . 摩擦的方法使气球分子发生转移而带电 C . 两气球因带了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 . 这种相互排斥现象与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时原理相同
11、有甲、乙、两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他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 B . 乙球一定不带电,两球可能带负电 C .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 D .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12、两根用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靠近时相互排斥,该现象说明(  )
A . 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两吸管带有同种电荷 C . 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D . 两吸管带有异种电荷
13、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粒子与宇宙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B . 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 .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负电 D .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4、如图,气球与头发摩擦,头发会随着气球飘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球与头发摩擦创造了电荷 B . 气球因摩擦带电而成为导体 C . 气球若带负电荷,则头发带正电荷 D . 气球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吸引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如图将一块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用干燥的丝绸在有机玻璃板上摩擦后,看到有机玻璃板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有机玻璃板由于摩擦带上      ,具有      的性质。

图片_x0020_100004

2、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如下图所示,已知甲带正电荷,则乙小球      ,丙小球      。(填乙、丙两小球的带电情况)

图片_x0020_100009

3、图甲验电器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它的工作原理是      。图乙,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偏转,也可以用来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甲、乙两个验电器原理      (相同/不相同)。

4、在干燥的天气里,小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越梳头发越蓬松,这是因为头发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      。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      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并且相互      ,塑料丝带负电说明塑料得电子能力      。(选填“强”或“弱”)
6、有A、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一定带      电,B与C一定能相互      
7、教室内的电风扇在使用的过程中,与周围空气不断      ,从而带上了电荷,由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所以扇叶表面经常布调一层薄簿的灰尘。
8、打扫房间时,小明发现尘土飞扬,      (属于/不属于)分子的运动;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黏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擦过的镜面带了电,带电体有      的性质。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为什么用久了的电风扇扇叶上总是布满灰尘?
2、我们使用“电子灭蚊拍”靠近蚊子时就能将其吸引,这是为什么?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场景。

图片_x0020_100030

(1)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有机玻璃棒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2)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硬橡胶棒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不同”)电荷,将两根带有电荷的硬橡胶棒相互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表明,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是      (选填“同种”或“不同”)性质的电荷。
2、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中:

图片_x0020_100005

(1)发现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      ,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之间会相互      ,如图,由此初步结论有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毛皮摩擦过橡胶棒所带电荷是       相同或不同
(2)大量实验证明,自然界所有的带电体带的电荷要么与玻璃棒相同,要么与橡胶棒相同,所以自然界有且只有      种电荷存在,这种研究方法称为实验加推理,我们学过的       实验名称 也运用了此研究方法.
3、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的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做起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可以通过      显示出来;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______) (2)
A . 小钢球 B . 小铅球 C . 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Q时,情景如图(2)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______)。 (4)
A . 带负电 B . 不带电 C . 二者都有可能
4、验电器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结构如图所示,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小球时,金属箔片会张开。请用金属小球所学物理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图片_x0020_100010

(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玻璃棒      (得到/失去)电子而金属片带上正电荷。
(2)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箔片帯上了      (正/负)电荷,因      而张开。
(3)本实验还可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      (填物理属性)。
5、学习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之后,小沈同学大胆地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力的大小是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称之为       (选填“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2)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悬挂在丝线上的小球应用       (小钢球/塑料泡沫小球)
(3)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电荷量一定时,       ,电荷间相互作用力越大。
(4)做完以上实验后,用另一个小球靠近带正电的物体Q时,情景如图乙所示,则另一个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6、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1)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应该先倒入      ,该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有      
(2)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其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      (选填“吸引”、“排斥”);
(3)用冷水浇装有刚沸腾水的烧瓶底部,则烧瓶里的水      (选填“不会”或“会”)沸腾,该实验说明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      (选填“高”、“低”);
(4)小明制作的浮沉子,挤压外瓶,此时外瓶中气体压强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浮沉子将会      (选填“上浮”或“下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沪科版物理九上—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第一节 电是什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