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二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 Fe3+、Na+、NO3-、Cl-    B . K+、Na+、Al3+、SO42- C . H+、K+、SO42-、OH-    D . Mg2+、NO3-、OH-、Cl-
2、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玫宝,下列诗句中的描述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 . 熟石灰  Ca(OH)2 碱  建筑材料 B . 石灰石  CaO  氧气物  食品干燥剂 C . 小苏打  NaHCO3  酸  焙制糕点 D . 纯碱   Na2CO3  碱  玻璃 洗涤剂的生产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点燃酒精灯 D . 加热液体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B . 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并且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C . 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D .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6、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达的意义对应错误的是(   )
A . Cu—铜 B . 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 . 铝原子 D . N2—1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一氧化碳能冶炼金属 B .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C . 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D .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体
8、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B . ③④的原子都在第三周期 C . ②④的化学性质相同 D . ①③均属于阳离子
9、科学研究表明,氨气(NH3)在常压下就可以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生成物中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g B . X的化学式为N2 C .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D . 氨气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公园里部分植物的枝叶枯黄,茎也比较纤细易倒伏,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肥是KNO3 B . 不锈钢、焊锡、生铁都不是合金 C .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此时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D . 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
11、下列图示实验能成功的是(    )
A .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 B . 探究分子运动 C .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D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且书写正确的是(    )
A . 用硫酸除铁锈:FeO+H2SO4=FeSO4+H2O B .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硫:2NaOH+SO2=Na2SO4+H2O C .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CO2+H2O =H2CO3 D . 不能用铁桶装波尔多液的原因: Cu+ZnSO4=CuSO4+Zn
13、以下日常生活中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 长期不用的铁锁不易打开,可以向锁芯中加入石墨粉润滑 B . 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 .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玻璃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 . 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14、归纳法是学习化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

A.对微粒的认识

B.对常识的认识

①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②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③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

②铁、锌、碘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③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对鉴别的认识

D.对概念的理解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②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二氧化锰

③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用CO2

①使紫色石芯溶液变蓝的液体不一定是碱溶液

②氯化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

③生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A . A   B . B   C . C   D . D
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

物 质

反应前物质/g

26

2

8

40

反应后物质/g

14

22

8

X

A . X=32 B . 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物质甲、丁中所含元素种类总和与物质乙中元素种类相同 D . 参加反应的甲、丁质量比为2:3
16、天平两端各放一个盛有50g的14.6%的稀盐酸的烧杯,调整天平平衡后,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天平两边的烧杯中,天平失去平衡的是(   )
A . 10g Fe和10g Zn B . 2.4g Al和2.4g Mg C . 10gCaCO3和5.6g CaO D . 8g Na2CO3和8g AgNO3
1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某固体质加入稀盐酸能产生气体,则该固体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则溶质都是以分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 C .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碱性溶液能使酚䣭试液变红,则能使酚䣭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18、现有不纯的氧化铜样品16g,可能混有氧化铁、氧化镁、木炭粉、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加入200g稀硫酸酸,恰好完全反应,没有固体剩余,生成3.6g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原固体样品中肯定含有木炭粉 B . 原固体样品中只混有氧化镁 C . 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84g D . 所用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9.6%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B . 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将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平均分成两份,分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金属Zn和Fe D . 在一定量的CuSO4和CuCl2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及操作方法

A

除去MgCl2溶液中的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Mg(OH)2粉末充分反应,过滤

B

鉴别Na2CO3、NaCl、H2SO4三种溶液

分别滴入紫色石蕊,看颜色变化情况

C

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

加适量Ca(NO3)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D

检验CO2气体中含有少量的CO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 . A   B . B   C . C   D . D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两个氢原子       
(2)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粒子      
(3)四个钠离子       
(4)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5)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或解决以下问题:
(1)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从食品中摄取六大类营养物质。人类食物所供给的总能量主要来自      
(2)用酚醛塑料制成的把手属于      (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如      (写一点);
(4)饮用酸碱性太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       测定水的酸碱度;
(5)在采摘园里闻到果香味,说明分子有      的性质;
(6)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7)火碱溶液和氨水都能使用石蕊溶液变蓝的原因是      
3、请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向盛有50g  a物质的烧杯中加5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3)t2℃时将相同的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有一种固体物质完全溶解了,这种物质是      
4、向CuSO4 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的铝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若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能有      
5、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解释用打气筒可以将很多空气充入自行车轮胎.(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      
(2)以前的足球是用动物的膀胱、胃、皮等制成的,现在用甘蔗提取物合成橡胶制成,绿色环保。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相比,有哪些有优点      ?(答出一点即可)
(3)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写出酸雨造成的危害      。(答出一点即可)
6、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重视度越来越高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
(2)造成水污染的原因      .
(3)试列举一例既能造成空气污染也能造成水污染的事例      .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的水溶也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 ”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E的化学式是      
(2)C E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装入药品前应先      ,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理由是      ,如果选用如图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对装置加以改进: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2)B中依据      的现象事实,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C图所示的实验,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的目的是      
(4)D图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①中的实验现象是      ;酒精灯加铁丝网的作用是      
(5)如图是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用图中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②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于标尺位置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      g;

③NaCl称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10g的砝码有缺损,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1)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将沉淀过滤,小组同学将两只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所示),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有蓝色沉淀。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

(猜想)小明: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 、CuSO4

小光: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NaOH;

小英:滤液中的溶质是Na2SO4、CuSO4、H2SO4

你的:滤液中的溶质还可能是      

(3)(讨论)你认为      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理由是      

如果滤液为无色,还可排除谁的猜想且理由是      

(4)(实验)若小光的猜想正确,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小光的猜想正确

七、计算题(共2小题)

1、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中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请回答:
(1)色氨酸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色氨酸中碳、氢、氮和氧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3)      g色氨酸中含6.4g氧元素。
2、向12g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中滴加稀盐酸,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第二中学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