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青岛26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 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浅绿色 C .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碘水,溶液变为蓝色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

右图所示,某河旁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分别含有碳酸钠、氯化铜、氢氧化钠、盐酸中的一种.某同学对①、②、③、④处水质监测时记录了以下现象.根据现象推断,甲、乙、丙、丁四座化工厂排放工业废水的成分,错误的是(   )


 记录现象

 无色溶液

 蓝色浑浊

 浑浊消失

产生气泡

A . 甲:碳酸钠 B . 乙:氯化铜 C . 丙:盐酸 D . 丁:碳酸钠
3、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

A . 甲和乙    B . 甲和丁    C . 乙和丁    D . 丙和丁
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 . 2 个氯原子:Cl2 B . 3 个一氧化氮分子:3NO C . 5 个铁离子:5Fe2+ D .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5、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图片_x0020_2066761604 代表一个碳原子, 图片_x0020_2086733441 代表一个氢原子, 图片_x0020_1582290683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片_x0020_928544866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 .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淡化海水 B . 活性炭吸附色素 C . 干冰受热升华 D . 面团发酵
8、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 )
A . 臭氧 B . 金刚石 C . 氢气 D . 氯化钠
9、自来水厂采用二氧化氯(ClO2)进行杀菌消毒,二氧化氯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4 C . +5 D . +6
10、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B .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K2CO3)可做钾肥,硝酸铵(NH4NO3)可用作复合肥 C .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 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11、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A . 利用电热器取暖 B . 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 .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 . 利用蜡烛照明
1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 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或用加了洗涤剂的水可除去 C . 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一段时间,不会出现浑浊 D . 实验室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13、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并读出 pH B . 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已集满二氧化碳 C . 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 .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14、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请根据微观示意图选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B .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C .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 . 反应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15、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氟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 . Na+和 Mg2+的电子层数相同 C . 钙元素与氟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aF   D . 氟原子的中子数是 10
16、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x=3.1 B .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7、下列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和所加试剂

方法一

方法二

A

氯化铜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观察颜色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碳酸钠和氯化钠

加足量水中

加入盐酸

C

烧碱溶液和石灰水

观察颜色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D

稀盐酸和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硝酸银溶液

A . A   B . C . C   D . D
18、下边五环图中的每个环代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一 种。两环相交表示两者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19、某气体可能由H2、CO、CO2、H2O、H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友情提示: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成蓝色)(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气体通过有关装置时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装置编号

A

B

C

D

E

试剂

硝酸银溶液

澄清石灰水

氧化铜粉末

澄清石灰水

无水硫酸铜

现象

无明显变化

变浑浊

变红色

变浑浊

变蓝色

下列相关分析与推理中,错误的是( )

A . 该气体中一定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B . 如果去掉B装置,只是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C . A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并除净氯化氢气体 D . 该实验无法确定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有无
20、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加聪明。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对化学资源的认识

B对混合物分离的认识

①用塑料来代替钢制造汽车零部件

②合成橡胶、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③氢气是 21 世纪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未能广 泛使用

①淡化海水可以采用过滤法

②用蒸发结晶法从海水中获取粗盐

③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可以用沉 淀转化法

C化学中常见的“三”

D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

②CO、NO2、SO2——三种污染性气体

③原子、中子、电子——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缺铁会引起贫血症

③甲醛溶液浸泡过的海产品不能食用

A . A   B . B   C . C   D . D
2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钙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该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得无色溶液 A。

②向适量无色溶液 A 中先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得红色 溶液 B 和白色沉淀 C。

③向步骤②所得白色沉淀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部分沉淀消失,并有气泡冒出。

④取步骤②的红色滤液 B,先加入过量稀硝酸,再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得无色溶液和 白色沉淀。

由上述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 . 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钙、硫酸铜、硝酸钡 B .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C . 红色溶液 B 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无色酚酞试剂忽略不计) D . 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22762379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 图片_x0020_507490272 向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 图片_x0020_1105340489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 图片_x0020_1308674136 向盛有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金属镁和铝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请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产生活中的有有关问题,填写下列空格:
(1)现有水、氧化钙、氧气、铁四种物质,其中:(填写化学式)

①可供给人类呼吸的是      

②可作溶剂,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③可用于干燥剂是      

④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2)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和      。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      的排放量。请结合生 活实际,写出一条符合该主题的具体做法      
(3)在人体所摄入的物质中,除空气、水、食盐等无机物外,其余主要是糖类、油脂、蛋白质和      等 有机物.它们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物质基础。食物也是人体中各种元素的来源,我们必须均衡膳食,人体缺乏      (选填“铁”、“钙”或“碘”)元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食用乳制品、豆类等可摄入该元素。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探究实验发现规律
(1)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图片_x0020_1036494510

实验一、目的是探究      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实验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氯化钠溶解于水,不能溶解于酒精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氯化钠溶解性的影响.

(2)运用溶解度曲线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如上图所示,

①2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在      时,甲和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若丙中混有少量甲,可将其溶液      结晶,趁热过滤以提纯丙。

③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2、运用知识节约资源 金属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钨丝可用于制造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了该金属      的性质。 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      (选填“低”或“高”)。
(2)如图所示装置是探究铁生锈的实验,实验所用铁片形状、大小相同。请你填写空格:

图片_x0020_100012

①一段时间后,试管 A 中铁片生锈,试管 B 和 C 中铁片保持光亮,试管 D 和 E 中铁片生锈都比试管A多。全面观察试管 ABC 发生的现象,推理得出结论:钢铁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对比试管 A、E 所得实验结论是:      

③生活中海边比河边的铁制品更容易生锈,从而猜测氯化钠能加快铁的锈蚀。为验证猜想,应做的实验是      (选填试管编号)。

(3)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 1 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铜、铁、铝、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 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图片_x0020_100013

①写出一个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②滤液 A 中的阳离子有      (填写离子符号)。

③滤液 C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          
(1)制造物质、研究物质 小博同学想组装一套能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则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装置,利用装置 E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图片_x0020_100027

(2)小博同学运用所制得的二氧化碳采用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图片_x0020_100028

图片_x0020_100029

实验一:振荡 3 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 A>B>C, 其中 B 瓶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对比      瓶(选填“A”“B”或“C”)的塑 料瓶变瘪的程度,可证明 CO2 能与 NaOH 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 C 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蓝色石蕊试纸      ;此实验可证明      发生反应。

2、检验物质保护环境化学实验课上同学们用碳酸钠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钡溶液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结束后学校环保监测小组取废液缸中废液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报告。

(提出问题)该废液缸中废液含有什么物质呢?

(1)(探究报告)

实验步骤、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滤液①,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部分白色沉淀消失,产生无色气泡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废液中含有      

取滤液①于试管中,滴加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废

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2)(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填溶质的化学式,有几种填几种)
(3)(实验反思)向废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4)(实验处理)应将废水      处理,检测达标后再排放。

六、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改造物质应用物质。我国海岸线长达 3.2 万千米,海洋专属经济区幅员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的前景十分远大.

图片_x0020_1175879381

(1)(海水淡化)采用如图 1 所示的膜分离法淡化海水,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进入左侧的淡水池,从而得到淡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字母序号)。

A膜分离法也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B膜分离法的原理与滤纸过滤原理类似

C通过膜分离法可将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除尽

D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增大

(2)(粗盐提纯)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食盐水中还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得到较纯的氯化钠,进行如下的流程的实验操作,请填空:①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②      ;③      ;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稀盐酸; ⑥蒸发。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⑤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      
(3)(海水制镁)部分途径如图2。实际生产中,步骤Ⅲ常选用      作为沉淀剂,母液中本来就有氯 化镁, 为什么还要经过Ⅲ、Ⅳ两步转换再得到氯化镁?      
(4)(海水制碱)将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可制成饱和氨盐水(氨气极易溶于水)。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5)(反思与评价)浩瀚的海洋将为我们全人类贡献丰富的资源。同学们:除了可燃冰、食盐以外,你还能从化学学科角度再说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海洋资源吗?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分析数据,获得信息实验室现有硫酸铜和硫酸钠的固体混合物样品,小明同学想测定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先称取该混合物样品 25g,完全溶于水中,然后取用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100g 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沉淀的质量/g

4.9

9.8

X

1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      
(2)计算原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步骤)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青岛26中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