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期中测试题C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是( )
A . 误差是由于测量中的错误操作造成的
B .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C .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但误差是绝对不能避免的
D .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使测量误差减小为零
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关于速度公式v=
,理解正确的是( )

A . 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 . 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C . 物体通过路程越长,时间越大,速度越大
D . 速度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表示,大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A . 正常人耳听不到3Hz的声音
B . 普通人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
C .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宽度约为18dm
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4、要测量 1 元硬币的厚度,为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A . 用毫米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 . 用毫米刻度尺测量10枚相同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
C . 用毫米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 . 用毫米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相同硬币中每一枚的厚度,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
5、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经同一示波器所显示出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甲和乙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
B . 甲和丙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C . 甲物体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D . 丁物体发出的声音属于噪声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 在t=3min时,乙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 乙物质在BC段停止吸热,温度不变
7、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使用错误的是( )
A .
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要紧靠烧杯侧壁
B .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该沿乙的方向
C .
体温计使用之前应该稍用力向下甩几下
D .
温度计的示数约为 38.5℃




8、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 .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 .
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 .
敲击水瓶琴
D .
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正确的是( )
A . 食用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是热胀冷缩形成的
B . “激光橡皮”可去除白纸上的碳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变为高温碳蒸气,这一过程属于升华现象
C . 夏天空调车车窗内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D . 寒冷的冬天,口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中在同一环境下敲击衣架,方式a比方式b听见的声音更清晰
B . 乙中硬卡片先后在木梳齿上快划和慢划,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C . 丙中公路旁的噪声监测仪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丁中声呐是利用次声波的特点制成的装置
11、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 “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冰的熔化现象
D . “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2、援鄂医疗队平安凯旋。如图所示为护航车队与抗疫“白衣天使”所在大巴共同匀速行驶的情景。若大巴车里的“白衣天使”说自己是静止的,那么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A . 路边的树
B . 远处的楼房
C . 护航的摩托车驾驶员
D . 路边迎接的行人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 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从顶端滑到底端过程中的平均速度越 。若小车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20c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m/s。
2、夏天,爱吃冰棒的小明买了一支冰棒,他有以下发现:①从冰柜里拿出的冰棒的外包装纸上有许多“白花花的粉”;②剥去包装纸,冰棒周围会冒出“白气”;③把冰棒放进玻璃杯,不一会儿,玻璃杯的外壁就出“汗”了;④再过一会儿,冰棒变成了“水”。在以上发现中,物态变化原理相同的有 (填序号)。他发现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的情景应如图 (选填“A”或“B”)所示。
3、由于气候较冷,学校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晚上外面气温骤降,早上小明看到窗户上会结上一层冰花,这层冰花出现在窗户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当他走到室外,眼镜上 (选填“会”或“不会”)会蒙上一层水雾.
4、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图丙中秒表的读数为 s.
5、小芳用手机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当用手机播放时,妈妈立即听出这是小芳的声音,妈妈是根据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可奇怪的是,小芳觉得手机播放的录音不太像自己的声音,因为这两次声音传播的途径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芳听到手机播放的录音是通过 传播到她耳中的,而朗读时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骨骼、肌肉等传播到她耳中的。
6、小明正在家里学习,窗外传来吉他声,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这是吉他声;他关上窗户,这是在 控制噪声。
7、如图是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的初温是 ℃;加热至水沸腾用了 min;在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 保持不变。
8、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在 10s 内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可知,从第 2s 到第 4s 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汽车在第
5s 时的速度为 m/s;汽车从第 4s 到第 6s 这两秒时间里共前进了 m。
9、唢呐是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发出的声音是空气柱 产生的,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或音色)。
10、一只蚊子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声音,这是因为它们翅膀振动发声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把衣服放平,这是在 (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11、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听众靠 辨别不同种类的乐器发出的声音。(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2、如图在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上,当战机队形不变时,以其中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战机飞行速度最大可达900m/s,则战机1分钟最大飞行距离可达 km。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1所示。疫情期间,一辆运输物资的货车开往武汉,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武汉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2)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声呐系统(SONAR)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一艘装有声呐系统的舰艇从码头出发直线前往120公里外的某处海洋进行探测海洋深度的任务。请回答以下问题:
(1)舰艇的出发时间和抵达探测处的时间如图甲,请问舰艇航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抵达探测处后,声呐装置垂直向下发出声信号,如图乙,并在0.8s后检测到回声信号,已知在海水中的声速为1500m/s,请问此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如果声呐装置在测量某处海洋深度的过程中有鱼群经过并反射声信号,如图丙,则发射声信号和检测回声信号的时间差相对乙图会变长还是短?请简述分析过程。
3、小乔和同学假期出去游玩,乘坐汽艇遥对一座山崖,他向山崖大喊一声,5s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回声可以用来定位,这是利用了声能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2)若汽艇静泊水面,则小乔离山崖多远?
(3)若汽艇向距离875m的山驶去,汽艇行驶的速度为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某同学做了下面的一组实验。
(1)如图甲所示装置能探究的有 和 ;
A.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B.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 。并由此推理可得真空 。
(4)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拔和慢拔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了变化(如图丁)。由此可得,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频率越 ,音调就越 。
2、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安装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时,应先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在固定B的时候,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选填“左”或“右”)图。
(3)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在当时的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5)如图丙所示的图象,虚线显示的是另一小组的同学实验记录的数据做出的图象,造成图象不一样的原因是 。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B点是AC的中点。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应适当调整坡度 (选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便于测量时间;
(3)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C = cm/s,vBC
= 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 。(填“大”或“小”)
4、探究某固态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加热过程中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从 (填“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组装,采用水浴法加热试管中固态物质的目的是 。
(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
(3)分析图丙可知∶该物质属于 (选填“非晶体”或“晶体”);其熔化过程对应图象的 (选填“AB” “BC”或“CD”)段,熔化过程要 (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