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纸张燃烧 C . 铜丝折弯 D . 酒精挥发
2、H2、CO、CH4、C2H5OH各10g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质量最少的是(  )

A . H2 B . CO  C . CH4 D . C2H5OH
3、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
A . 石灰水 B . 浓硫酸 C . 浓盐酸 D . 烧碱溶液
4、已知 分别表示X、Y、Z三种不同的气体分子,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 . Z一定是氧化物 C . 该反应可表示为4X+Y=2Z D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单质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B .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C . 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升高 D .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6、在化学反应6CO2 +6H2O C6H12O6+6O2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A . 单质 B . 氧化物 C . D . 有机物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增大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氧气的溶解度

②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③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④用汽油洗去油渍利用了汽油的乳化功能

⑤氯化铵是一种氮肥,施用后可使农作物枝叶生长茂盛,可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进行检验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④⑤ D . ③⑤
8、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错误的(   )

A . 丁一定是化合物 B . 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 .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 1 D .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9、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 +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后的溶液可能为蓝色 B . 金属M可能是铝 C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D . 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
10、下列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和⑤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 B . ①和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C . ③和④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同一族 D . 示意图中只有③和④具有稳定结构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4)关于图1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4)
A . 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 .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 . 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2、              
(1)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现有A 氧气  B 硝酸钾  C 二氧化硫  D 氢氧化钙,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①可作复合肥料的是      

②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③用来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④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③洗发剂可以洗去头发的油脂,是因为洗发剂具有      作用。

三、流程题(共1小题)

1、实验室有100g废液,其中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现对废液进行处理得到铜和硫酸锌溶液,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I、Ⅱ、Ⅲ中均包含的操作名称是      
(2)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当观察到      时,说明滤渣A中铁已经完全反应。
(4)步骤Ⅲ中加入的X是      (填化学式)。

四、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起到干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分组

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燕麦中的铁粉遇胃酸发生的反应:      
(2)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      反应。
(3)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      
(4)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
A . 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 . 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 . 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钙
(5)下列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5)
A . 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 .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 . 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 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此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水槽中水变红了,可能原因是      
(3)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为得到平稳的氧气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下图装置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MnO2并测定其含量, 假设各步均完全反应,下列数据中可以计算样品中MnO2的含量的是        。

a 反应前后氧气发生装置的质量             b 反应前后装置Ⅰ中固体的质量

c 反应前后装置Ⅱ中固体的质量             d 反应前后装置Ⅲ中固体的质量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 , 未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同学们对NaOH与CO2能否反应进行验证,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1)活动一: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甲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把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猜测

如图甲,向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①CO2溶于NaOH溶液中

②CO2与NaOH反应

(2)活动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猜测②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取软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三支试管中,三位同学分别完成如图所示实验。

同学们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冒出,B、C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请你写出A试管中生成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以上三个实验均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请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活动三: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三支试管中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是无色溶液,下层有白色沉淀。请你分析烧杯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小组同学对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探究。

(5)(提出问题)烧杯内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哪些离子?

(猜想与假设)上层溶液中可能含有OH、CO 、Ca2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烧杯内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静置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O 、无Ca2

②取①中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      

      

有OH

(6)(反思评价)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烧杯内上层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将Cu﹣Zn合金样品20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所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原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实验测得20g该样品与154.7g某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