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 . 红磷 B . 木炭 C . 铁丝 D . 甲烷
2、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 潮汐能 B . 太阳能 C . 风能 D . 石油
3、“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   )
A . 硒原子 B . 硒元素 C . 硒单质 D . 硒分子
4、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牛奶 C . 面粉 D . 植物油
5、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升华 B . 食物腐败 C . 铁丝弯曲 D . 汽车爆胎
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H2O C . KCl D . AgNO3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铜丝用作导线 B . 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C . 浓硫酸用作食品干燥剂 D .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
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实验步骤是①③② B . 步骤②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 C . 步骤③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D . 各步操作均需用玻璃棒搅拌
9、高铁轨道焊接时发生的反应为8Al+3Fe3O4 4Al2O3+9Fe,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复分解反应
10、丙烯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丙烯由碳、氢原子构成 B . 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丙烯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D . 丙烯分子由碳、氢元素组成
1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某固体为碳酸盐

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

D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A . A   B . B   C . C   D . D
12、分析如图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 t2℃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 C . 将t1℃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 . 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甲>乙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铁锅炖鱼”的烹饪方法为:将鱼下油锅煎黄后,加水、葱姜蒜、食盐、酱油、白糖等,在火上煨煮数小时。
(1)“铁锅炖鱼”中含有的营养素是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糖类           D 无机盐

(2)制作铁锅的铁是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制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用“捕捉”的CO2生产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若利用该反应生产64 t甲醇,则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t。

3、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各种离子不能透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加压后,右侧海水中发生变化的量有。

A . 溶质质量 B . 溶剂质量 C . 溶液质量 D . 溶质质量分数
4、请从A~C中任选两个作答,若均作答,按前两个计分。

序号

A

B

C

实验

装置

问题

该实验的目的是      

若用此实验成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改进的方法是      

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5、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A,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B,关闭K,通入氢气,点燃,将铁丝网放在火焰上灼烧,铁丝网只发红不熔断;打开K,通入氧气,火焰更明亮、铁丝网熔断,说明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      有关。
(3)实验C,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三、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生食、酿酒等。生食葡萄前要清洗干净。下图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葡萄酒是以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酿酒酵母菌株将葡萄汁中的糖转化为酒精,同时生成了高级醇、酯类、单萜等香气化合物。葡萄酒香气主要受酿造菌种、酿造工艺、发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发酵汁中残糖量为指标,研究不同种类的酿酒酵母的发酵动力(即发酵过程的速率),其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

为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葡萄酒酿制中还会适量添加SO2 , 其添加量对主要香气物质总量影响如图2所示。

葡萄在栽种过程中容易产生病虫害,可通过定期施肥、中和酸性土壤、喷洒农药等方法来增强葡萄抗病能力。若发病,可用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进行喷洒。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制容器,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      
(3)依据图1可获得的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发酵动力最好的酿酒酵母菌株是      

A BV818 B ECl118 C LA-FR

(4)依据图2可知:SO2添加量在40~100 mg/L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O2添加量在40 mg/L时,脂类总量最高

B  高级醇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小

C  单萜总量随着SO2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  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D  可通过施加烧碱来中和酸性土壤

四、流程题(共2小题)

1、工业上利用某废渣(含FeSO4、Fe2(SO43 及少量CaO和MgO)制备高档颜料铁红(主要成分为Fe2O3),并回收(NH42SO4 , 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溶液Ⅱ中的溶质有Fe2(SO43、MgSO4、CaSO4和X。

(1)加入物质X溶解废渣,X应选用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氨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2)步骤②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2、二氧化铬(CrO2)可用于生产电子信息记录材料,制备CrO2的主要流程如下:

 

(1)上述流程中,Cr元素的化合价有      种。
(2)推测反应器1放出的气体中含N2 , 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      
(3)上述流程中,用于分离提纯的设备有      

五、实验题(共2小题)

1、下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实验时,持续通入CO2

步骤Ⅰ:打开K1 , 关闭K2 , 观察现象。

步骤Ⅱ:关闭K1 , 打开K2 , 加热c,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

(1)步骤Ⅰ烧杯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上述实验过程中,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利用下图完成可燃物燃烧条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相关实验。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将锥形瓶底部置于80℃热水中,观察到底部白磷先燃烧,一段时间后,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K,观察到的现象是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稀硫酸。

(1)反应后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是      (填序号)。
(2)有一个孔穴中的物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原因是      
(3)若用石灰水替代稀硫酸滴入孔穴5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快手美食“自热米饭”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150℃,保温时间达3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某化学小组对发热包的固体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发热包可能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物质组成。

②MgCl2溶液、AlCl3溶液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氢氧化镁不溶于NaOH溶液,氢氧化铝可溶于NaOH溶液。

(猜想1)固体中一定存在铁粉及生石灰

(实验1)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1

取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

1-2

用磁铁多次重复靠近其中一份粉末

有部分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

1-3

取另一份粉末于试管中,……

放热,溶液变为红色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生石灰

(猜想2)除上述物质外,还可能存在镁粉、铝粉和炭粉

(实验2)继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1

取实验1-2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_____,滤液呈无色

原粉末中一定含有炭粉,至少含镁粉、铝粉中的一种

2-2

取实验2-1的滤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溶液至过量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变为无色溶液

(1)(解释与结论)

实验1-2的结论是      

(2)补全实验1-3的操作      
(3)补全实验2-1的现象      
(4)实验2-2加入的试剂是      
(5)(反思与评价)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该发热包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6)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常见液态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朝阳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