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2、实验室里有一瓶气体,请你来共同探究:怎样立即确定它是不是氧气?你认为应该用下述方法中的( )
A . 实验
B . 调查
C . 讨论
D . 上网
3、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活泼
B . 具有吸附性
C .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D .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4、下列被认为是21世纪极具开发前景的能源之一的是( )
A . 氢气
B . 煤
C . 天然气
D . 石油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过氧化氢(H2O2)
B . 二氧化锰(MnO2)
C . 二氧化碳(CO2)
D . 空气
6、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单质
D . 元素
7、下列成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
B . 积土成山
C . 蜡炬成灰
D . 木已成舟
8、3月29日是本年度的“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活动日,主题为“蓝天自造”,旨在呼吁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开始,采取实际行动,应对当前中国最紧迫、最受关注的环境议题﹣﹣雾霾.作为一名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
A . 选择自行车和公交车作为出行工具
B . 让衣服自然晾干,节约用纸,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 . 将废纸、汽水瓶等收集起来,一次性焚烧
D . 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用电子贺卡代替纸制贺卡
9、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分子很小
B .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由原子构成
10、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
A . O2 , CO2 , He
B . He、HCl,N2
C . SO2、CO,NO2
D . HCl,N2 , O2
11、蔬菜、水果中大多含有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维生素C是氧化物
B .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1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 . 青少年要多吃蔬菜、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
12、下列有关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 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 . 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
D . “奥运圣火”火炬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13、2011年3月,日本福岛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核电站泄漏出来的放射性物质中含有铯﹣137,过量摄入铯﹣137会使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已知铯﹣137的质子数为55,中子数为82,下列有关铯﹣137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铯﹣137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82
B . 铯﹣137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g
C . 铯﹣137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5
D . 铯﹣137属于非金属元素
14、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滴加液体
C .
加热液体
D .
读取液体体积




15、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 .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16、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原子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 . 原子时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D .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17、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 )
A . 降低油的着火点
B . 让油与空气隔绝
C . 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D . 清除了可燃物
1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 X | Y | Z | Q |
反应前质量/g | 222 | 0 | 2 | 6 |
反应后质量/g | 0 | 160 | 20 | 50 |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氧化反应
D . 还原反应
19、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生成三氧化硫
B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发出耀眼的白光
D . 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并放出热量
20、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 . 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 .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 . 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1、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中:
(1)X的化学式为 ;
(2)“Cu(NO3)2”的化学式名称应写作: ;
(3)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如图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氟原子的原子序数为 ;
(2)D中X= ;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的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3、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硫原子 ;
(2)3个铁离子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4、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的化学式为 .
(2)在物质的分类中,CO属于 . (填下列选项字母,可能不止一个选项.) (2)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 氧化物
D . 混合物
(3)写出CO一个化学性质 .
(4)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
(5)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5、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过程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 (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过滤后若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
① ;
② ;
③ .
6、家庭厨房实际上就是一个化学世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都是化学物质.请问:
(1)加碘食盐含碘酸钾(碘酸根离子写做:IO3﹣),则碘酸钾的化学式是 .
(2)红糖与白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
(3)食醋的化学式为CH3COOH,其一个分子中的原子总数为 .
(4)我国部分地区正在使用煤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引起中毒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
7、现有长颈漏斗、锥形瓶、药匙三种仪器,根据以下用途,将仪器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制取H2、CO2气体时,即便于注入液体,又能防止气体逸出的主要仪器是 .
(2)在实验室里能用作反应器,但不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3)取少量CuO粉末用 .
8、按要求填空: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中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 .
(2)量取10毫升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 (填“>”、“<”、“=”)10毫升.
(3)茶杯内的纱网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9、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气泡冒出,象串串珍珠,珍珠泉因此得名.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60%~70%的CH4 , 还含有CO2、N2和CO等.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气方法: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冒出的气泡收集.
(1)这种集气法叫 .针对瓶口太小不便于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
(2)如图乙所示,若用水将瓶中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 导管(填A或B)
1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a中导管伸入底部的好处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彭同学设计了如图乙装置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当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F中的现象是 ;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 .
11、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A装置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B图中,当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 .
12、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苹果酸钠盐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 .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实验(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3、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8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g.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