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2、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 . 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 . 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 . 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3、中华诗词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 . “山明水浄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新宁崀山被有关专家誉为“丹霞之魂,国家瑰宝”、“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其中八角寨景区常年云雾缭绕,这些云雾的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 . 液化 B . 熔化 C . 凝华 D . 汽化
5、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升华,后液化 B . 先汽化,后液化 C . 先汽化,后凝华 D . 先液化,后汽化
6、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逐渐升高 B . 在第8分钟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 . 该曲线可能是沥青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D . 该物质在BC段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7、今年十堰市部分区域气温高达36℃,小明在教室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   )
A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吸收人体的热量 B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降低教室内的气温 C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 D . 电风扇吹出的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热空气带走
8、下列对应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 冬天河水结冰 B . 铁丝网上的霜 C . 冰袋给病人降温 D . 冒出的“白气”
9、每年3月至4月,贵港会出现“回南天”这种气候现象,即从中国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与从中国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使贵港地区的天气阴晴不定、非常潮湿。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 . 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B . 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 C . 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D . 这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10、下列物体中属于晶体的是(   )
A . 橡胶 B . 沥青 C . 冰块 D . 石蜡
11、下列选项中与图甲(蜘蛛网上的露珠)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 湿毛巾降温 B . 冰冻的衣服晾干 C . 蜡烛熔化 D . 雾的形成
12、下列图示现象或应用中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过程的是(  )
A . 用冰袋降温 B . 花瓣上的露珠 C . 美丽的雾 D . 白雪和冰凌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①夏天,洒在地面的水不久后就会变干;②用久了的灯泡内壁会发黑;③清晨出现的白雾,会在太阳出来后慢慢地散去;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逐渐变小。上述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中,物态变化过程相同的是      (只填入序号)。
2、喝开水时感到水烫嘴,通常向水面吹气,并看到水面冒着“白气”。这“吹气”是为了      ,使水蒸发吸热加快,水的温度就降低得快些;这“白气”是由于水蒸气      而成的。
3、为了保证质量,新冠肺炎疫苗要在一定的冷冻条件下进行生产、运输、贮存,即所谓冷链。冷链中贮存疫苗的冰箱内形成霜的过程叫      (选填“升华”、“凝华”或“凝固”),该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做好个人防护是抗疫的重要手段,就餐前需向双手喷酒消毒酒精进行消毒。喷洒在手上的酒精会很快变干,此过程中酒精发生了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双手感觉很凉,表明此物态变化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5、小东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了某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1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      态。

6、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7、固态、液态和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题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      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      

8、温度是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人体正常体温是37      ,现在教室里的温度要      (选填“低于”或“高于”)此温度。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有一只不准的温度计,它的刻度是均匀的,但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显示为2℃,放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显示为98℃,把它放在某液体中显示为30℃,则实际的温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如图所示,小明自制一个温度计,他将一根下端带有液泡的内径均匀的玻璃管固定在刻度尺上,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他将玻璃泡放在纯净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0刻度处的A点;放在沸腾的水中,液面静止时的位置在9cm刻度处的B点。则:

图片_x0020_85128963

(1)A、B两点对应的温度分别是多少摄氏度?
(2)当温度计中的液面在5.40cm刻度处时,温度为多少?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初冬的早上,常常会发现,车窗外面有一层薄薄的霜,会挡住司机的视线,需要处理后才能够上路。但是在开车行驶的过程中,车窗内又会出现一层水雾,遮挡住司机的视线。请解释霜和雾形成的原因。
2、吃火锅时,小明对着刚从热腾腾的锅中夹出来的肉吹气,肉会凉得较快,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此现象。

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确定其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    要”)点燃酒精灯。
(3)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温是      
(4)图乙为某小组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2、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图乙中温度计显示的是固体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每隔1min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状态,作出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内中BC段物体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比较图内中的AB段与CD段可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段的比热容。(加热过程中可认为被加热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3、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图中甲、乙、丙三组实验,在每组实验中,分别在两块玻璃板上滴有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酒精。观察图所示实验,回答如下问题(均选填“甲”“乙”或“丙”):
(1)      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是否有关。
(2)      组实验,可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是否有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上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