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加热液体物质 B . 图片_x0020_100002 读取液体体积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加入固体粉末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倾倒液体物质
2、近几个月来世界范围内的“疫情”的爆发和应对,让世界人民再一次见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这场战役的胜利有太多的人在做着贡献,他们运筹帷幄、他们星火驰援……其实也包括现在的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疫情期间居家不外出就是你对社会的贡献,饮食的合理搭配更是健康的保障 B . 居家学习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视力,多摄入维生素 C可以预防夜盲症 C . 口罩的外层是防水层,所以该层一般都使用合成材料 D . 居家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否则体内脂肪含量过高也可能会引起某些疾病
3、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电解水 B . 铁钉生锈 C . 品红在水中扩散 D .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 . 用活性炭净水 B . 聚四氟乙烯做电线外皮 C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 . 水浇灌植被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 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B . 燃气灶的火焰出现橙色或黄色时,可调大炉具进风口 C . 钢铁表面采用涂油、喷漆等方法都能比较有效的防锈 D . 氯化钙也可以用作干燥剂
6、下列实验现象记录错误的是(   )
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硫酸铜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 C . 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D . 将熟石灰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出现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
7、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都正确的是(   )
A . 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HgO Hg+O2 B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2CH4+2O2 CO2+2H2O C . 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Zn+H2SO4=ZnSO4+H2 D . 溶洞的形成 CaCO3↓+H2O+CO2↑=CaHCO3
8、“安全,健康,生命”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勤洗手、讲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B . 人体中的 50多种元素中,只有 11种人体必需的,所以应大量摄入 C . 糖类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D . 如果发现火险,应立即拨打 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9、“酒精消毒”是抗击“新冠病毒”的有效手段,下列有关酒精(C2H5OH)叙述正确的是(   )
A . 酒精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酒精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1:3 C . 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D . 酒精分子中含有 10个原子
10、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目前海水淡化的广泛使用,彻底缓解了淡水危机 B .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78%,它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C .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D .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金属资源,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1、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B

工业上用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C

金刚石、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液化石油气被压缩到钢瓶中

分子间隔变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待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软水与硬水

蒸干观察固体多少

加肥皂水观察

B

磷矿粉与碳铵

观察颜色

闻气味

C

二氧化碳与空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

D

棉线与尼龙线

观察颜色

点燃后观察

A . A   B . B   C . C   D . D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2℃时,甲的饱和溶液比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B . t1℃时,向 50g水中加入 20g乙恰好达到饱和,则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40g C . 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 . 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 0℃,甲、乙溶液均有晶体析出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伸入燃着的木炭

B

CaCO3

CaO

高温煅烧

C

NaCl溶液

MgCl2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

K2CO3溶液

K2SO4

加过量碳酸钡,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15、将铝和镁组成的混合物 10g 加入到 200g 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 209g,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
A . 12g B . 14.25g C . 17.25g D . 27g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为了保证安全新鲜的蔬菜供应,哈市周边乡村建设了许多塑料温室大棚(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塑料大棚使用了合成材料中的      作为保温材料,这些塑料废弃后最好      (答一点),以免给环境带来“白色污染”;
(2)在种植菠菜、油菜等叶类蔬菜时可适量施用化肥      (填种类名称),该种化肥能使此类蔬菜生长茂盛,叶色浓绿,还能起到      的作用;
(3)在黑龙江,水稻育苗必须在温室大棚中,水稻是我省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主要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素是      ,该营养素在人体中最终被转化      (填化学式)才能被人体吸收,进而为人体提供能量。
2、2020年1月28日在内蒙土默特左旗,村民用无人机喊话提醒未带口罩的老奶奶宣传防疫走红。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民积极参与抗击疫情,是中国抗疫取得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复合材料在无人机领域已成为主要结构材料,具有密度小、强度高等优良性能,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合成橡胶        B铝合金        C玻璃钢

(2)无人机的部分轴承使用了青铜,主要应用了青铜的      的性能。

A密度大、光泽好        B强度高、耐磨        C不耐腐蚀但熔点低

(3)无人机通过机载锂电池供电,则在无人机飞行时的能量转化是      →机械能。
(4)无人机的电机中使用了永磁体——钕铁硼,其中的“硼元素”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元素,例如可涂抹硼酸(H3BO3)来减轻碱液对人皮肤的伤害。在高温下,硼与水蒸气作用生成硼酸和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物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3、下列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图示。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A图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微观依据是      
(3)C图中两种分子的共同点为      (答1点)。
4、分类和类比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方法。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的许多实验中水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请围绕“水”自拟分类标准将上述实验选出至少两种归为一类,选择的实验是      (填字母),分类的依据是      

(2)复分解反应的微观本质实际上是离子互换反应,两种离子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反应就可发生,此类反应也可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可以表示为:H++OH-=H2O,则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化学实验室现有石灰石、稀盐酸、氯酸钾、澄清石灰水、火柴、药匙及下列仪器:

(1)小明同学要制取氧气,发现需要补充一种药品是      (填名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同学发现还缺少一种仪器      (填名称),该仪器在此实验中作用是      ,补充此仪器后,他们还需要的仪器有      (填序号)。
(2)若实验室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中,右侧试管中的导管口处没有气泡冒出,说明导管内气体的压强      导管口处外界压强,导致此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A~E是初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图中“—”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通常为无色液体,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制玻璃的一种原料,通常情况下E和F均为气体,空气中E若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A      ;C      ;D      ;F      
(2)写出B与C固体反应的现象:      
(3)写出一个E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测定一种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纯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为      
(3)此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为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上述实验中所用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5)若将所得滤液蒸发11.2g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完酸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实验记录)A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若同学们在滴加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后来又出现沉淀,于是同学们得出试管中硫酸在A过程时已被耗尽。你认为他们的结论      (填是或不是)正确的。理由是      
(2)(探究活动)为了科学处理废液,同学们又开始探究滤液C中都含有哪几种离子。

(提出问题)滤液C中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想:Na、Cl;乙同学猜想:Na、Cl、Ba2+;你的猜想:      (填离子符号);

(3)(设计与交流)为了证明究竟是哪一种情况,讨论中甲同学认为:可以分别取样于两只试管中,然后向其中一只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若无现象再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即可达到目的;乙同学认为只用一只洁净试管,只取一次C中废液,只加一种足量试剂即可得出结论!你认为这种试剂是      ,理由是      
(4)(反思与总结)经过同学们讨论分析认为,解决问题的渠道和方式方法有很多种,从化学实验的角度分析:实验要本着现象明显、      是相对科学和简洁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哈尔滨市道里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