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20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和提纯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如表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
序号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
B |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 产生气体的质量 |
C |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D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CO3(CaO) | ﹣﹣ | 高温煅烧 |
B | KOH溶液(K2CO3) | 适量Ca(OH)2溶液 | 滴加试剂、过滤 |
C | Cu(Fe) | 适量CuSO4溶液 | 滴加试剂、过滤 |
D | CO2(CO) | 足量NaOH溶液 | 洗气、干燥 |
选项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A | 在铜片上滴加稀盐酸 | 可观察到气泡 |
B |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 可观察到叶绿体 |
C |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 | 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像 |
D | 馒头碎屑上滴加碘液 | 馒头变蓝色 |
选项 | 物质 | 操作方法 |
A | NaCl溶液(CuCl2) |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 |
B | KCl(MnO2) |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CaO(CaCO3) | 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小 |
D | CO2(HCl)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选项 | 物质 | 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甲 | CO、CH4气体 | 鉴别 | 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观察现象 |
乙 | Na2CO3(NaOH)溶液 | 检验 | 滴加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丙 | HCl(H2SO4)固体 | 除杂 | 加入适量BaCl2溶液 |
丁 | MnO2、KCl 固体 | 分离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蒸发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2 | CO | 点燃 |
B | O2 | CO | 通过灼热的CuO |
C | Fe | Cu | 稀硫酸 |
D | MnO2 | KCl |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
序号 | 物质 | 操作 |
A | CO2(CO) | 点燃混合气体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N2(O2) | 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CuO(C) | 隔绝空气加强热 |
鉴别物质 | 实验方法 | |
A | 二氧化碳、氮气 |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
B | 水与酒精 | 分别闻气味 |
C | 呼出气体和新鲜空气 | 分别同速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D | 蒸馏水与食盐水 | 分别取两种液体少量,加热蒸发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除去Fe中的少量Fe2O3 | 加适量的稀硫酸后过滤 |
B | 除去二氧化锰中少量的氯化钠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H2中的少量HCl气体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用浓硫酸干燥 |
D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气体 | 点燃 |
选项 | 需区分的物质 | 方案一 | 方案二 |
A | 氧化铁和氧化铜 | 观察颜色 | 通氢气,加热 |
B |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 闻气味 | 加热,观察是否熔化 |
C | 氧气和氮气 | 伸入燃着的木条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D | 硬水和软水 | 蒸干 | 加肥皂水 |
选项 | 物质 | 少量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粉 |
B | CO2 | H2O |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
C | MnO2 | KCl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D | Ba(NO3)2溶液 | BaCl2 | 加入适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 |
二、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
猜想二:氢氧化钠、碳酸钠
猜想三:
猜想四:氢氧化钠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
探究小组的同学称取氢化钙样品的质量为10g,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中(假设氢化钙样品中的杂质不反应,且溶于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滤渣质量为20g,试计算氢化钙样品中氢化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
【查阅资料】(Ⅰ)点燃不纯的H2可能会爆炸,CO有毒.
(Ⅱ)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碳酸、盐酸等酸性物质会变红.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 , 因为 .
小芳说: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不可能含有CO和H2 , 因为 .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检验CO2 |
|
|
②检验O2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
a.由步骤①的现象得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 ,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b.由步骤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
小林检验维C泡腾片溶液是否呈酸性可选用的试剂是
计算:a.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
b.59g维生素C和 g柠檬酸(C6H8O7)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
请写出实验室用你所选装置制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制O2: 。
制CO2: 。
查阅资料:
Ⅰ.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 (填字母序号)。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 。
此时观察到U形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是不同的;实验后,小组同学充分振荡U形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固体分离后,同学们对滤液成分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为NaCl
猜想二:溶质为NaCl和BaCl2
猜想三:溶质为NaCl、BaCl2和HCl
你认为以上猜想 不合理;理由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写出你的猜想 。
为了验证你的猜想,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滤液适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 溶液 |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你的猜想成立 |
三、综合题(共2小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淡化: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 不同分离出淡水,用化学方法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其中涉及到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膜法利用了增加海水一端压强促使淡水穿过淡化膜的原理,则用于淡化海水的膜在结构上应具有的特点 。
②粗盐纯化。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钠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通过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每步操作只用一次,不是每步操作都必须使用):
a、过滤 b、加过量的 溶液 c、加适量的盐酸 d、加过量的
溶液 e、蒸发结晶 f、加过量的
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拓展应用)自然界中的物质绝大多数都是混合物,提取某种物质,首先要考虑这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杂质不溶于水),要从中提取碳酸钾,应经过的实验步骤依次是 、 、 。每一步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它在最后一步中的作用是 。
①化工行业选择原料时,通常需要考虑下列 因素等。
A、能不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所需物质
B、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廉价易得
C、是否能与氧气反应
D、是否含有所得物质中的元素
②海洋中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和化学资源。海水晒盐后,以其母液(卤水)和贝壳为原料,还可生产具有特殊用途的材枓——纳米氧化镁,其简要流程如下:
实验室进行a操作时,要的玻璃仪器有 。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滤渣生产纳米氧化镁的过程中,若只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则最有可能是 (填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完成图中括弧里的内容:① ,② ,③ 。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 。
四、计算题(共1小题)
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硫酸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剩余固体质量/g |
17.6 |
15.2 |
m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