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废弃物中,易拉罐属于(   )
A . 可回收物 B . 餐厨垃圾 C . 有害垃圾 D . 其它垃圾
2、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①燃烧,说明白磷是可燃物 B . 对比①③,可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的高 C . 对比②③,可验证燃烧需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D . ④未燃烧,说明无烟煤不是可燃物
3、防火安全重于泰山,每个公民掌握一定的消防知识很有必要。下列有关灭火措施处理不当的是(  )
A .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 . 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进行灭火 C . 油罐着火时需要用水喷淋降温 D . 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探究石蜡中含碳元素

探究燃烧需要氧气

探究溶剂种类对溶解性的影响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实验方案

A . A    B . B    C . C    D . D
5、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使用了相同的可燃物 B . 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C . 该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该实验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6、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 B . 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 C . 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 . 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
7、下列有关易燃、易爆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或撞击 B .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只要不影响工作,个人可以吸烟 C . 煤矿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措施 D . 在有易燃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
8、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个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 。
A . 工业上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我国的淡水危机 B . 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 . 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梁、玉米和薯类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 D . 工业上可制造大量的石灰水,来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
9、汽车行驶过程中,所用下列能源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较大的是(    )
A . 氢能源 B . 乙醇汽油 C . 电能 D . 压缩天然气(CNG)
10、实验小组在密闭容器中用CO2和湿度两种传感器探究乙醇燃烧的产物。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342948747

A . 图1曲线说明乙醇燃烧有水产生 B . 根据图1,可推理得出乙醇中含有氢元素 C . 图2曲线说明乙醇燃烧有CO2产生 D . 根据图2,可推理得出乙醇中含有碳和氧元素
11、下列关于资源、能源、环保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行各业 B . 燃放烟花爆竹只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会产PM2.5 C . 防止水体污染是保护淡水资源的唯一途径 D . 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不但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
12、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序号

X

Y

食盐

氢氧化钙溶液

二氧化碳

稀硫酸

镁粉

硫酸铜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3、不属于氢能源优点的是(   )
A . 原料是水,来源丰富 B . 产物无污染 C . 相较于常规燃料,燃烧速度快、热值大 D . 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煤、石油、天然气是三种重要的化石燃料 B . 厨房内燃气泄露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 C . 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D . 中国古代字画能保存很久,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煤、      、天然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      

②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③氧化钙是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其吸水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④自来水生产过程中通常用氯气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是      ,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1molHClO中约含      个O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能源的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①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城镇家庭经常用 罐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炭黑,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②各取一小匙木屑和煤粉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如图),可观察到木屑先燃烧,煤粉后燃烧。根据这一现象解释,为什么在生煤火炉时,常点燃木柴来引燃呢?      

图片_x0020_400455799

③工业上利用甲烷获得新能源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图片_x0020_1815858164

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生成物 C 和 D 的分子个数比是      。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      (请举一例)。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燃烧既能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幸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某小组在学习物质燃烧条件时进行了探究。老师提供了如下物品:①酒精灯②铜片③火柴头④火柴梗⑤沙土⑥三脚架。

(查阅资料)火柴头的着火点是260~280℃,火柴梗的着火点为350~400℃。

(1)(实验探究)

探究的内容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一

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可燃物才能燃烧

探究二

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注意:火柴头和火柴梗的位置相对于火焰中心      (填“对称”或“不对称”)

      

物质燃烧条件之一是:      

探究三

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②      

      

物质燃烧条件之一是:      

(2)(拓展与应用)

炭火烤羊肉串,是利用了木炭燃烧放出的      

(3)下面三个实验都是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一是在点燃条件下发生的,实验二是在聚光光照条件下发生的,实验三是在电热丝加热条件下发生的,这三个实验的条件虽然不同,但其实质都是使      

2、化学是一门造福人类的科学。
(1)(一)化学与生活

市场上铁强化酱油、补锌口服液中的“铁”、“锌”指的是      

A 单质     B 元素     C 分子      D 原子

(2)食品防腐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6

①食物腐败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②为避免食物腐败,会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      (填气体化学式);

③食物腐败是缓慢氧化的过程,下列同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用字母填空)。

A 蜡烛燃烧     B 灼烧葡萄糖    C 金刚石在液氧中点燃     D 呼吸作用

(3)钢铁防锈问题:

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氧化物(其中Fe、O元素

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二)化学与农业

农作物生长需要N、P、K三种营养元素,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复合肥。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用字母填空)

A KNO3 B CO(NH2)2 C NH4H2PO4 D.KCl

(5)如图是农业上一种化肥袋标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27

碳酸氢铵的一点化学性质      

(6)取10g该化肥样品,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1.7g,(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由此计算判断这种化肥的含氮量是否达到标签的要求。      (填“是”或“否”)。
(7)(三)化学与环境

塑料袋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了便利。但由于塑料难以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了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塑料袋,对其组成进行了如下探究:

(设计与实验)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图片_x0020_100028

①连接仪器,组装装置;②称取7.0g塑料样品,放入装置C中。称量D、E的质量;

③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加热塑料样品,使其燃烧;④塑料样品燃烧结束后,停止加热;

⑤继续通氧气至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氧气;⑥再次称量D、E的质量。

(资料与提示)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气体,

②浓NaOH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③仪器F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使实验更加准确。

(思考与结论)

连接仪器,组装装置后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8)实验前将所用的塑料样品剪成碎屑的目的是      
(9)若装置中没有连接仪器B,将使该塑料试样中氢元素的质量测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无影响”中之一)。
(10)实验后发现D、E装置分别增重9.0g、22.0g,则该塑料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SO2)是引起      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由      种元素组成;1mol SO2中约含有      个氧原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2)“高原上缺氧”中的“氧”是以      (选填“游离”或“化合”)态存在。
(3)通常情况下,铜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生成铜绿[化学式为 ],这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和      反应的产物。
(4)氢气是一种新能源,如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1764247604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微粒的名称)。

(5)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图片_x0020_1036632376

①实验一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②实验二中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读出pH。

③实验三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序号)

A 酸雨       B 温室效应          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3)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图片_x0020_1183896111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铜粉中混有少量的铁粉,为了除去铁粉,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取该铜粉20g于烧杯中,然后等量分5次加入未知质量分数的某强酸(W)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数据如下表,请根据相关知识和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W溶液的质量/g

5

5

5

5

5

每次产生气体的质量/g

0.01

0.01

0.01

0.005

0

(1)写出你所选择酸(W)的化学式      
(2)铜粉中混有铁粉的质量是      
(3)计算你选择酸(W)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17 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