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共10小题)

1、如图甲所示是某小组同学研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该实验说明力可以      。图乙所示某运动员正在用球拍击球,如果以球为研究对象,该击球力的施力物体是      

2、如图甲、乙是同学们做过的两个物理实验。甲的现象∶“从B管右端向管内吹气,A管水面上升”,说明的原理是      ;乙现象∶“迅速击打硬纸板,鸡蛋不会随硬纸板飞出”,说明的原理是      

3、如图所示,一物体随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右匀速运动,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4、如图所示,当人曲臂将重物托起时,可以看成一杠杆,若OA=5cm,AB=25cm,F1的力臂为2cm,当水平托住5kg重物时,肱二头肌的收缩力F1      N.

5、仁爱礁是我国的固有领土,隶属我国海南省三沙市,中国公务船只定期在那里巡视,如图所示是我国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公务船。该船满载时排水量为5×106kg,则船(船和物)受到的浮力为      N(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

6、在物理学中,我们常用到估算,如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g,一个中学生的身高在170cm左右等等,现请你估算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你的手指大拇指甲盖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结果保留整数)
7、如图所示,端午赛龙舟,选手们奋力挥桨划水使船快速前进。图中的船桨属于      杠杆。(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8、如图电动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环保交通工具,它可以电动骑行,也可以脚踏骑行,该自行车轮胎上有许多凹凸不平的花纹,是采用      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9、如图是一款新研发的机器人。该机器人的质量是1.5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2。该机器人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用细线拉着一长方体物块A,从水池中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水面以上一定的高度。物块上升的速度为1cm/s,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物块上升的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不计阻力及水面高度的变化,根据图象信息可知∶物块A的高度为      ;物块A的密度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24分)(共8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雪地车轮较宽的履带 B . 图片_x0020_100002 剪刀刃做得很锋利 C . 图片_x0020_100003 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D . 图片_x0020_100004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2、关于下列如图所示的力学知识,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 在甲图中,所砌墙壁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 . 在乙图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 . 在丙图中,拉动木块的速度越快,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就越大 D . 在丁图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小亮和小玲面对面站在水平地面上,小玲穿着旱冰鞋,她所受的重力为G,小玲对地面的压力为N,地面对小玲的支持力为N′,小玲推了小亮一下,如图所示,小玲自己却向后运动,而小亮依然在原地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G与N是一对平衡力 B . N与N′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 小玲推小亮时,小玲所受的力为平衡力 D . 小玲推小亮时,小亮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4、下列有关大气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同一地点大气压强的值是固定不变的 B . 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水的沸点也随着降低 C . 茶壶利用了连通器原理,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 D . 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大
5、甲、乙两人沿同一竹竿进行爬竿比赛,甲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6s,乙从地面爬到竿顶用了12s,已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3∶4,则甲、乙两人爬竿的功率之比P∶P为(   )
A . 4∶3 B . 3∶4 C . 9∶16 D . 16∶9
6、如图是某公园内的“摩天轮”,一游客坐在“摩天轮”中在竖直平面内做速度大小不变的圆周运动,游客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游客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 B . 游客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 游客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游客的机械能增大
7、如图所示,一个铁球分别放在A,B,C杯中的水中、盐水中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分别为为FA、FB、FC , 则(   )

A . FA<FB<FC B . FA>FB>FC C . FA=FB>FC D . FA<FB=FC
8、图甲中用力F1水平拉着重为G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图乙中用动滑轮拉着同一物体也在同一路面上匀速移动s的距离,水平拉力为F2。使用动滑轮的过程中(   )

A . 总功为W=F2 B . 用功为W=Gs C . 机械效率为η= D . 额外功为W=2F2s-F1

三、实验探究题( 每空2分,共26分)(共3小题)

1、某同学准备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吸盘、滑轮、细线来测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      
(2)如图甲所示,木块所受的重力为      N。
(3)如图乙所示,将滑轮的轴固定在吸盘的挂钩上,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吸盘在      的作用下被紧紧压在烧杯底部。如图丙所示,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细线将木块栓住,通过弹簧测力计将木块全部拉入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4N,如果不计摩擦和细线重,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ρ=1.0×103 kg / m3
(4)如果将图丙烧杯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重复上述实验,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2N,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2、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      .
(2)实验中同一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长,表明它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      .
(3)假设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不受任何阻力,则它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
(4)如图丙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则还可以探究小车的      关系(选填序号).

①重力势能与质量; ②重力势能与高度; ③动能与质量; ④动能与速度

3、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它来省力。 小明同学想探究“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 。 于是他找来木块 A、长木板 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C和一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除上述器材外,小明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2)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则第3次实验时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木块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m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3.3

0.5

60.6%

2

较陡

5

0.25

3.8

0.5

65.8%

3

最陡

5

0.3

4.2

0.5

 
(3)分析比较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斜面越陡      -。

四、计算题(22题6分、23题9分、24题9分,共24分)(共3小题)

1、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水力力电工程,坝体高185m,最大蓄水深度175m,坝体建有多个泄洪深孔,每个泄洪深孔大小为63m2 , 通过开启闸门泄洪,蓄满水时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为30m,求∶蓄满水时
(1)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2)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骑着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电动车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

电动车净重

50kg

行驶中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0.01m2

车轮直径

0.42m

轮胎承受最大气压

3×105Pa

匀速行驶过程中的摩擦力

总重力的0.02倍

(1)求此人骑着电动车匀速直线行驶时,电动车受到向前的动力是多少?
(2)设计一其他问题并写出来,再利用所学的物理公式算出答案.
3、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将重为105N的物体匀速提起,在5s时间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为3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F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s的关系图

(1)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什么,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
(2)求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宣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