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中宁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是化学变化 B .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 . 是物理变化 D .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 .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 . 水蒸发 B . 石蜡熔化 C . 干冰升华 D . 水通电分解
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化学反应 B . 氧气、过氧化氢、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糖是甜的、醋是酸的,说明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D . 水烧开后能把壶盖冲起,说明分子受热,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5、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 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B .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C . 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D . 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6、氢气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B .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C .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D .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7、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正确的是( )
A . 氧化物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8、下图是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图片_x0020_404002681 B . 图片_x0020_1579159867 C . 图片_x0020_1580351299 D . 图片_x0020_950984939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 .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B . 燃烧木炭来制作烧烤 C . 用铜丝制电线 D . 用氮气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称药品质量 B . 图片_x0020_100002 滴加液体 C . 图片_x0020_100003 量9毫升液体 D . 图片_x0020_100004 加热液体
11、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 B . 铜在空气中加热,剧烈燃烧 C .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12、某学生欲量取8毫升的水,把水倒入量筒后,仰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8毫升,则实际量取的水是(   )
A . 大于8毫升 B . 等于8毫升 C . 小于8毫升 D . 以上都不对
1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给固体药品加热;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气体;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 ②①④③⑥⑤⑦ C . ①②④③⑥⑤⑦ D . ②①④③⑥⑦⑤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用符号表示或说出符号的意义。

①三个氮原子      

②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③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④2Mg2+中右上角“2”表示      ;前面2表示      

2、在①氯化钾;②空气;③铁;④食盐水;⑤高锰酸钾;⑥五氧化二磷;⑦氮气;⑧冰水混合物中,(填序号)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3、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357004793

(1)A图表示原子,其中x=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D图表示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
(3)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4)A与      (填字母序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分子的性质,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图片_x0020_1245701632

(1)实验一:用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

①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液体物质和气体物质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比较。

②缓慢推入上述两支注射器的活塞式,你有何感受?      

③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实验二:先向烧杯B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向烧杯A中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

①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如图所示两种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图。

(1)两个方案中观察到的燃烧现象为      ,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2)若用图甲进行实验,等燃着的红磷熄灭并完全冷却后,可观察到      。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理论值,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1条)      
(3)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先向      移动,后      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      处。
(4)该实验的结论是      
3、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装置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17611863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请写出用图A装置制取氧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      ;从安全节能的角度考虑,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最好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3)探究小组用装置F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未看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该实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4)实验室通常用加热碱石灰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选      (填序号)。收集装置不可选用E,据此你可以得出有关氨气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5)某同学用A装置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破了,可能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