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 (共 2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共20小题)
1、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
B . 水和冰相混合、啤酒
C . 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加热后的混合物
D . 氯化钾、液氧
2、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 .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 .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①过氧化氢 ②空气 ③高锰酸钾 ④二氧化碳 ⑤液氧
A . ②④⑤
B . ②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③④⑤
5、下面摘录了某些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正确的是()
A . 将一块木炭在空气中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产生黄色火焰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D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与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7、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O
B . S
C . N
D . CO
8、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包含了物理变化
C . “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D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9、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点燃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
D . 闻气体




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者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B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C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 . 排气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的水:水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




11、如图是电解水反应的示意图,该图说明了( )
A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 . 水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C .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D .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B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C . 空气中按照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占 78%,氮气占 21%
D . 排水法可以收集易溶于水的气体
1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宏观现象 | 微观解释 |
A | 水结成冰 | 分子停止运动 |
B | 温度计汞柱上升 | 原子的体积变大 |
C | 非吸烟者受到被吸烟的危害 | 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
D | 双氧水(H2O2)分解制取氧气 | 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
A . A
B . B
C . C
D . D
14、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
| | |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第四组 |
A . 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 .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 .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 .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气应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B .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 .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 .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以及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反应容器中的剩余物都为混合物
1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 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 . 红磷燃烧时,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 . 仍用本装置,把红磷换成木炭,能够更精确测定气空里氧气的含量
17、石门山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丰富的负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离子(如 O2- ),O2-与 O2比较,不相同的是( )
A . 质子数
B . 含氧原子个数
C . 电子数
D . 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1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氯、铁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 17
B . 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26
C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55.85
D . 这两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19、某同学误将少量 KMnO4当成 MnO 2 加入 KClO 3 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B . t2时刻,O2开始产生
C . t1 时刻,KClO3开始分解
D . c 代表氯化钾
20、下图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
B . 探究催化剂对 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
C .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
D . 在一定量的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二、 非选择 题空 (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每个 1.5 分,共 20 分)(共3小题)
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填字母),但需略作改进,改进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为了回收二氧化锰,正确的操作先
后顺序是 (填序号)
①干燥 ②溶解 ③过滤 ④洗涤
(2)如图 G 装置又称为“多功能瓶”,可用于收集气体,若用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进(填“长”或“短”)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实验室用硫化亚铁(固体)跟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实验室制取 H2S气体时,应选用装置 (填字母).
① 实验室用 F 装置制取气体的优点是 .
(4)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纯度,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 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 2 所示.X 曲线表示压强变化趋势,Y
曲线表示 (填“温度”或“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结合 Y、Z 两条曲线,解释图 2 中 X 曲线 AB 段压强变化的原因 .
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13 号元素铝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画出铝离子的核外电子结构示意图 ;
(2)第12号元素与第17号元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下图是碘的核外电子结构示意图,碘位于第 周期.
3、下列物质的转换是我们已学过的常见物质反应,E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H 是一黑色固体,在反应②中,B 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 C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该反应是 (填化学反应基本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