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加碘盐 B . 苏打水 C . 米醋 D . 蒸馏水
2、放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食盐 B . 芝麻油 C . 花生酱 D . 面粉
3、一些食物的pH 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菠菜:5.1~5.7 B . 牛奶:6.3~6.6 C . 玉米粥:6.8~8.0 D . 鸡蛋清:7.6~8.0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 石墨和金刚石 B . 活性炭和木炭 C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 液氧和氧气
5、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O2 B . Fe2O3 C . K2SO4 D . NaOH
6、以下物质中,能引起酸雨的是(   )
A . 二氧化碳 B . 二氧化硫 C . 氮气 D . 氧气
7、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量取液体 B . 称量固体 C . 过滤 D . 点燃酒精灯
8、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   )
A . B . 木炭 C . 铁丝 D . 红磷
9、既可填充飞艇,又可制作多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氢气 C . 氦气 D . 氮气
10、自来水生产中用于杀菌消毒的是(   )
A . 明矾 B . 活性炭 C . 氯化铁 D . 氯气
11、能表示 2 个银原子的是(   )
A . Ag2 B . 2Ag C . 2Al D . 2Mg
12、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 B . 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种类改变 D . 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13、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装置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4、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2+3Y2 2Z,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 B . 每个 Z 分子中含有 1 个X 原子 C . mgX2 和 ngY2 充分反应后生成(m+n)gZ D . 若X2、Y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Mg/mol、Ng/mol,则 Z 的摩尔质量为(M+N)g/mol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463701

A . 应先点燃 I 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 . 应先点燃 III 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 . 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 . 实验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 II 处增加的质量
2、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实验(杂质不发生反应),过程如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801839181

A . 固体M 的质量小于石灰石的质量 B . 步骤 II 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C . 溶液 X 能使酚酞变红 D . 步骤 III 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3、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mol 水)如下表所示。某硝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温度(℃)

10

90

氯化钠

35.8

38.5

硝酸钾

21.2

203

图片_x0020_1644410270

A . 溶液甲可能是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 B . 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小于 16.15g C . 若固体丙的质量大于 14.3g,则固体丙是硝酸钾 D . 若固体丙是硝酸钾,则溶液甲、乙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相等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成分:约占空气体积分数 4/5 的气体是。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g+O2 2HgO,该反应属于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HgO 中Hg 的化合价为

②水被认为是生命之源。

I氢气燃烧实验开启了人类对水的组成的研究。如图一所示,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产生色火焰,集气瓶内壁出 现

图片_x0020_461560941

II研究水的组成的另一个实验,如图二所示。与 a 中电极相连的电源的极(选填“正”或“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玻璃管 b 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图片_x0020_612106230

III通过一系列关于水的组成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水是由组成的。

IV1mol 水中约含有个氧原子。

2、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部分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t1

t2

t3

溶解度

(g/100g 水)

44.9

54.2

107.5

13.0

9.6

5.3

5.0

10.0

40.0

①t2℃时,乙的溶解度是g。

②如图一所示,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各 25g 放入烧杯中,分别倒入 100g 水,保持温度不变,充分溶解。

图片_x0020_100010 图片_x0020_100011

I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II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分别升温至 t3℃。溶液质量减少的是溶液(选填“甲”“乙”或“丙”)。在图二中,绘制丙溶液溶质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为验证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

图片_x0020_416709327

①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B 中干燥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而 D 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B 中石蕊试纸变色的原因是;C 中的现象是;D 装置的作用是

③实验过程中F 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④G 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

五、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下。

图片_x0020_545557538 图片_x0020_1225571056

①如图一所示,制取并收集氧气。试管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 精灯,目的是

②计算含溶质 0.2mol 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③某小组用如图二所示装置制取氧气,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

打开活塞 K,向 B 中滴入 50mL3%的过氧化氢溶液后关闭活塞,待集气瓶 C 和烧杯 D 中的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定烧杯D 中水的体积为 V 水。若生成氧气的体积为 V 氧气,则 V 水V 氧气(选填“>”“<”或“=”),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虹口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