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福鼎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 . 千克
B . 牛顿
C . 帕斯卡
D . 千米
2、下列物体重力约为1N的是( )
A . 一枚大头针
B . 两个鸡蛋
C . 一头奶牛
D . 一个实心球
3、“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中属于力改变物体形状的是( )
A . 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
B . 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C . 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D . 守门员用头顶回飞来的足球
4、关于力的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 两个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D . 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来回轻拉挂钩,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
B . 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小
C . 弹簧测力计能用来测量超过它的测量范围的力
D .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短
6、下列做法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 运动员打羽毛球时用力握住球拍
B . 郊游爱好者远足时要穿上旅游鞋
C . 地面铺设带有凹凸花纹的地板砖
D . 自行车转动部分要经常加润滑油
7、下列四种动物器官,具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
A .
啄木鸟的喙
B .
骆驼的脚掌
C .
鳄鱼的牙齿
D .
蜜蜂的口器




8、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锅炉水位计
C .
船闸
D .
拦河大坝




9、停靠在水平轨道上的“和谐号”列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铁轨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表示的物理规律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 甲图像表示的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B . 乙图像表示的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变化关系
C . 丙图像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变化关系
D . 丁图像表示的是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变化关系
11、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口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B . 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管口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 . 向水银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 . 换用更粗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12、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飞行时,飞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B . 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C . 气流速度小,压强小
D . 气流速度小,压强大
13、抛出去的小石头在空中飞行时,如果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小石头将( )
A . 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立即停下来
C . 速度逐渐变大
D . 速度逐渐变小
14、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2∶3,受力面积之比为3∶5,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是( )
A . 1∶2
B . 2∶5
C . 10∶9
D . 5∶2
15、如图所示一块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右端与桌边相齐。用水平力F使木板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在木板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大
B . 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C .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
D . 木板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6、如图所示,装满水的密闭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其上下底面积之比为
,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 , 压强为p1 , 当把容器倒置后放到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2和压强p2分别为( )

A . F1= F2 ;p1= p2
B . F1 <F2 ;p1= p2
C . F1= F2 ;p1 >p2
D . F1 <F2 ;p1 < p2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用力推开对面的小船,自己所在的小船也会后退,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生活中,“吸”字表述的现象,其形成原因各不相同,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会“吸”在一起,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的缘故。
3、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使锅内气压变大使液体的沸点变;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呼吸逐渐感到困难的原因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4、小宁骑自行车紧急刹车时,小宁由于会继续向前倾。在刹车过程中,是通过增大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
5、一根有刻度的细玻璃管两端开口,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制成一个简易气压计。如图所示,通过玻璃管的红色水柱对应的刻度观察大气压变化。若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因为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则铅笔尖对食指的压力铅笔尾对食指的压力,铅笔尖对食指的压强铅笔尾对食指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紧靠着平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在16 N的水平推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若将A、B叠放到该桌面上,用水平力F2拉着B使它们一起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216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N。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在图甲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和支持力F的示意图;在图乙中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画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如图,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五、实验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是小宁同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
(1)三次实验中,均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
(2)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停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实验可以看出,小车在(选填“毛巾”、“棉布”或“木板”)表面上速度减小得最快;
(3)由上述实验可知,当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填“远”或“近”)。从而推理得出,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
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分析比较图甲、图乙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当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3)在图甲实验中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你的操作是:。
3、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如图甲乙所示,小刚把木块、小华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他们分别向托盘里加减砝码观察现象。
(1)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其主要原因是为了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在上,物体才能平衡。
(3)在实验中通过加减来改变桌面上的物体所受拉力的大小。
(4)小丽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相同个数的钩码,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到两边钩码落下、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另一条件是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kg |
0.1 |
0.2 |
0.3 |
0.4 |
0.5 |
重力G/N |
1 |
______ |
3 |
4 |
5 |
(1)使用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节到 刻度线;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
(2)读出图甲弹簧测力计示数填入上表格的空格横线中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4)由此得出实验结论: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 。
(5)如图丙所示是做“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a,观察到悬线方向是 (选填“OA”或“OB”);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
5、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宁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图甲、乙、丁都是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丙为棉布表面。使木块A沿各种表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应的拉力大小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使木块A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A的拉力与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图甲、图乙,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图乙、图丙,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
(3)比较图甲、图丁实验,发现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图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宁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4)若把图丙中当弹簧测力计拉力增大到8N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N。
6、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1)如图甲,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
(2)使用前应检查压强计是否漏气,改变手指对橡皮膜压力,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不变,则说明压强计(选填“有漏气”或“不漏气”)。
(3)如图乙、丙、丁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液体压强相等。
(4)如图戊,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胶膜封闭,橡胶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小宁用它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变平,他分别测出左侧水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1 , 右侧待测液体的液面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根据他测量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六、计算题(共2小题)
1、为了倡导绿色出行,福鼎市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为一辆共享单车,其质量为20kg,轮胎与水平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04m2。质量60kg的小宁骑这辆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若所受阻力为总重力的0.2倍。(g=10N/kg)
求:
(1)这辆单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宁骑车匀速行驶时所用的动力多大?
(3)小宁骑车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大?
2、如图甲将杯高为10cm薄壁圆柱体状空杯,放在电子秤上、现均匀向杯中缓慢倒水,电子秤所显示质量m随杯中水的高度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空杯的质量多大?
(2)杯装满水时,水对杯底的压强多大?
(3)杯子的底面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