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硝酸(HNO3)是工业上常用的三大强酸之一,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5  C . +7 D . ﹣3
2、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B .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待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D .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矿石粉碎 B . 食醋挥发 C . 火药爆炸 D . 石蜡熔化
4、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D . 一氧化碳
5、2020年5月1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预防森林火灾,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6、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保护的是(   )
A . 出行多选择自行车或公交车 B . 将废纸和汽水瓶等回收利用 C . 大力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 D . 大力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7、在加压条件下,25m3的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 . 分子的质量很小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8、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731758523 取用粉状药品 B . 图片_x0020_844122472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图片_x0020_1229170677 量取液体 D . 图片_x0020_672232334 铁丝在O2中燃烧
9、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km-50km的高空,形成臭氧层。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属于(   )
A . 非金属单质 B . 金属单质 C . 化合物 D . 氧化物
10、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室内放一盆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 . 发现天然气泄漏,立即开启抽油烟机排气 C . 图书馆失火,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 D . 日常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1、如图是氩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氩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 B . 氩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r C . 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 D . 氩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2、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A . 石墨具有导电性可作电极 B .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来净水 C . 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常做食品干燥剂 D . 一氧化碳有毒性,用于金属冶炼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粉

C

CaO

CaCO3

加适量的水,过滤

D

CuO

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 . A   B . B   C . C   D . D
1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图片_x0020_2054050882

A . 用Ⅱ、Ⅲ制取氧气 B . 用Ⅱ、Ⅳ制取氢气 C . 用Ⅰ、Ⅳ制取氧气 D . 用Ⅰ、Ⅲ制取二氧化碳
15、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下列转化。(→表示反应生成,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甲、乙、丙物质不符合的是(   )

图片_x0020_1992418404

A

B

C

D

过氧化氢

氧气

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一氧化碳

氧气

氧气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 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
(1)净水的主要操作有静置、沉淀、过滤、蒸馏等,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2)游泳池的消毒用高锰酸钾,写出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镁离子的符号为;检验软水和硬水所用试剂为
(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图片_x0020_1048616201

(1)生活中将煤做成蜂窝煤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
(2)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右图是教材根据我国已探明的化石燃料及每年的开采量画的图,其中属于天然气的是(填“a”“b”或“c”)。
(3)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图片_x0020_2080359369

①在框内补充D的微观模型图

②B物质和C物质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两物质的构成不同;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共1小题)

1、如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图片_x0020_403878652

(1)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写出酒精(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填“高”或“低”)
(3)实验三:仪器①的名称是:;实验结果表明,燃烧需要,该实验观察到仪器①的内壁有水雾,说明石蜡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4)(拓展)将实验三改成图甲所示的密闭容器进行,同时用传感器测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乙图所示,蜡烛熄灭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图片_x0020_874203064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老师演示了如图实验: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将其喷水后,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如图所示),并观察到紫色纸花变红。接下来,请你参与以下探究:

图片_x0020_100019

(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纸花变红呢?

(1)(提出猜想)

猜想Ⅰ:水使纸花变红;

猜想Ⅱ:使纸花变红;

猜想Ⅲ: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

根据老师的演示实验,猜想Ⅰ一定不成立,原因是

(2)(实验探究)写出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并将有关实验内容填入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

纸花不变红

猜想Ⅱ不成立

(3)(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说明CO2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纸花变红。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拓展)

①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物为酸,需要加做的实验是

②老师取出图示瓶中的纸花,在酒精灯火焰上小心烘干,观察到红色纸花变成色,说明二氧化碳与水的生成物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五、流程题(共1小题)

1、工业上利用空气、煤、水等制取尿素( )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2072184623

(1)空气中氧气约占体积的      ;过程Ⅰ分离空气,利用了氮气和氧气的      (填“熔点”或“沸点”)不同,得到氮气和      (填“氧气”“液氧”或“固氧”)。
(2)煤炭的主要成分为      ,过程Ⅱ得到的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过程Ⅲ体现还原性的物质为      
(4)过程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同学春游带回几块石灰石样品,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两同学各取12.5g石灰石样品,用足量的浓度为10%的盐酸与其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631787011

(1)12.5g石灰石样品充分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      g。
(2)由图像可知,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的关系是      
(3)12.5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在图中画出12.5g石灰石粉状样品与足量15%盐酸,充分反应的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