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 8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共8小题)

1、下列有关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无色酚酞不变色的溶液是酸    B . 能够导电的溶液是酸 C . 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 . 能与碱发生反应的物质是酸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溶液会潮解并且变质 B .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C . 浓盐酸有挥发性,要密封保存 D . 食盐水呈中性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 碘溶于水得到碘酒 C . 饱和溶液中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D . 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
4、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要使甲从溶液中析出,只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B . b 点所代表的的甲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式变成饱和溶液 C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仍为紫色。则它们的 pH 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
A . 甲、乙、丙 B . 甲、丙、乙 C . 乙、甲、丙 D . 丙、甲、乙
6、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B . 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 氢氧化钠溶液中有 OH , 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钡溶液中也有 OH , 所以也能与酸反应
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钙溶液 B . 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C . 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 向一定量氯化铜稀盐酸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8、利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 2 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先推入的是NaOH 溶液 B . BC 段,CO2 与NaOH 溶液反应基本停止 C . D 点压强比初始瓶内压强大,此时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量比初始多 D . 最终压强比初始压强小,可能是因为有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

二、填空题(5 小题,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共 26 分)(共5小题)

1、物质间反应的规律是继续学习科学的必备知识,在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出能相互反应的组合(填物质编号如“①⑥”,如有多种组合,组合间用分号“;”隔开):

①CaO   ②KNO3 溶液   ③H2O   ④CuSO4 溶液   ⑤稀H2SO4  ⑥NaOH 溶液   ⑦Fe

(1)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组合有
(2)常温下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组合有
(3)请写出一个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2、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若 A 中混有少量的 B,可用的方法提纯 A。
(3)将等质量的A,B,C 三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 所需溶剂的质量最少的是,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烧杯、量筒、

A.药匙   B.试管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E.烧瓶

(4)t2℃时,将 40gA 和 40gC 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
A . 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 能得到A 的不饱和溶液,C 的饱和溶液 C . 将上述两只烧杯中的物质降温至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 AgNO3 和 Al(NO3)3 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请写出锌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固体乙上滴加稀盐酸时(填“有”或“没有”) 气泡产生;固体乙的成分为
(3)同学们对溶液甲的溶质成分做出了猜测,其中合理猜测有①硝酸铝、硝酸锌、硝酸铜;②

(写化学式);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测②是正确的:

4、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 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根据上述实验中的现象,可确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探究上述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稀硫酸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填“方案一”或“方案二”),该方案的实验现象为

(3)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4)上述实验之后的废液若直接排放会腐蚀铸铁管道,若要达到排放标准,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5、取某碳酸钠样品 20g(杂质不参加反应,且部分杂质不溶于水),加入 100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 115.6g,过滤,洗涤晾干,滤渣质量为 1g,经分析,最终得到的只是氯化钠溶液。请计算最终得到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0.1%)。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